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油田三叠系延长组油藏成藏条件研究

时间:2022-08-26 03:07:08

蟠龙油田三叠系延长组油藏成藏条件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蟠龙油田三叠系延长组油藏的沉积相、鼻状隆起构造、盖层遮挡条件、微缝隙和水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对蟠龙油田三叠系延长组油藏的成藏条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蟠龙油田 成藏条件 沉积相 油气开发

处于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的蟠龙油田东临青化砭油田,北接子长油田,西靠安塞油田。蟠龙油田三叠系延长组油藏是鄂尔多斯油气盆地中石油最富集的油田之一。一直以来,认为延长组油藏的分布、形成是受沉积相和鼻状隆起控制,油藏类型主要为构造-岩性油藏,其圈闭类型主要为岩性圈闭和构造圈闭,甚至有成岩圈闭,从而忽视了其他的影响因素。近年来随着蟠龙油田勘探的深入,许多学者提出蟠龙油田三叠系延长组油藏的形成与分布不仅与沉积相有关系,油藏类型也不单是构造-岩性油藏,微裂缝、优质储层、断裂等多种因素都能影响油藏的形成和分布。

1 沉积相是影响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沉积相的分析,陕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2油层组的沉积相是辫状河流相,其中河道砂体是长2油藏形成和分布的主要部位,蟠龙油田就形成在长2河道砂体的周围。砂体周围的油气分布如图所示:

这是因为河道周围的砂体的规模、物性和厚度都十分优良,河道侧翼形成了良好的聚挡条件,含油性较好;河道中间砂体规模大,颗粒分选均匀,物性好,缺乏遮挡条件,油气成藏困难,含油性差。但是河道沉积相对蟠龙油田延长组油藏的形成至关重要。

2 鼻状隆起对油气富集的影响

根据勘测,发现鼻状构造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石油的富集具有控制作用,研究发现,蟠龙油田长2组的鼻状构造在西倾单斜的基础上,坐落着无数条东西向的小幅度鼻状隆起,这种构造是蟠龙油田长2油藏形成和富集的重要因素。

目前发现的三叠系长2油藏基本都处在鼻状隆起的周围,长2油层产量在平面上具有突出的规律特征与分区特征。在纵向上,长21成藏的区域,下部长22也存在鼻状构造,但是由于盖层遮挡条件的原因,没有成藏。例如,在蟠龙西部鼻状构造条件下,有长21油藏形成,下部却没有长22油藏形成。

3 盖层遮挡条件对油田成藏的条件

长2顶部长1泥盖层的平均厚度为177mm,一般都在126mm-270mm之间,分布非常稳定,这是长2油藏形成的重要保证。长2油层组内部,在油层的纵向分配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局部盖层的存在性和有效性。在长2沉积时期,河道的冲刷作用将长23亚组顶部沉积的泥质冲刷掉,仅留下很少的一部分,这就导致了该层油层在该区厚度和平面分布范围很小。长22油层的顶部泥岩厚度约为10-20m,在石油的储存中起到了封盖作用,其中一部分横向相变和河道冲刷的作用下,盖层变薄转移到了长21油层之中,在经过小范围的横向位移,遇到合适的圈闭形成石油矿藏。

4 微缝隙对油田成藏的影响

通过对长2储层现场岩芯观察和室内对微观薄片检定发现,储层微裂缝发育,以高角度垂直裂缝的形式存在的,甚至还能从一部分裂缝中看到油气运移之后留下的痕迹,得到裂缝对油藏成藏具有重要影响的证据。在对冯15井的研究中发现长2裂缝发育段的含油很好,基本都是油浸―含油级别的。

5 水动力条件对优点成藏的影响

水动力对于蟠龙油田三叠系延长组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也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是构成三叠系延长组油藏圈闭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鼻状隆起或者单斜储层中,起到遮挡作用的也可能不是物性致密带和岩性尖灭带,而是水动力的封闭作用。水动力的封闭也能够构成三叠系延长组的有效遮挡,甚至有可能是长6油藏在上倾方向上最主要的的遮挡类型之一。原因为:在冲注油气之前,水充满在储层的孔隙空间之中,后来油气慢慢被冲入其中,储层孔隙间的水逐渐被油气代替。不过三叠系地层的结构是非常平缓的,再加上储层分布密集,油气在侧向运移上的动力就变得十分弱。当油气在向上运移的过程中,储层的岩性、物性,地层的倾斜角发生改变的时候,上倾方向上就很容易产生水动力封挡,形成了构造―水动力圈闭或者岩性―水动力圈闭。陕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构造―水动力圈闭的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这种情况在一些地区的钻探工作中已经被证实。在蟠龙中西部,勘测结果表示为储层发育,但是在钻探的结果中,确实水层,这也说明水动力对于油藏的形成和分布具有控制作用。

6 结论

(1)蟠龙油田三叠系延长组油藏的类型是复合油藏。

(2)蟠龙油田三叠系延长组油藏的形成与分布受到鼻状隆起构造、盖层遮挡条件、沉积相带、微缝隙和水动力多种条件的影响。其中沉积相带是成藏形成和富集最基本的条件,鼻状隆起构造是是油藏富集高产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构造背景、运移条件和储层条件,对于油藏成藏缺一不可。

7 结束语

研究蟠龙油田三叠系延长组油藏成藏条件,对于开发鄂尔多斯盆地地区的油田矿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研究其他地区的油藏成藏条件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靖舟,郭德运,等.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油气富集规律研究[J].石油学报,2006,27(5):30-34

[2] 白玉斌,陈孝平.蟠龙油田三叠系长2油田组油气富集规律[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4):67-69

[3] 侯明才,陈洪德,等.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大型岩性油藏成藏机理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61-67

[4] 高振东,曹青,杜彦军.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油藏成藏年代分析[J].西北地质.2008.9:28-35

上一篇:长岭断陷南部沙河子组地层分布探讨 下一篇:天然气资源特征与可持续发展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