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的英国时光

时间:2022-08-26 02:24:24

ICT的英国时光

英国ICT产业发展比中国早了将近二十年,并且在信息技术商用领域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放眼英伦世界,也许会有新的发现和启发。

北京时间2008年11月17日下午四点半,大部分的中国人都在忙碌,准备在下班前完成一天的工作。而在地球的另一边,格林威治时间刚刚到早上八点半,一个重庆人拎着笔记本电脑走进位于英国考文垂市凤凰路的Ricoh Arena会展中心,他要参加在那举行的Technology world2008(2008年科技世界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

他叫陈宏刚,是北京宏信软件的CEO。他与其他许多来自各个国家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领域的代表一样,被UKTI(英国投资与贸易总署)邀请来参加科博会。这个展会的形式与在国内常见的不同,英国ICT企业可以支付500英镑的场租以在会场设立展台,但展台不是会场的主角,会场中更多的区域留给了洽谈区,那里有很多被预定好小型会议桌。参与会议的各代表以“one to one ineetings”的形式互相交流,洽谈合作。

UKTI作为一个政府机构,是科博会的主办者,而举办这个会议的目的,也在于促进英国ICT企业与全世界ICT领域各企业达成或加深合作,提升英国本土技术研发的软实力。

英式快公司

作为工业革命的策源地,英国这个老牌工业大国在技术研发和革新上一直没有停止过脚步,但由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不同国家产业分工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英国企业选择了只保留技术研发和孵化,把产品的量产商用交付给了工业环境更领先的美国或者日本,把制造和生产放在中国、罗马尼亚、马来西亚等劳动力成本较低,投资门槛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最典型的例子是苹果的iPod,英国人发明了它的技术,美国人运用该技术做出产品来并销售获利,然而,世界上大部分iPod由中国的工厂生产,类似这样的案例有很多。这样的局面造就了大量具有高技术含量的英国中小企业,他们专注于某个细节领域,拥有富含商业价值的技术或产品,政府机构帮助他们进入产业链中发挥作用或是参与国际贸易,产生巨大的经济影响。

东英格兰地区,以剑桥为中心,包括伦敦、贝德福德、金斯林、伊普斯维奇等地,密集分布了一万四千五百多家这类高技术中小企业,当然,这与以剑桥大学为首的各路科研学术力量是有关的。这些中小企业每年支撑着英国GDP的3.4%。所以,包括UKTI在内的各种政府机构、学术研究机构、投资基金会花大力气去扶植和帮助这类中小企业的成长,因为这其中不仅有广阔的升值空间,也是英国国家技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由著名的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支持下建设起来的圣约翰创新中心(StJohns Innovation Centre)是一个类似于中国国内孵化器的产业园区。该中心建于1987年,当时成立的目的就是进行创新技术孵化。中心主要为入驻的个人或者小型团体企业在启动时的相关注册、财务支持、法律咨询方面提供协助,并提供廉价的办公场所。它也允许很多个人将注册地放在中心,为他们提供电话、网络和邮件收发服务,以及便宜会议场所的出租服务等等。这里的商业模式与国内的孵化园不同,基本上是自负盈亏,还能够小有盈利。

在这里有很多为国际ICT领域知名企业,如华为、中兴、BT(英国电信)、诺基亚、微软等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小企业――小到什么程度呢?这些公司大多才成立两到三年,一个公司不到十个人,每个公司只专注一个非常小的领域,但在专业领域进行精深的研究。很多这样的公司联合起来就构建起一条强大的产业链,制造商和运营商在适当时机加入则完善了这条产业链,把它们的技术转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钞票。

这种小企业不仅仅是在圣约翰创新中心这种地方,事实上,它们到处都是。更有甚者,一家名为Palringo的公司,只开发一个产品:一个叫“Palringo”的即时通讯软件,公司只有七个人,而且,他们没有办公地点。也就是说,他们的员工各自在家中工作,“我们使用Palringo联系彼此,并协助完成工作进程。”Palringo的首席执行官克瑞-瑞特(Kerry Ritz)这样说。

即时通讯的后起之秀

Palringo自称自己是第一款“富讯息服务”(Rich Messaging Service)软件。准确地说,这是一个免费的移动终端IM(即时通讯)软件,可以在使用WindowsMobile、Symbian、Palm、Linux、MacOS五个操作系统的终端平台上利用GPRS、TD-ScDMA、Wi-FiN无线网络实现用户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即时文字、图片或者语音录音的通讯,界面简单、功能多、执行速度快。同时Palringo打破了不同IM软件的隔阂,整合进了MSN Messenger、Yahoo!Messenger、AIM、Gadu-Gadu、ICQ、Google Talk等多个流行IM软件。PalringoN以把这些软件的联系人列表导入到一起,通过自己作为中介,实现不同聊天软件之间的通讯。更有趣的是,Palringo支持重启系统后自动登录和省电、省数据流量模式。这款软件已经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0多个国家了,在国内一些手机软件下载站上可以找到国人自己汉化的Palringo。搜索一些使用过的用户的评论,发现基本上是赞不绝口。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上面的IM软件列表里并没有腾讯QQ,克瑞・瑞特表示PalringoiE在和腾讯QQ接触,希望能达成合作,但在中国,与腾讯谈判希望对QQ进行互联互通的企业都明白,这是一个难以达成的任务。众所周知,中国移动和腾讯都是有包揽天下之心的企业。

克瑞・瑞特倒是很乐观,他说:“我知道他们想做一切,而我需要的只是一点,是‘一切’中很小的一部分。”

