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剑说侠意兴殊

时间:2022-08-26 11:31:50

我读初中的时候,是上世纪的60年代初。当时,一则世运坎!,终日里饥肠辘辘,正是梦幻滋生的好土壤;二则管理者也人饿志短,50年代的各种约束随之松弛,于是旧武侠就在一些同学中偷偷流传。那些书多是在校门口地摊上淘得,一般一两角钱一册,纸页黑黄,少头没尾,有几种到现在我还是查不出它们的名字。记得名字的则有《永庆升平》《三侠剑》《小五义》《七侠五义》《兵书峡》等。尽管小男孩的阅读心理大半在看热闹,但当时也朦朦胧胧觉得“侠客”与“剑客”(或是“剑侠”)大有不同———侠客们脚踏实地,讲究的是一招一式,至多飞檐走壁而已;剑侠们则以“超距”伤人为特征,劈空掌已是末技,如《兵书峡》的龙九公、《三侠剑》的夏侯商元等。待到80年代,自己把文学变成了职业,通俗小说尤属职业中主要“经营”方向。于是,武侠小说堂而皇之可以作为专业研究的对象了。不过说来惭愧,由于种种原因,在这个对象领域始终用力不勤,至多讨论讨论金庸作品的文化意义、分说分说鲁智深、武松身上的侠义热血。而早年的阅读体验,则不过成为讨论、分说的背景知识。至于当年那种朦胧感觉,虽然偶尔也会浮现出来,甚至勾起一丝得意之情,可从未想过这里蕴涵着一个颇有开采价值的富矿,当然也就未曾有过任何深入、系统的思考。

现在,立群的皇皇大作摆到了我的面前,由于有当年的小小“情结”,所以一口气读了下来。掩卷之时,已近阑夕,却仍是意兴勃勃。这当然有数十年“情结”一朝开释,那真是金圣叹所谓“不亦快哉”的感觉。不过,更深一层的却是立群学术成就带来的,这就如同佛学里时常提到的“法喜”。

10余年前,立群的《中国武侠文学史》问世。作为一部分体的专门史,其突出的优点是脉络清晰,资料扎实、翔备。在当时海内外几部同类著作里,显示出了自己的学术个性。而10余年后再读到这部《中国剑侠小说史》,不仅为立群学术疆域的拓展而快慰,更为他学力的提高,境界的升华而欣喜。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也。

这部著作可以看出立群的学术敏感与学术眼界。在有些人看来,武侠文学难登大雅,那么武侠文学的研究也就价值不大。当然,这是对“学术”缺乏理解的褊狭之见,不值一驳。但也不能不看到,受其影响,忽视或小视武侠文学研究的情况并非个别。整个武侠文学的研究尚且如此,何况它的一个分支。立群兄却没有被类似褊狭之见束缚、左右,而是秉持一个学者最可宝贵的“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精神,发现真问题,开掘真材料,“自家凿破一片田地”(严沧浪语)。

如果说,有一种意象同时深入大传统与小传统,同时为雅士与豪客所钟情,那大约只有“剑”足以当之。自战国开始,诗人如屈原、哲人如庄子,皆与剑结下深厚情缘。后世淡泊如陶潜,超妙如王维,狂放如李白,奇诡如长吉,都有咏剑的名句,至于一代雄杰的辛弃疾,那“醉里挑灯看剑”的情境,睥睨百代的龚自珍,那“美人如玉剑如虹”的气魄,更是脍炙人口,令人神往。立群的大作,深入到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中,既梳理其脉络,又剖析其社会心理,就为勾画“剑侠”文化基因图谱,夯实了基础。

而说到文化基因图谱,宗教的维度对于“剑侠”亦十分重要。如道教的“名角”吕洞宾不仅“袖里青蛇胆气粗(网上有人解此句作“将青蛇收降放到袖子里”云云,一笑),朗吟飞过洞庭湖”,还“飞剑”去斩黄龙。至于唐传奇《聂隐娘》所写之将剑“缩微”收藏到身体里,则来源于佛教的想象。这在立群的大作中都有深入的讨论。

因而,是不是可以进一步说,剑侠之“剑”是来自士人在宗教文化背景下的自我“阳刚化”想象呢?

这一点,与一般意义的武侠有所区别。“剑侠”的威力多由于神奇的特异功能,描写的重点往往放在奇遇及特异功能的获得。相比之下,通常所讲的一般武侠之“武”,则来自于民众在江湖文化背景下的救世主想象,其重点在于肉体力量的炫耀、武技的比拼与正义的伸张。当然,这只是大略而言,事实上,武侠与剑侠并非总是泾渭分明,其要素也往往是混融杂陈的。而与此相应的,“剑侠”似乎更宜于以文言来表现,而白话则写行走于江湖的好汉———“武侠”更拿手一些(这也是一般而言,而且截至晚清)。而文言消歇之后,那种“纯正”意义上的“剑侠”也随之消歇,还珠楼主的“剑侠”其实更接近于晚近的“玄幻”,可以说是“剑侠”别子为宗的变体。

这些话题,立群已经分说得十分清楚,我这里只是随感而发的联想而已。而说到这里,忽地记起一个相关的困惑———实际超出了立群这部书的范围。兴之所至便随手记下,算是向立群兄以及读者诸君讨教。从故事的宗教文化背景论,或是从故事情节的想象特征论,与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最为接近的古典小说当属《封神演义》:都是滋生于道教文化的土壤,都是想象出各种“宝贝”来推进情节、展开故事。可是很奇怪,《封神演义》的争雄决胜所依靠的花样百出的“法宝”,有什么“化血刀”、什么“打神鞭”,很多冷兵器都因作者的想象而有了神奇的特异功能,而唯独早已有了特异功能的剑(即以吕洞宾笔下,就有“先生笑,飞空一剑”“一剑横空几番到”“仗剑锋,麾魔障,荡妖邪”“两手擘鸿蒙。慧剑飞来第一峰”种种表述),却几乎被作者彻底冷落。诛仙阵出现一次,却悬挂半空并无作用;云中子进献一次,也是悬挂而终遭焚毁。书中多次写到某种兵器化为龙形“夭矫”而至,这本是传说中剑的专利(“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为什么陆西星弃而不用,从而把大规模铺陈渲染的机会留给还珠楼主?

当然,这肯定不是“剑侠小说史”的论题范围,只是连类而及,“疑义相与析”罢了。

立群在南开读书的时候,同窗多以“罗大侠”称之,据说拳脚也颇有几年真功夫。另一位有“侠”名的就是在下。在下的三脚猫功夫曾为金庸演练过两趟,似乎得到过好评。所以朋友们间或有撮合我二人下场过招者,但机缘始终未至。如今垂垂老矣,向罗大侠讨教拳脚已无可能,便觅此怪题,讨教一二吧。一笑。

上一篇:女性主义电影的转折:从文本到体验 下一篇:极权主义灾难的重演与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