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级而上的北京产业结构

时间:2022-08-26 04:35:19

拾级而上的北京产业结构

21世纪以来,北京依据城市职能定位的变化,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逐步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实现效果,也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得到了体现。第三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三产比重全国领先,工业、服务业内部结构趋于高端化。

服务型格局更为稳固

1997年,北京结合城市的性质和功能,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提出了“首都经济”的发展战略,并明确提出将第三产业作为全市经济的主导产业,同时将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随着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市的产业结构表现为服务型格局更为稳固,三产比重领先全国。

分产业看,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79.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5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自2010年开始不足1%。第二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1033.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058.3亿元,年均增长9.9%,自2005年起比重跌破三成。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49.1亿元增加到13592.4亿元,年均增长11.8%,发展最快,自2006年开始比重超过七成,对经济发挥了主要带动作用,贡献率始终在六成以上。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6.4%,比2000年提高11.6个百分点。数据显示,北京的三产比重居全国首位,比上海、天津、重庆分别高16.4个、29.4个和38.5个百分点,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70%~80%之间),见图1。

工业、建筑业比重继续下降。全市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84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29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0.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26.7%下降至2012年的18.5%。建筑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189.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764亿元,年均增长9.1%,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6%下降至2012年的4.3%,见图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趋于高端化

2000年以来,北京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加速升级,逐步趋于高端化。2005年初,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对北京的产业发展提出了“提升三产质量,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文化产业”的要求。在不断的发展中,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正趋于高端化,金融、信息、商务、科研位居前列。

2000~2006年,在第三产业中比重居前五位的行业一直是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房地产业,比重合计超过六成。自2007年开始,位居前五位的行业发生了细微的变化:随着经济调整和楼市调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分别于2007年和2011年退出了前五位之列;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则先后跻身前五位。到2012年的时候,在第三产业中位列前五位的行业分别为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并且其中绝大部分为高端服务业,比重合计达到66.5%。

涵盖生产、服务两大领域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重要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由2004年的57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189.2亿元,年均增长18.2%(按现价计算);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6年超过10%,2012年为12.3%,比2004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

工业内部结构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20纪90年代以后,北京工业发展战略实现了调整,其内部结构正实现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例如,“八五”(1990~1995年)计划中,就曾明确地提出要重点发展汽车、电子工业,以此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对钢铁、化工等“三高”行业的发展加以限制。到2002年的时候,受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振兴现代制造业的思路影响,工业生产由以原材料工业为主逐步转向以深加工和组装工业为主,工业发展更多地依赖于资本和技术投入。

从规模以上工业来看,2000年位居增加值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子行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钢铁行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电力行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比重合计达到50.3%。其中以传统行业、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居多。在IT泡沫冲击和汽车项目引入后,自2003年开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行业)进入前五位,比重波动上升;一直稳居第一位的电子行业比重波动下降,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蔓延和行业自身调整的影响下,该行业比重在2008年跌至第二位,2009年起进一步下降至第三位,落后于汽车行业;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特别是在北京市积极筹办奥运的历史契机下,2008年首钢涉钢产业全面迁出北京,钢铁行业占工业的比重大幅下降,跌出前五位。医药制造业在发展高技术制造业过程中,增长逐步加快,2008年进入前五位。2012年,汽车、电力、电子、医药和通用设备制造业成为比重位居前五位的行业,占比合计达52.2%,且多数为现代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

“小”农业呈都市型、生态型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开始逐步下降。同时,在“八五”时期的末期,北京市政府亦提出了“农业从追求产量增长向追求品质的提高转移”的农业发展新目标;“九五”时期的末期,北京市政府针对北京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发展以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精品农业、籽种农业、加工农业、创汇农业“六种农业”作为切入点的现代农业;在“十五”时期,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农业的基础性地位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后,依据北京市农业的发展现状明确将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 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自此以农业观光园、民俗旅游、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为主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开始形成。

2010年以来,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1%。在“小”农业中,都市型、生态型特征愈加鲜明。2012年,全市设施农业、农业观光园、民俗旅游和种业总收入达到104.1亿元,比2005年增长1.9倍;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26.3%,较2005年提高11.4个百分点。近两年来,随着生态林建设力度加大,林业产值大幅增长,2012年造林面积比上年增长2倍,林业产值增长1.9倍。

总体来看,北京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近两年来,北京以转方式为主线,加大调控力度,特别是首钢涉钢产业的迁出、实施车市房市限购等政策。当北京的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到更深层次后,依据以往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来看,今后,需要注意的是,要进一步提升高端产业水平、推动企业创新、强化产业融合,依靠提升产业整体素质、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健康持续发展。

注:文章所提及的农业观光园和设施农业收入中有小部分交叉。

(本文由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综合处供稿)

上一篇:数据速读 5期 下一篇:你的企业战略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