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意象 优化阅读

时间:2022-08-26 02:31:03

还原意象 优化阅读

古典诗歌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研究、讨论的热点,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成果,我们有责任将之传承下去,而课堂教学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传统的诗歌教学,通常以“介绍背景――文本解读――讲解艺术特色――归纳主旨”的线性模式进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在理解和感受层面缺乏自我认知和主动性,从而影响了古典诗歌的学习和兴趣。因此,对古典诗歌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进一步优化十分必要。

诗歌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会让学生从诗歌中找意象,再从意象分析诗人的情感,这个思路是基本正确的,但是教师常常会忽略一个概念,“意象”是客观形象和主观情感相融合而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艺术形象,这个形象是基于人类最原始的认知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在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某个意象,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集体无意识”,有着最为普遍的共性。因此,在诗歌解读过程中,对“意象”的把握不能仅仅停留在某首诗歌中,不仅要告诉学生某个意象“在这首诗歌中象征什么”,还要进一步告诉学生这个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普遍象征什么”,以及“为什么象征它”,从而还原意象,扩大认知。

例如“月亮”这一意象,其原始的象征意义是女性,代表母系社会中女性的宁静、沉稳、和谐,以及女性群体的伤感和幽怨,而月亮的客观运行规律,则又代表着生命的变化和永恒。诗歌中的“月亮”,其象征意义均由此衍生而来:《诗经》中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韦庄词《菩萨蛮》中有“垆边人似月”,都是美丽和爱情的象征;李白诗中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白居易诗中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则是孤独与失意的象征;柳永词 “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思乡怀人之情;苏轼词“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是精神永恒的哲学之味。诸如此类的意象还有很多,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将意象加以还原,不仅能使学生对诗歌理解的更为透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独立鉴赏诗歌的能力。

诗歌课堂教学与朗读分不开,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常用“整体感知――细读品味”的思路,按照“齐读或范读――教师讲解――再齐读”的流程进行,缺乏过程性的指导,教学实效性不强。

事实上,“整体感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读”,而应具体细分成三个过程:吟诵――沉思――感悟。吟诵不同于朗诵,对于诗歌而言,更应强调韵律和节奏,即语调、语气和停顿;沉思就是要在脑海中呈现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通过想象和经验提取,从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感悟则是对吟诵和沉思的反馈,将自己的感受做一个简单的述评,为接下来的鉴赏奠定基础,或者形成对照。比如在李白《将进酒》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读和想,最终会普遍得出一个感受,觉得这首诗很“豪迈”,这是对李白诗歌的一个基本印象,但通过文本分析,学生会逐渐发现,这种“豪迈”其实还夹杂着其他情感,有“悲壮”“狂放”等等,在学习过程中对第一印象不断地进行修正补充,从而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细读品味”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表现为教师讲读,学生听、记、背,缺乏美感。诗歌教学中的“细读”更应该强调抓住关键词,破解情境,开掘语言内涵。还是以李白的《将进酒》为例。

诗篇发端是两组排比长句, “天上来”势不可挡;“不复回”则势不可归,喻时间流逝无法挽回,这是水的原始象征意义;下句“朝”“暮”对比,“青丝”“白发”对比,则将这一象征意义落到实处。两句落点在“悲”,然而三四句逆转,是李白潇洒个性使然,时光短促,更要“须尽欢”,五六句是解释原因,隐含悲壮,“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必”字大有含义,有自信也有现实的落寞。接下来的诗句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旋律加快。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颇为形象生动,反客为主的豪气挥洒不羁。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当然,“文本细读”不是一个程式化的过程,而要根据诗歌的不同特点进行细读,如有的诗歌重在“炼字”,那么就可以抓住这个传神的字,从字形结构角度理解其本义和引申义,再还原到诗歌中去,让学生体会诗人用字的深意;有的诗歌中多用典故,那么对这些典故的流变就是教学的抓手,再还原到诗歌中去,理解这个典故在传统文化序列中的真实含义。同时在文本细读过程中,也要适时加以吟诵指导,学生在理解程度上的吟诵,其效果要更深入。

如果说整体感知是感性的学习,细读品味是理性的分析,那么如何将理性分析转换为学生独有的审美体验,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回归文本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再创造,因此这个过程不能简单处理为“再齐读”或者“背诵”,而应有具体可行的策略方法。

传统诗歌教学过程,往往将“知人论世”放在诗歌解读之前进行,其好处在于能够使学生有一个感知的背景,但往往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和遗忘,对诗人的认识和文本产生脱节。如果将诗人的人生历程介绍放在文本解读之后进行,则可以起到释疑的作用,诗歌中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感,就有了解答,对诗歌的认识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此外,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和丰富内涵,给予学生无限想象的空间,可以进行文本再创造,加深对文本的认识,深化对诗歌语言的感受,提高写作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容易将再创造理解为简单的文本翻译,因此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有明确的规定,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等;同时,教师要明确改编的目的,也不是所有诗歌都适合进行文本再创作的,改编不当反而影响学生对原文的认识和理解。其他的艺术形式也可以充分运用到对文本的二次理解上,如音乐、绘画等等。如教授《琵琶行》时,可以播放琵琶曲《十面埋伏》,感受诗歌中描绘的音乐之美。

【参考文献】

【1】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上一篇:搭建平台――让自主学习更给力 下一篇:博览群书,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