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女洗碗工的4本日记

时间:2022-08-27 12:31:05

46岁女洗碗工的4本日记

2013年5月,杭州某咖啡店里,幽暗的灯光下舒缓的音乐响起,三三两两的客人闲适地散坐四周,轻声聊天。虚掩着门的小包厢里,一个穿白色工作服的中年妇女正低着头,一笔一画地写着,神情专注,宛若周围的一切都与她无关。年轻的服务生都很好奇,她究竟在写什么呢?当有人悄悄地凑过去时,她却迅速地将本子收进了随身携带的包包里,脸上飞过一抹绯红。

她名叫陈秀风,今年46岁,是这家咖啡店的洗碗工,随性的马尾辫,桃红色的T恤外面套着一件黑色小皮衣,潮味十足。陈秀风的老家在安徽池州,结婚25年,儿子已经23岁。如今,母子俩在杭州打工,而陈秀风的老公老杨则远在武汉的工地谋生。被她放进包里的本子并不名贵,不过是个厚厚的、浸有油渍的、破旧的笔记本,每一页纸从头到尾都写得满满当当。

陈秀风告诉记者,日记本是她在这个城市里的“树洞”。“我会把生活里所有快乐和难受的事都写下来。尤其我这个人感性却嘴硬,有些话不好意思说。”她口中所说的“不好意思说的事”,其实是对老杨的思念。外出打工3年多来,陈秀风写日记没有停过一天,厚厚的4本半日记里,字迹有些凌乱,错别字也不少,更谈不上什么遣词用句,但却真真实实地记录了她与丈夫相处的点点滴滴,以及他们婚姻的温度。

破旧的日记本,

写满了恋爱的快乐

其实,写日记是老杨最开始赢得陈秀风青睐的法宝。26年前,经由熟人介绍,20岁的陈秀风和23岁的老杨通过相亲认识了。那一天,老杨换上新买的衣服,把自己从头到脚好好打理了一遍,才跟着父亲来到陈秀风家。不一会儿,正在地里干活的陈秀风也匆匆赶回了家。

“一身特别肥大的旧衣服,长发被随意扎成了马尾,她看上去不太像是来相亲的。”老杨至今还记得初见老婆的情形。但陈秀风走路一蹦一跳的快乐劲儿,竹筒倒豆子般的快人快语和时不时浮上脸颊的盈盈笑意,还是一击即中老杨的心。回家后,老杨的兴奋之情久久不能平静,可他这人性格内向,又不爱说话,憋在心里难受得很。思来想去,老杨决定翻出多年不写的记事本,把两人当天见面的点点滴滴写下来。“肥大的衣服遮挡不住她迷人的身姿,她笑起来真甜。”“今天见面时,她穿了碎花裙子,真好看!”“她说才不管我饿不饿,却还是亲自下厨给我做好吃的,果然是刀子嘴豆腐心的好姑娘。”随着老杨日记变得越来越甜蜜,他们的感情也渐入佳境。

虽然没有如今小情侣们看电影、送玫瑰这些浪漫的举动,可日记本却成了陈秀风和老杨间专属的小甜蜜。一天,陈秀风到老杨家做客,无意中在写字台上发现了老杨的日记。“平时挺闷的一个人,没想到写起日记还挺浪漫。”陈秀风说,老杨写得一手好字,而且高中毕业,文笔也好,自己特别爱看他的日记。在日记里,陈秀风看到了藏在老杨心里浓得化不开的爱,也感受到了别样的浪漫甜蜜。她发现,日记真是个好东西,更细腻,也更深刻,只有初中毕业的她虽然识字不多,但仍然下定决心学写日记。“收到了老杨买的头花,真高兴!他真是个嘴笨的人,送我的时候连话都不会说了。”“老杨干活真辛苦,我也得多努力才行,帮他分担。”……

