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探微

时间:2022-08-26 03:25:06

部分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探微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界也随之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材不再完全统一,校本课程和区域性课程崭露头角;教师上课不再被书本限制,内容随学生实际拓展变化;教学手段不再只是黑板加粉笔,数字白板、计算机等成为教师教学的新宠儿。教育部于2014年5月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在这一大环境下应运而生。与其他能力标准相比,这一标准更有针对性,将教师发展聚焦于专项能力,要求中小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其工作效能,促进学生学习成效与能力发展,以及具有支持其自身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到:“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可见国家对农村教师的重视。我国农村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占有极大的比重,而大部分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却十分低下。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笔者随机选取锦州某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一堂常态课进行剖析与研究,从标准的角度出发,通过课例研究发现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存的问题,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促使即将开展的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之所以选取常态课是由于其与优质课相比,更能体现出教师实际具备的教学经验、工作积累及能力水平。

一、课例剖析

1.授课地点及基本配置:某农村中心小学科学教室,此教室配有投影仪、计算机、数字白板等基本的多媒体设备供教师使用。

2.授课内容:《能量的转换》(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

3.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在上节课里我们讲到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其实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老师想和大家做个小游戏,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搓搓手,说说你在搓手时有什么样的感觉?请同学们边做游戏边思考。

学生搓手,然后描述自己的感觉。

师:许多同学说在搓手的时候,自己会感觉到手心慢慢变热,这是能从什么形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搓手:机械能热能 + 声能。

师:那么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机械能和热能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能量?

学生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种能量,那么请大家想一想,打开电视,能量从什么形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打开电视:电能 光能 + 声能。

师:像这样,能量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过程,就叫作能量的转换。

教师板书:能量的转换。

点评:教师对导入环节的设计,力图让学生通过身边的生活实例弄清能量的转换是什么。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非常简单,仅是以静态的图片作为提示,降低了导入的生动性,无法激发学生更多的研究兴趣。教师若是利用一个简短的小视频,为学生介绍一下平时经常会碰到的能量转换的情况,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学生由此发散自己的思维。

(2)动手实验,能量如何转换

师: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燃烧的花生米”来看看能量是如何转换的。请大家对照书本上的步骤或阅读我为大家呈现的步骤,利用桌子上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代表总结实验现象,描述能量是如何转换的。教师板书:花生米燃烧:化学能热能 + 光能。

点评:这个小实验简单易操作,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同导入环节类似,只是对学习内容的简单呈现,且呈现的具体材料与课本完全一样,使这部分信息技术的应用变得可有可无,失去其意义。为了让学生可以更透彻地了解能量到底是如何转换的,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视频配合讲解的方式,为学生示范整个实验过程,这样不仅节约教师的重复解释时间,还可避免部分学生由于无法理解字面或语言意思而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在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后,教师可利用动画等方式为学生生动展现整个能量转化的过程,让学生真正看到在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更深层次地理解整个能量转化的过程。

(3)实际应用,巩固新学知识

师:请大家看看书上的图片,在这幅图中隐藏了许多能量转换,我们来试着描述能量是如何相互转换的。你们看,太阳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辐射到地球上的植物上,植物接收了来自太阳的光能,再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这幅图中到底藏着哪些能量,它们又是如何转化的,请大家一起把这个过程描述出来。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进行回答。

师总结:太阳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辐射到地球上的植物,植物接收了来自太阳的光能,并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我们人类吸收植物的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电热水壶把电能转换为热能和声能。

点评:在巩固新知阶段,教师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讨论梳理图上的一系列复杂而连贯的能量转换过程。教师活用教材,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解释图中所含有的转化,使他们的头脑更精确化更科学化,并能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但是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并未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分解,而是采用简铺的方式直接呈现,使学生在几种不同能量转化间出现了模糊或混乱的现象。为防止将学生刚刚梳理好的转换过程打乱,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分步呈现转化过程,让学生明确有些转化是同时进行的,有些则存在着先后顺序。

(4)制作能量转换玩具:飞旋的扣子

师:能量的转换除了可以像刚才那样进行解释,还可以通过具体的模型来解释,老师这有一个玩具,这个玩具叫作“飞旋的扣子”,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现在请大家小组合作,参照课本56页上的详细步骤进行操作。

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玩过后交流讨论:说说科学原理,其中的能量发生了怎样的转换。

评价:动手操作做小玩具,是本课教学内容的闪光点,教师基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能量的转换,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次被点燃。教师在这一环节中,未使用任何信息技术,但仍可以较为高效地组织好教学活动,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师课堂教学,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为透彻的掌握,而不是为了使教学活动复杂化,让信息技术变成画蛇添足的工具。

二、思考: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究竟如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科不同,特点也不尽相同,我们很难得出统一的信息技术使用模式。但是,无论哪个学科、哪个老师所开展的教学,其应该达到的应用能力是相同的。在这节课中,教师使用了信息技术,但总的来说使用情况并不太理想,由此也暴露出目前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高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会将大量时间放在语言描述和板书等方面,语言陈述的内容虽多,但是对于学生而言无法直观地看见,仍会对知识的理解存在难度。导致一节课下来,学生抓不住重点,无法真正将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便于学生开拓视野,更有利于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由于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教师进行教育培训,使得多数农村小学教师已经具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本常识,并能够较为熟练地应用网络搜集教学资源,但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上仍局限在对教学内容的简单呈现,并未做到将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教师若是不具备较高的技术素养,那么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始终浮于课堂教学之上,无法将信息技术所具有的高效性、便捷性和信息丰富性等优势与传统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也就无法真正发挥出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及教育效果。

(二) 信息技术应用意识薄弱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意识的强弱直接体现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意识的强弱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判断:首先表现在对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上。其次,是否能够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并具有发挥网络优势的积极态度。再次,是能否理解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并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和利用信息技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农村小学教师已经意识到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实际教学的意识仍旧比较薄弱,许多教师在上公开课时才会选择使用,在平日的常态课中,教师通常会以备课量加大、素材收集费时费力、授课过程中设备或技术资源容易出现故障等问题,逃避或畏惧使用信息技术,从而拒绝学习和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习惯于坚守传统的教学模式。

(三)信息技术应用方式单一

与传统教学只将板书作为媒介相比,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还拥有丰富多样的信息技术资源,不仅有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计算机等设备,也有与教学相关的通用软件及学科软件。但是,现在农村小学教师即使能够比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并获取信息,但在使用方面仍旧依靠word 和excel 等一般软件,并且应用的方式单一,多数教师将信息技术简单地作为演示工具使用,而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的能力不足,不会根据学科性质及教授内容特点选择合适的软件应用于教学当中。除此之外,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通常以自己的教学需要为出发点进行选择和应用,并未考虑学生的学情,使得学生无法参与到信息应用当中,也就没有机会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其学习成果。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任教班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提升农村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对教学的要求,农村小学教师应始终关注自身专业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断努力!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辽宁】

上一篇:领会 引发 强化 下一篇:科学活动中怎样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