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孤独和教育

时间:2022-08-26 05:34:45

寂寞、孤独和教育

从事教育工作29年的我,好出题考人,今天我又想出一题,题目倒是简单――选词填空,用上“寂寞”和“ 孤独”。

( )是没人陪你,( )是没人懂你。

很显然,没人陪你是寂寞,没人懂你是孤独。寂寞属于低层次的,更接近无聊。当寂寞来袭时,您可以通过酒、歌、舞、交友、购物暂时得到缓解。孤独属于高层次的,更接近思想层面。当孤独来临时,歌舞升平,不顶用,去写微博、刷微信也不中用。想排解可不那么容易。正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还是换个角度吧,排除不了,就去享受吧。说实在的,世上还真幸亏有了孤独,才有了伟大的科学、文学、艺术和哲学的创造。这恰恰是寂寞与孤独的最大区别:寂寞是不能用来享受的,只能是难受。

我不是思想家,但至少算是一个思想者。我常常想:一个耐得住寂寞而不去排解的人,很容易上升到孤独的层面,其思想深刻和独立。反之,仅停留在寂寞、无聊层面的,思想岂能不肤浅,行动岂能不浮躁,后果岂能不严重?

由此,我联想到今天的教育,有人说,当今没有教育家,我对此不敢苟同。准确的说应当是当今缺少教育家成长的土壤。这个土壤就是淡泊明志的孤独。

今天的教育很喧闹:中考结束炒中考状元,高考结束炒高考状元;课题研究进入动车时代,才开题中期报告就出来了;教育流派层出不穷,各种教育名目等应有尽有;校门牌字多,有××实验学校、××基地学校、××培训中心等。

今天的学校很无奈:妇联要关心学校、文明办要关心学校、团委要关心学校,关工委要关心学校……,一份关心就是一份上报材料、一份总结。

还学校一份宁静已成当务之急,不妨让学校拥有一份寂寞和孤独,让学校少一份浮华。

思想的自由是最高的独立,最高的独立才能有最好的创造。而孤独者的思想是最自由的,因为孤独者找不到对话的人,只能俯而读、躬而行、仰而思。

也许我们不应该去确定人民教育家的培养对象,而要努力去准备教育家成长的沃土。

青山原不动,浮云任去来;潜心教育事,功到自然成。

(作者单位: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上一篇:河南省中考作文题解与佳作示例 下一篇:警惕“避责式” 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