这个两年前才成立,到现在还没有固定办公地点的公司已经与iPhone以及BlackBerry达成了合作,Palringo软件会被预装在之后出厂的iPhone 3G及黑莓手机上。克瑞・瑞特介绍说,与手机厂商的合作不仅仅是自身的推广方式,也是一种盈利模式。在用户培养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后,Palringo会发展B2B式的呼叫外包拓展服务,以及B2C式的客服白名单服务――具体说来就好比在消费者使用的软件的联系人中预置一个客服号码,让Palringo收集、整理和初步处理信息并反馈情况给客户。此外,和其他IM软件一样,Palringo不会放过广告这个历史悠久、实用有效的盈利方式。

另外,Palringo并没有打算通过自己的服务让移动通讯运营商获得什么收益,这显然会是Palringo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障碍。一方面中国移动自己运营着移动飞信,与Palringo有同类产品竞争的关系;另一方面飞信在手机平台上已经与手机QQ建立了合作,Palringo试图再从中获得腾讯的支持,显然没有给飞信示好的信号;最后,免费的Palringo不能给中国移动带来收益,这在经济不景气又刚刚开始三大全业务运营商争抢市场的大环境下,可不是小麻烦。

运营商是Palringo没有考虑到的一个问题,也许在克瑞・瑞特的想象中,与中国的运营商打交道和与BT、O2、Orange、T-Mobile之类打交道一样?

“融合”的运营商

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的中国移动全球通用户如果乘飞机去英国,一下飞机打开手机,可能会看到以前显示中国移动的位置显示着Vodafone的字样,少数会显示为O2或者其它。这些都是英国的移动通讯运营商。事实上,英国有十个电信网络运营商,其中五家为英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甚至有的运营商本身并没有网络资源,通过向其它运营商购买网络资源进行虚拟运营,通过销售自己的服务来获得收入。

这些运营商中有不少对在中国开展业务感兴趣。O2的母公司西班牙电信Telefonica已经持有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后新公司约12.8亿普通股,占比为5.38%。该公司早前曾持有网通大约5%的股份,在其宣布将分两步投资至多8.02亿欧元收购网通最多5.74%的股份后,顺利将对网通的持股比例增至9.9%,从而获得了转换后更多的新联通股份。02也通过这样的资本动作在华布局了一些针对企业级客户的商用业务。02在华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他们可以整合移动通讯服务和网络服务,看似简单的解决方案整合却给客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很受欢迎。但是,很多国人关心的是外国电信运营商进入中国基础电信运营领域的问题,“需要太多资金,还存在中国式的政府规则和社会规则,至少在近期我们没有这个打算。”O2负责研究与发展的副总裁迈克・夏特(MikeShort)如是说。

有趣的是,另一家在华涉及企业级大客户服务业务的电信运营商,也是英国最老牌的电信企业BT,他们的移动业务主管洛可・马简(RockyMahjan)说了同样的话。BT通过与中国电信的合作在中国为一些高端企业客户提供数据、网络和移动通讯服务,这些客户大多是欧洲在华企业。除了企业解决方案外,BT还向欧洲在华企业提供端到端的专线服务,方便分公司和总部的联系。这项服务对有严格的数据同步要求的企业有很大意义,比如欧洲金融企业在华分公司与总部数据的交换。

同样的,面对中国企业在欧洲开展业务面临的对通信服务的需求。中国电信于2006年成立了中国电信(欧洲)公司,地址设在伦敦,同时在伦敦、法兰克福、斯德哥尔摩设立网络节点,除此之外还开设有莫斯科办事处和迪拜办事处。主要宗旨就是为企业级客户提供欧亚陆基通信解决方案及相应的增值服务。具体的业务包括中国电信欧洲互联网数据中心(CET IDC)、国际专线(IPLC)、中国宽带互联网转接、IP虚拟专用网(IP-VPN)、欧亚网络解决方案(ENS)等。

事实上,中国电信(欧洲)公司的战略意义,一方面是给“走出去”的中资企业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是把在亚太有业务的外资企业“引进来”,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为中国重要机构驻欧洲分理处,比如各使领馆、中央级媒体的外派办事处等提供网络支持和服务。而中国电信在英国投资开设分公司,使中国电信(欧洲)公司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有了“英资企业”的身份,方便开展业务。就像一个前哨站,支撑着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也让欧洲各行各业认识中国ICT产业,相信中国的技术和服务,称赞中国。

中国电信(欧洲)公司在欧洲的合作对象是BT,这两者的合作大于竞争,BT想通过中国电信在华布局业务,也相应的给中国电信在欧洲的业务以相当的便利。他们在BT的网络资源和中国电信成熟的大客户体系的支持下,2006年底成立,2007年一年收入达到160万英镑。而到目前,这个公司的员工才22人。

与国外运营商进入中国只做大客户和解决方案一样,中国电信(欧洲)公司也不可能涉足欧洲的网络运营。这是一个基本平衡的局面。

不过,中国电信(欧洲)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欧岩表示,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BT裁员时正是中国电信(欧洲)公司发展的大好时机。因为中国电信(欧洲)公司目前最大的困扰,应该是来自于对人力资源的忧虑。这是很多中国企业在海外业务的本地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显然,中国人和欧洲人的工作观念差距比较大,而所有的公司都是求才若渴。

除此之外,一切状况都很良好。“企业发展是离不开通信服务的,即使有经济危机,企业减少开支,我们仍可以提供合适的服务规模和费用来减轻客户的经济负担,这也使我们减少了风险。”欧岩这样说。

上一篇:西游路上的三岔口 下一篇:金融危机的工业病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