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理分析

时间:2022-08-26 10:47:16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理分析

[摘要]文章理清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内涵与意义,从七个相关部门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关键影响因素,从劳动力个体、企业、政府三个层面深入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转移培训 影响因素 内在机理

[作者简介]朱占峰(1962- ),男,河南虞城人,宁波工程学院经管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物流管理;张晓东(1981- ),男,内蒙古卓资人,宁波工程学院经管学院院长助理,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企业管理。(浙江 宁波 315211)朱耿(1986- ),男,河南商丘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信息管理。(湖北 武汉 43007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KA11008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160-02

我国从2000年起不断增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2006~2012年七年间,培养了大批培训队伍,培训了7000万名需要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劳动力,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总量约7.79亿,农村劳动力占73%。农村富余劳动力达2.1亿,每年还会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1000万左右。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按照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降低到13%左右才被认为基本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成功转移。多年的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要实现农村劳动力比重从73%到13%的转变,仍然面临巨大压力。三是转移培训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核心保障。从发达国家的经历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保障劳动力成功转移的有效途径,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转移培训能有效提升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实质性转移。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内涵与意义

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内涵。农村劳动力是指农村人口中能够经常参加集体经济组织、农业劳动或者家庭副业劳务、年龄在16岁以上的劳动力。随着农村各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已不需要庞大的规模,逐步产生了大量富余。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主要包括产业转移和区域转移。产业转移主要是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区域转移主要是从生产力低的地区向生产力高的地区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发展推动的结果,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为了使农村劳动力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以便提高工作绩效、完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及融入城市生产与生活,政府、企业、培训机构等部门所做的有计划的、有系统的各种培养和训练。其特点重在提高农村劳动力某一方面的技术和能力,使之具备某一方面的特长,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投入、最有效的模式培养掌握一定技能的人,以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

2.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意义。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从数量上看比较丰富,但从质量上看比较落后。这个状况成为制约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推动社会与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实现转移的核心保障。劳动力转移培训一方面可以提升劳动力自身素质,改善劳动力资源质量,增加和积累人力资本;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农民学习知识与技能,增加农民收入,增进雇工企业绩效,为顺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坚实基础。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影响因素

1.政府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过程中,各地区培训计划的制订、培训经费的投入、劳动力转移的保障除需结合本地实际外,还需要宏观协调与整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国家大力倡导下积极推进,各相关部委、各地政府作为培训工程的规划推动者、管理调控者以及制度、政策、资金的提供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协调与整合能力,避免出现政策不衔接、项目重复、计划落后,农民不认可、学校不配合、企业不买账的现象。在转移培训的实施中,很多时候政府部门同时扮演项目的规划者、监督者、实施者、评价者,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培训实效评价困难、形象工程泛滥,甚至为制造了机会。培训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手段,但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成功转移,辅助与配套政策必不可少,目前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2.用工企业。从培训提供方来看,由企业开展培训最为合适。企业最了解自身需求,能最有效地把投入转化为生产力,在培训中融入企业文化。具有认同度的企业文化不仅能激发员工自觉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还会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创新意识与质量意识,有助于培养敬业精神与革新精神,能够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促进劳动力转移的良性运行。影响企业自身大规模开展转移培训的原因:一是企业规模小,实力不足,没有更多的资源支持劳动力培训;二是企业的业务不稳定,无论是季节上的分布还是业务上的变化,都会导致企业不能进行持续平稳的培训;三是农民工由于各种现实原因,具有较强流动性,企业不愿意为忠诚度较低的劳动力培训买单;四是企业还未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实践表明,员工培训的投资回报率平均在33%以上,素质良好的劳动力通过培训能为企业带来比硬件投资更大的收益。

3.培训机构。目前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层次较低,培训质量还不能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所要求的标准。各种培训机构资源分散,未形成良好的资源共享与整合机制,限制了培训机构间联合效应的发挥。课程和师资建设方面针对性不强,培训学校的师资水平低下,培训设施设备不健全、还未形成成熟系统的教学培训教材与模式。培训机构缺乏清晰的定位和发展思路,培训理念落后,未能真正结合劳动力对转移培训的实际需要与雇工企业对劳动力素质的市场需求推动培训学校的发展。缺乏对市场的分析调查与学员竞争力的提升研究,主要开展短期低层次培训,对于后续的培训以及高级技能的培训涉及较少。

4.农村剩余劳动力。首先是农民接受培训的基础较差,文化程度较低,具备的劳动技能少,就业和法制观念落后、自我保护意识弱。特别是新一代农民,往往缺乏进取意识和吃苦精神,还有一些不习惯企业严格的时间安排和规章制度,自身的选择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强,转移培训实施难度较大。其次是对培训的意义、作用、国家政策等认识不到位,缺乏积极主动的选择与参与培训意识。最后是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成本高,农民除培训成本还包括培训学费、交通费、食宿费、中介费以及培训中产生的误工费等机会成本,还要考虑后续转移的迁移费用、求职费用和生活费用等成本,巨大的成本和预期收益的对比,加上家庭照顾、城市户籍、社会保障等融入城市面临的问题,降低了农民接受培训的意愿。

