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客栈,潮奶勇当孙二娘

时间:2022-08-26 09:41:55

过去,很多人认为,一个人活到50岁,就基本退居人生二线―――开始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可近些年来,随着物质富裕、观念更新、网络普及、科技发达等,涌现了越来越多的潮爸潮妈甚至潮爷潮奶,他们将指甲染红、白发烫卷,玩电游、蹦迪、环游世界等,把原本单调落寞的夕阳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多姿多彩。

孙法娣就是这样一个人。十五年前退休后,她感觉人生才刚刚开始。今天,她已然成了一个引领潮头的千万富婆!她究竟干了什么?她打拼人生活出精彩的经历,又将带给年轻人怎样的启示呢?

“蜗居”坟山创业

浙江省富阳市毗邻杭州,山清水秀、经济发达。孙法娣高中毕业后成为富阳市食品公司的职工,1996年因单位精简人员,47岁的她提前退休了。开始,她每天和小区的几个老友去跳舞唱歌,但她很快厌倦了这种舒适的日子,觉得这样活着没意思。

不久后,孙法娣回到出生地富阳市龙门镇龙门村散心。站在村里的鸡昂头山上,看着那一片已经废弃的枇杷园,她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把这片枇杷园承包下来。这座山在村民眼中是一个阴森恐怖的地方,因为山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四百多座坟,除了清明节,平时没人敢来,有时路过山脚下也会心惊肉跳。

这样一个“鬼地方”,孙法娣承包起来很顺利,价格也十分便宜,每年才两三千元,她用自己的积蓄签了十年合同。由于她知道家里人肯定不会同意,所以直到签了合同后,她才把这件事告诉家里人,果然遭到了所有亲友的反对,丈夫甚至以离婚相威胁。但她认定这座坟山有前途,独自一人搬到了坟山上住。

那是一间破房子,过去看果园的人修建的,已经有近二十年没人住,不仅透风漏雨,而且门口、窗前都是坟墓,被“死人”团团围住。由于孙法娣的积蓄已经全部用于承包,没钱修缮破屋,她唯有将就住。晚上只能用蜡烛和手电筒,山上的怪叫声、吓人的氛围,让她经常做噩梦。附近的村民议论纷纷,都说她是个疯子。

孙法娣住了下来,每天细心地为那些老枇杷树除草剪枝,还在山上喂了些鸡。头几年,她连自己养的鸡和蛋都舍不得吃,全卖了攒钱用于修补房屋、铺建水泥路等。就这样,在坟山上坚守了五年后,她终于将那片废弃的枇杷园打理成了一个像样的果园。人们也渐渐感觉到了她创业的信心和毅力,由过去的嘲讽变成了敬佩:“这个女人胆子太大了,真了不起!”

究竟孙法娣看中这座坟山什么前途呢?龙门镇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镇里随处可见白墙黑瓦的老房子,风景十分优美,可由于当地是著名的球拍之乡,生产球拍用去了大量的木材,周围的山林被砍伐得很厉害。别的山都成了光秃秃一片,唯有这座坟山绿荫簇拥,所以孙法娣认定,总有一天,有树的山会变成稀缺资源,而随着城镇蔓延,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愿望就会更加强烈……这就是她包下坟山的初衷。

机遇果然来临,2001年,龙门镇被国家旅游局认定为三国吴侯孙权故里,富阳市旅游局决定开发龙门镇作为景区―――这正是孙法娣盼望的好消息。

为了将坟山修成一个供人旅游休闲的农庄,就得动员村民们迁坟。尽管她挨家挨户、苦口婆心地做工作,但要村民在祖宗头上动土谈何容易?一天晚上,孙法娣和一户农民商量无果后,独自返回坟山。半路上,手电筒不亮了,漆黑中她突然双脚踏空,掉进了一个坟洞的棺材里,而身子下面就是冰凉的死尸……为了壮胆,她拼命地呼喊起来。幸好十几分钟后,她的远房舅爷找过来了,这才将她救出。

此事传开后,村民和镇干部都觉得孙法娣很不容易,越来越多的人同情并支持她。由于她的想法正好和政府的旅游规划相吻合,镇干部便出面动员村民迁坟,然后统一安排了公墓,补贴费由她和政府共同出资。这样,迁坟工作就顺利多了,仅半年时间,山上的坟就移走了三百多座。

“孙二娘”勇开“龙门客栈”

2002年春,房子建好后,孙法娣却为起名发愁。丈夫帮她取了几个某某山庄、某某宾馆之类的名字,都被她否定了,因为她的房子都是木质结构,跟农舍差不多,而这些名字既俗气,又有哗众取宠之嫌。

一天,孙法娣突然一拍脑袋说:“别人不是都叫我‘孙二娘’吗?我的果园刚好就在龙门镇,干脆就叫‘龙门客栈’吧!”开始,孙法娣很不喜欢“孙二娘”这个绰号,但后来得知别人是在称赞她胆子大、做事干脆、为人仗义,没有什么恶意,也就默认了。可丈夫立即反对:“不行,这个名字太晦气!”因为谁都知道,孙二娘是一个毒辣的母夜叉,民间还有一句歇后语叫“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这么不吉利,怎能用于新店开张呢?