“我们各自在本子里记录恋爱故事,本子就放在写字台上,对方想看时随时可以看。”陈秀风说,他们会把藏在心里不好意思说出口的甜蜜话写进日记,当然两人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有时候起了争执,在气头上互不搭理,日记就成了彼此心照不宣的沟通桥梁。有一次,老杨赶着去干活,陈秀风见天有点阴,就提醒他拿把伞。老杨太着急,扔下一句“太碍事,不拿了”就走了。结果,老杨被淋成了落汤鸡,感冒后咳得厉害。这可急坏了陈秀风,冲着老杨劈头盖脸一通骂。生病的老杨情绪本来就不高,被陈秀风这么一说,心里更憋屈,他也没好气,气鼓鼓地离开了陈秀风家。这下,陈秀风后悔了。“和老杨吵架是我不对。人在气头上,难免说些难听的话。真想和他道歉,拉不下脸,怎么办?”眼见着两人都不主动言和,一直这么僵着也不是回事。这时,老杨想到了日记,她肯定把心里话都写下来了,知道她怎么想的,问题就好办了。看完日记后,老杨心里也有了底。“秀风让我拿伞是为我好,我一着急没听进去,结果生病了。秀风心疼我,才说了难听的话。我一点都不生气,她都是为我好,下次一定记得带伞。”写完,老杨就把日记本放在了写字台上。很快,两个人和好如初。就这样,日记成了陈秀风和老杨的感情催化剂和黏合剂。

一年后,陈秀风和老杨结婚了,同时走进他们婚姻的还有那几本厚厚的日记本,那里有他们恋爱的酸甜苦辣,也承载着他们对彼此满满的爱与牵挂。只是,婚后的生活远没有恋爱时那般有情调。随着儿子出生,陈秀风和老杨整日忙着种地养家,日记也渐渐被生活上了锁。

外出打工,

为生活重拾日记

直到3年多前,陈秀风才重新拾起写日记的习惯。那时,儿子已经长成了20岁的大小伙子。为了给儿子攒钱娶媳妇,陈秀风跟着丈夫去了江西打工。由于没什么手艺,夫妻俩收入并不高,他们恨不得把1块钱掰成两半花。这时,陈秀风才发现,打工的日子太苦,没房没家的生活就像漂在大海里,没有安全感,也没有方向。陈秀风不想就这么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她要主动获取生活的美好,感受些许的浪漫与欢乐,让内心多一份坚持与勇敢。而日记就是她的最佳选择,因为它曾让她收获了一份美好的爱情。

在和丈夫一起打工的日子里,陈秀风的日记总是跳动着快乐的音符。“他的腰不好,我就让他趴在地上,边帮他按摩边说说话。看他舒服些了,我心里也美滋滋的。”“今天发工资了,虽然只有一千多,但离梦想又进了一步,真好!”陈秀风也会在日记里抱怨对老杨的不满,“老公粗心寡言,大男子主义,不懂体贴我的小心思。”不过,老杨每天忙于工作,回来常常倒头就睡,对陈秀风的日记根本不闻不问,这让她备感失落。更糟糕的是,陈秀风遭遇了打工以来的一次重创。

老板资金周转困难,决定暂缓发放老杨一个月的工资。老杨不好拒绝,陈秀风却坚决不同意,和老板大吵了一架。倔脾气的陈秀风得理不饶人,心里关心老杨,可话说出来怎么听都像变了味;内向的老杨也早没了恋爱时的耐性,生活的重负已经让他的脾气变得有些冲,常常一点就着。不用说,两人大吵了一架。这一吵不要紧,牛脾气的陈秀风坚持要辞职。老杨舍不得放弃眼下的稳定,却也不想这么毫无结果地吵下去,就跟着陈秀风辗转到了杭州。很快,陈秀风找了份咖啡店洗碗工的工作,而老杨却处处碰壁。多闲一天,就意味着少挣一分钱、多花一分钱的双重损失。这时,有包工头招人到武汉,待遇不错,还包吃住,老杨决定去试试。就这样,夫妻俩开始了分居两地的生活。

老杨头一次独自在外地生活,无依无靠的他备感煎熬。有时候,老杨憋得难受就想给老婆打个电话聊聊天。可每当老杨满心欢喜地拨通电话,听到的第一句话总是:“怎么又打长途电话啊,话费多贵呢,别打了!”紧接着就是“啪”的一声,陈秀风把电话挂了。老杨知道,老婆心疼钱,想给儿子省着,可是这样的做法让他很受伤,他无奈地耸耸肩,默默地走回了工地。而电话那头,陈秀风却还在等着老杨的短信,在她眼里,文字更有温度,而且能长久保存,这样在孤单的夜里,她就能抱着这些短信安然入睡。可往往,陈秀风都是空等。

