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日本动画看角色设定的地位

时间:2022-08-26 11:28:38

透过日本动画看角色设定的地位

摘 要:随着动画产业化的发展,日益强大的市场迫使行业从事者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思想,使商业化的意识渗入到动画片制作的每一步,每一个新的形象的诞生,联系着一系列的衍生产品,角色设定是整个动画产业中最基础、最具体的工作,在动画片剧本的创作中,角色的形象塑造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角色设定;发展;重要地位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044-01

为什么“机器猫”、 “柯南”、“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 “火影忍者”、“海贼王”……可以让中国的孩子那么的着迷,有人把日本动画在中国的传播比喻成“文化侵略”,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们深深地领教了这种“文化侵略”的威力,它们像走马灯一样在电视的荧屏上,小孩的书包里频繁地更换着,其更新的频率是非常的快速,在日本动画中,是否存在着一套设定人物的规律呢?我想这个问题,不能用简单“是”或者“不是”来回答,动画创作与所有的艺术创作一样,存在无穷变数,日本动画的数量、品种之多,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与之匹敌。

一、日本动角色设定的特点

考察其他作家作品的人物设定,会发现同一结构隐藏在同一作家的大部分作品中,笔者认为,对于创作者来说,应当有针对性地对那些畅销画家的人物设定进行研究,因为那些经过市场考验与读者检验的结构里,肯定隐藏着诸多畅销的因素。

相同作家在不同作品中设定的动画人物,其内在的结构上是恒定的。而不同作家的作品,在人物设定上,也常常会体现出一种结构的稳定性。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一套“商业动画”的主角设定原则,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在动画中,很多时候角色的个性或者性格都可以打动人心。

二、日本动画的角色设定的表现手法

(一)主要角色的设定

日本动画理论家菅本顺一在《创作动画故事技法》一书中指出:“主角终究是剧中的中心人物,剧本以主角为中心开展其情节”。主人公都要有偶像特点,即其人格必须有闪光点,一些有经验的动画作家,为了让人物不成为模式化死板的东西,在人物设定时候,都会以自己为参照系,然后设计出自己心中的主人公来。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是现实世界中的人,不管在相貌或者性格上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与读者的阅读诉求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而动画又是相对追求理想化、完美化、纯净化的艺术,因此,在人物设定时,作者们会以自己的心理愿望对人物进行设定。

对人物特性的设定,也受着时代因素及所在国文化心理的限制。不同的时代,读者阅读心理是不同的。比如《花仙子》、《聪明的一休》这样的作品,在几十年前在中国非常盛行,但到了现在,人们会把它们做为经典,但绝不会当作时尚。

(二)动画配角的设定

红花需要绿叶衬。在动画世界里,绿叶的魅力有时超过红花,《圣斗士》中的次要人物卡妙在中国拥有的观众数量之多令人乍舌,配角之所以能够如此动人,主角是用来串联故事,而配角则是用来让人着迷喜欢的。在动画作品中,配角一般都不止一个,并且,每个配角的戏份、功能、份量都不一样。

(三)副角的角色设定

副角的设定必须以主角为坐标原点,根据故事框架的设置和情节需要而产生。副角分助手型与主体型两种,对于助手型的配角,在设置人物时,他们的智商和能力一定要比主角低。

副角的设定必须从属于主角,以主角为坐标原点。日本动画作品一般都很长,大都在百集以上,庞大的叙事空间需要创造有特色的副角支撑才可以将叙事坚持不懈地继续下去。不同的作品,对副角的设定不一样。副角必须对主角的行动起补充作用,副角为了推动情节和丰富主角的性格而存在。

(四)反角的设定

提起反角,大多数人脑中的概念是反角都是一些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家伙。他们自私、阴险、狡诈、残忍,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确实,在早期以及适合于低幼儿童观看的动画里,反角大都是一些脸谱化的人物。用一位漫友的话说,他们是一些“患有包括碘缺乏症、肢关节肿大症、智力障碍症、属下虐待症和拥有无数人造器官的怪物”。还有一类动画作品,如《圣斗士》、《变形金刚》等等,这类作品中的反角比较单薄,他们的行动多是先验的,好像因为他们是反角,所以他们应该去搞破坏。他们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是一群苍白的符号,背负着被主角打倒的宿命,为了能够背负这种宿命而去威胁全人类。

因此,动画片剧本中的主要角色设定对剧作的影响更加的大,动画片的形象就是最好的商标,如果说故事情节不容易转化为其它产品,那么由动画主要角色形象衍生出来的各类产品,必然成为盈利的重点。因为,就品牌衍生这一部分来讲,好的动画形象更受用。角色设定是整个动画产业中最基础、最具体的工作,我们不能忽视角色的形象塑造的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1]世界动画艺术圣殿[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上一篇:呼唤心底的亲情 下一篇:浅谈意境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