但十几岁的孙子对孙法娣的想法大加赞赏:“奶奶,您太有个性,太超前,太有娱乐精神了!就这个名字最好!”事实证明,“龙门客栈”一叫就响,“孙二娘”的名声也很快传进城里,冲着这两个名字,到她这里来游玩的人越来越多。

孙法娣还特意在客栈房顶铺上稻草,屋角挂上旗幡、红灯笼,房内摆着木制刀剑,服务员穿古装,菜名充满武侠色彩,比如她把当地的米酒叫成“武松虎酒”,红焖猪蹄叫“降龙十八掌”等,总之,“江湖味道”十足。这个点子在当时来说特别新鲜,所以龙门客栈生意红火,每年纯利润都在几十万元以上,这自然引来了大量竞争者。

到了2005年,龙门镇出现了二十多家农家饭馆。孙法娣意识到,必须得有新的招式了。这年底,村里的几位老人找到她出钱修订族谱,因为根据族谱显示,她是孙权的第64代孙。她立即有了灵感,打出“孙权后裔”、“大帝子孙”的广告四处宣传。这一大卖点甚至把上海的市民都吸引了过来。

可惜好景不长,由于龙门镇是孙权后裔聚居地,这里的人家90%以上姓孙,大家都打出孙权后裔的旗号揽客,龙门客栈的生意再次淡了下来。有的同行还暗中向游客宣传孙法娣的果园是一座坟山,晚上住她的客栈“小心有鬼”。这招确实让不少胆小的游客止步,选择到山下的旅馆去住。她既气恼又发愁。

2006年5月初,来了一群上海外资公司的白领,一进门就嚷着要见“孙二娘”。原来,他们通过网络知道了龙门客栈,来到当地后,又听到了不少关于她的“鬼故事”,便找到她问:“你这山上哪里有坟墓,我们想去看看!”她没料到,这帮年轻人竟然想上坟山练胆!三十多个人不仅晚上全部住在她的客栈里,有两个还特意住进了她以前蜗居的那间破屋里,事后连称:“孙二娘,您太牛了,我们敬佩您!”

精明的孙法娣由此想到了一个新点子。她在坟山上开辟了一块“户外野战基地”,专门供城里的白领、学生等来此进行素质拓展训练。这样一来,坟墓以及“鬼故事”反而成了吸引游客的又一大亮点!

引领潮头成千万富婆

孙法娣知道,相比龙门镇其他搞农家乐的老板,坟山是她的独有资源。但怎样才能推陈出新呢?多年的创业经历让她深刻领悟到:必须与时俱进地关注、迎合当下年轻人的喜好,观念和思维不能out。

2007年,她上网发现城里人流行做“周末农民”,便特意去了上海郊区一家农场“偷艺”,回来后立即照葫芦画瓢。她先在山上选了一大片土地,然后隔成两百多个约10平方米小块,以每年几百元的租金向外推广。几个月后,她的那些方块土地就都陆续被城里人租走了,租客可以任意地自种果树、蔬菜等,每到周末和节假日,这里人流如织、热闹非凡。

孙法娣还游刃有余地把一些武侠电影元素用到她的客栈里。2008年初的一天,她又从香港电影《新龙门客栈》中获得灵感,推出一款特色小吃―――“仁肉包子”。很多顾客刚来时,一听店小二大喊“仁肉包子来……”还真以为是电影里的“人肉包子”,惊讶不已。当她笑着解释:“放心吃吧,我们这个是仁慈的仁,意思就是我们对远方来的客人都有仁慈的心……”顾客们往往会很开心,她的诚信和智慧令人啧啧称赞。

2009年夏,孙法娣得知网络游戏开心农场在年轻人中很流行,便先学会了在电脑上玩,然后立即在自己的果园里去开辟了一个现实版的开心农场。有了这款游戏,她的客栈更加火爆,新建了几十间客房都不够住。就这样,凭着一系列时尚项目,她的龙门客栈一路兴旺,如今每年的纯利润达到200多万元,总共积累了1000多万元资产。回首当年,很多村民悔恨不已:“要是知道这座荒山能变成‘金矿’,我也会把它包下啊!”

孙法娣有钱了,也出名了,被市里、省里评为创业模范、巾帼英雄。与她一起退休甚至讽刺过她的老人,依然过着带孙子、打麻将、扭秧歌的平淡日子,有的还为柴米油盐、养老费跟儿女翻脸,生活苦闷。但她越活越滋润,越老越健康。

2010年7月,一帮刚毕业的杭州大学生专程来龙门客栈向“孙二娘”讨教。他们无不感慨地说:“我们开始还以为是一位非常年轻漂亮、像张曼玉那样的职业女性,没想到她已经是奶奶级人物了,却能如此充满时代气息地经营一番事业,实在让我们这些80后汗颜啊!”

上一篇:爱我,就带我去中国拉面馆 下一篇:媳妇的美好时代,“恶婆婆”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