内向的老杨不解风情,外向的陈秀风渴望浪漫,夫妻间还隔着为生活打拼的种种压力,就这样,两地分居的日子里,夫妻俩的沟通短路了。可是,相守了20多年的夫妻,第一次面对长时间的分离,内心的思念和孤独自是不言自明。怎么办?写日记!于是,陈秀风愈发疯狂地爱上了写日记,因为“写在日记里就像在跟他说话”。只是,陈秀风的日记里欢乐越来越少,忧愁日渐滋生,思念扑面而来。

分居两地,

思念成了日记的主题

在陈秀风的日记里,毫无疑问,老杨是绝对的男一号。“我们虽在一起吵吵,但谁也不放心谁,一旦离开像掉了魂似的。”从老杨离开杭州的那天起,陈秀风对他的思念就像病毒一样蔓延。虽然同在杭州的儿子很孝顺,常来看她,但她还是觉得特别孤单。“也许是老了吧,才会这么怕寂寞。”“如果丈夫能陪在我身边,我们一起走在这美丽的公园小路,那该多好啊。”

一次难得的机会,老杨来看望陈秀风,这是她日夜期盼的,但当看到老杨的那一刻,她却言不由衷地数落起老杨:“这趟路费又花去不少给儿子买房的钱!”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很心疼老杨,“看到丈夫鬓角两边多了白发,我又心疼又无奈。我们不在一起,我不能照顾他,不能陪伴他度过漫长漆黑的夜。”这些话陈秀风不会当着老杨的面说,怕他说自己年纪一大把了,还这么矫情。老杨走的时候,陈秀风嘱咐他没什么事别往这儿瞎跑,太费钱。有时候,陈秀风也想不管不顾地撒个欢儿,跟着老杨跑到武汉再也不回来。但是,她舍不得,因为找个管吃管住的活儿太难了。“为了生活,我们要面对挑战,要学会忍耐孤独寂寞。”

陈秀风没有和老杨回武汉,甚至还忍痛规定,夫妻俩每月通电话不能超过4次,不能轻易到对方的城市看望,这更加剧了夫妻分离的痛苦。在梦里,陈秀风不只一次梦到公园里一对夫妻。妻子每天推着瘫痪的丈夫去散步,累了,她依偎在他身边小憩。一觉醒来,没有看到丈夫的身影,陈秀风怅然若失。“老了,却为了身外之物不得不各在一方,虽然忙碌,却没了家的味道。”每当这时,她就会不停地翻看手机里老杨的照片,为自己打气加油。“就算挣扎、困顿、煎熬,也要劝告自己缺憾才是人生的常态。”

陈秀风并不知道,独自忍受寂寞的她对老杨有多残忍。多少个夜晚,远在武汉独自打拼的老杨都孤枕难眠,他是那么想念妻子枕着自己胳膊入睡的日子,想念妻子做的有点咸却很合他胃口的饭菜……可是,这一切却因生活的不得已而远去。为了排解压力,老杨不得不寻找自己的情感出口,而这一切也在悄悄侵蚀着他和陈秀风的婚姻。

一本日记

“打赢”一场婚姻保卫战

2013年春节放假回家,这是陈秀风和老杨时隔半年的第一次相聚。陈秀风很开心,她勤快地扫地清灰、晾衣晒被,想尽快和老杨好好说说话。可老杨却在低着头玩手机,有时候,陈秀风连叫他好几声,他才恍然回过神应一声。除夕那天下午,陈秀风炖上一锅肉后出门买东西,临走时再三嘱咐老杨要好好看着。等陈秀风回家时,却被浓浓焦糊味呛得要命,可老杨竟然还在那儿玩手机呢!年夜饭桌上,两人大吵一架。

