寓教于乐的思想品德课教学

时间:2022-08-27 01:23:40

寓教于乐的思想品德课教学

从事二十多年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我发现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而教学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那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构建一个和谐、充满阳光和活力的思想品德课课堂呢?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方面,我一直在积极地思考,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得出点滴

感悟。

一、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成为明日黄花。教师必须不断探索,并采取符合初中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式,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兴趣。

要使学生愉悦地参与思品课学习,教学手段必须丰富多彩。如课前五分钟演讲、师生角色互换、社会调查、新闻会等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变教师的空洞说教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多媒体进入课堂,极大地拓宽和丰富了课本知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眼看、耳听、心思,不仅上课过程生动、有趣,变枯燥的理论知识为行为导向的指南,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看图解义、图表分析、小品表演、社会实践等方法,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能促使学生学懂、记牢,会用思想品德知识,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二、尊重学生人格,建立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

思想品德课理论性较强,教师应该积极地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行为,倾注爱心进行情感交流。面对可塑性极大的初中生,无论从生理还是从心理,都显得尤为重要。师生之间亲近、和谐,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会促使其认知需要的提升,激发其强烈的学习动机。

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教师不应该整天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而应该把微笑带进课堂,让快乐进入学生心中。这种平等、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应用于课堂,建立在平时。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爱其生,深入他们、了解他们、关爱他们。实践证明,要做一个好教师,光有学富五车还不够,还要有一颗爱生如子之心。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促使学生乐于学。

三、更新教学理念,体现教育本质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育生命、发展生命、完善生命。时代在发展,教学理念必须不断地更新。因此,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教师把“备”的重点放在书本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备”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把“辅”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因为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学生是鲜活的生命,思想品德课堂也应该是生命的课堂,它是生命的对话和成长。内容上,它是生活的课堂,是三种文本:纸质文本、生活文本、生命文本的对话和交流。从课堂学习环境上,它是生命的课堂,每个个体的差异都应得到尊重,每个个体都是平等的,每个人既是教育资源的享受者,同时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只有这样,思想品德课堂才不会“一潭死水”,而是“一池春水”,处处激荡着生命的浪花。

四、突破教材,融入社会

现行教材版本多,教师要把教材看做一种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积极审视教材,科学处理加工教材,充分搜集“快乐”素材,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注意积累,细心留意身边和社会中的一些事

例,多看报纸杂志、官方网站以及电视广播等媒体上的信息,及时记录并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和筛选。

我们常说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深挖教材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这些东西是难以量化的,只能在生活中、行动中去体现。这就要求教师从生活中入手,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利用本地、本校、本班的资源,积极地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课堂上所讲的知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验证,这一过程就是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过程,是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把握时代脉搏、思考体会的过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就一些时事、热点问题、社会现象让学生进行辩论、研讨,如低碳生活、奥运精神、文化建设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用所学的思品知识和观点进行分析周围事物的能力,又让教学具备时代精神和适应开放式题型的要求。这样的教学把住了教材的知识点,又把“教”与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自主生成知识、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知识的

主体。

思想品德的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方法因人而异。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才能改变“教得累,学得苦”的现状,一旦形成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动机,“教”与“学”的效果就凸显出来了,也就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思品课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郁登荣.浅析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式[J].吉林教育,2015(4).

上一篇:追求实在的数学课堂 下一篇:类人型机器人成功打捞沉船:可作为人类替身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