几天后,夫妻俩去亲戚家吃饭。路上,老杨也不跟陈秀风说话,只顾玩手机、回短信。陈秀风趁他不备,一把夺了过来:“我倒要看看里面是什么宝贝这么迷人!”干妹妹?陈秀风一下傻眼了,老杨这几天都在和这个干妹妹互发短信!“你竟然背着我出轨!”面对妻子的指责,老杨坚称只是普通朋友,身边的亲友也说老杨这么老实,怎么可能出轨?可是,陈秀风分明感到她和老杨之间出了问题。

直到返城前,陈秀风和老杨都在冷战。老杨屡次试图解释,全被陈秀风的冷言冷语堵了回去,而陈秀风不吃不喝,独自抹泪神伤,家里再也没了往日的欢声笑语。“难道是我不在时,他真的有了别的心思?”可老杨却说,一个人憋得难受,只是找她聊聊天。陈秀风不信,她翻看了老杨和那个女人的聊天记录,却发现除了些家常话,诸如工资又少了、和工友闹别扭了、春节在家过之类的,好像也没有更暧昧的话语。可是,陈秀风却更生气了,不是气老杨,而是气自己,因为老杨也和她说过这些,而她却只顾着自己的小情绪不去理会。在日记里,陈秀风不断问自己:“打工难道真的要把家打没了?”为了给儿子娶媳妇,她四处打工;为了多挣点钱,她和丈夫分居两地;为了省钱,她学习忍受孤独。结果,老杨备受冷落,被孤独折磨得几近崩溃,竟然还找了个干妹妹倾诉。现在,他宁愿和她聊短信,也不和自己说话!再这么下去,干妹妹不就成了……不可以!陈秀风要阻止这样的结局!

到杭州后不久,陈秀风主动赶到武汉看望老杨,这让老杨受宠若惊。他立即请了半天假,带着妻子四处游逛。那晚,老杨终于睡了个安稳觉。通过这一趟武汉之行,陈秀风更加确定老杨对自己的心。临走时,她悄悄把去年的日记本放在了老杨的枕边,那里有她对他的无尽思念,还有太多难以启齿的甜蜜话语。“我希望他看了之后,能够更加明白我的心。”

其实,对于妻子破天荒的到访,老杨除了开心外,更多的是不敢相信。因为自从外出打工,他就觉得他们之间像是隔了层什么似的。在老家种地时,话虽不多,但两口子每天在一起,心总是近的;如今,为了俩钱儿,夫妻两地分居,见不着面,一个月也不过4通电话,感觉心离得特远。每天除了干活,连个说话的伴儿都没有,老杨心里憋屈,孤独感吞噬得他体无完肤。一次偶然的机会,老杨认识了“干妹妹”,他突然觉得,面对面的说话原来那么陌生而熟悉。就这样,妻子不在的日子里,老杨就靠着和干妹妹聊天熬寂寞。直到看到妻子的日记,老杨才发现,妻子的思念那么浓,牵挂那么长,只是自己没有努力接收这爱的信号。“我们的心还是那么近,只因我的懈怠而渐行渐远。”

老杨跟记者说,以前总觉得卿卿我我是小年轻的专利,老夫老妻只剩柴米油盐的琐碎。现在,他渐渐懂得不管结婚多久,夫妻离多远,都不能放弃和另一半谈心的权利。老杨开始努力改变,妻子不喜欢打电话,他就发短信;妻子喜欢常常见到他,他就用最省钱的方式到杭州;他坚信,在陌生城市的茫茫人潮中,只需一个转身,她就会出现在他心头最柔软的地方。老杨的变化让陈秀风如沐春风,她情不自禁地在日记里写道:丈夫那样粗心的人如今也知道为我而改变,他是爱我的,我也会爱他爱得更加无怨无悔。陈秀风知道,老杨看过日记,也记在心上。此时的陈秀风也终于明白,感情是两个人的事,爱不能只停留在日记里,更要说给他听。现在,陈秀风正在积极地帮老杨在杭州找工作,实在不行,她就去武汉,哪怕挣得少点,夫妻俩在一起才最重要。

上一篇:成绩全A的危机 下一篇:不当博士做厨娘,她在锅碗交响曲中找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