5.产业、劳务中介和评估机构。一是产业状况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造成直接影响,产业的结构比例限定了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范围,产业的发展程度关系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深度,产业的市场容量决定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规模。二是劳务中介与劳务培训的一体化联动机制能极大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三是由于目前缺乏专业的第三方培训评估机构,对于政府主导的培训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培训的实效。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内在机理

1.机理Ⅰ: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个体人力资本。基于个体层面的作用机制,表现为通过培训,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促进个体人力资本的增加。其内在的作用机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劳动力素质―个体人力资本”的路径。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增长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力资本投资相对于物力资本投资,具有更大作用与更长远的意义。Gary Stanley Becker,Schultz把培训看作是人力资本投资最重要的形式,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表现为农村劳动力所具备的技能与知识存量,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大小与劳动力受教育和培训的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培训一方面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自身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加速提高了其他相关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

2.机理Ⅱ:增进劳动力技能,提升雇工企业绩效。基于企业层面的作用机制,表现为通过培训,增进劳动力的工作技能,促进雇工企业绩效的提升。其内在的作用机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劳动力技能―雇工企业绩效”的路径。雇工企业从自身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员工特点制订合理的培训计划,自行或者委托其他机构展开培训。通过培训使劳动力获取培训知识和相关技能,激发劳动力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力的实践能力与工作效率;通过培训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最终带动企业绩效的增加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企业为了获取最大的培训投入产出,会不断增加培训投入以推动培训效益的提升,形成良性的培训机制与管理机制。

3.机理Ⅲ:促进劳动力转移,发展国家社会经济。基于国家层面的作用机制,表现为通过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国家社会经济。其内在的作用机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劳动力转移―国家社会经济”的路径。Gibbs指出,在现代社会中阻碍人们取得平等社会地位的因素将被取消,而平等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利正是通过社会流动机制来完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够缩小城乡差距,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应用托达罗模型分析,转移的预期收入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决定因素,可以表示为M=f(d),f’>0。式中M代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d代表转移前后预期收入差异,f’>0表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预期收入差异的增函数。这个预期收入差异可以表示为:d=w*π-r。其中w代表转移以后实际工资率,π表示就业概率,r代表转移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平均实际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一方面可以提高就业概率π,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转移后的实际工资率w,极大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公共产品理论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质上是一种准公共产品,除了能够提高农民的个人技能和私人收益外,还能带动全社会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政府需要承担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产品的供给,在规划、投入、监督、引导等方面担负职责。

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对策

1.总结培训经验,制定新一轮规划。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颁发,随后又实施了《“十五”星火计划发展纲要》《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2003―2010年)》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十年间取得了巨大成就。旧的规划已经完成,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需要总结过去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行新的培训规划和布局,从培训“量”的扩大走向“质”的飞跃。

2.营造培训氛围,激励相关方投入。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机理Ⅰ和机理Ⅱ来看,转移培训同劳动力和企业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经过多年的积累,劳动力和企业对培训的认识都已有很大提高,在原有的条件下,一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村劳动力和雇工企业进一步了解培训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到积极开展培训的优势;二是认真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关键因素,着力解决农村劳动力培训以及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培训实效,降低培训与转移成本;三是规范企业用工制度与培训制度,保障劳动力的权益,实现劳动力的有序流动。

3.整合培训资源,推动市场化发展。积极整合农村各类教育教学资源,逐步形成一个管理规范、手段先进、功能齐备、优势互补、灵活高效的培训体系,建设一批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不断提高劳动力培训资源的配置效率,减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盲目性,由政府相关部门、培训机构、雇工企业、行业协会、工会等组织协同解决培训定位、培训管理、培训专业、培训课程、培训方法、培训教材、培训考试、培训与转移衔接、培训评估等方面的问题。转移培训工程虽然是政府的责任,但政府不能直接操作,要在法律、政策方面起到规范与引导作用,推动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市场化发展。

4.创新培训模式,增进一体化整合。一是构建七方联动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有效整合政府部门、用工企业、培训机构、劳动力、产业状况和劳务中介等方面资源,建立紧密联系与协调配合的运作机制,建设招生、培训、就业、转移的一体化服务模式,打造一批集团化培训企业。二是鼓励多方主体联合办学,制订灵活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因地制宜地推进培训学校之间、校企之间、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一体化办学程度,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培训模式。三是形成完善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在培训、转移、政策保障方面实现有机联系与良性互动,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与转移。

5.完善相关政策,加强中介方建设。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县(市)“阳光培训办”没有配置专职的项目管理人员,造成整个培训过程“管”“培”不分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培训的质量和培训专项资金的安全使用。政府部门剥离管理和培训职责,逐步建立高效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和就业服务新机制。一方面要培育一流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以市场机制独立运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人才服务业,大力开展中低端人才服务,引导与支持劳务公司的成长与发展。通过劳动力转移培训相关中介机构的建设,带动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

[参考文献]

[1]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中文版[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Gary S Becker. 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4.

[3]Gibbs, Robert M ,Swaim, Paul L, Teixeira, Ruy. Rur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New Economy:The Myth of Rural Skills Gap[M]. Ames: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8.

[4]Theodore W Schultz.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M].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4.

[5]Todaro M P .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

上一篇:试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下一篇:中西部高职院校“90后”女生思想状况调查与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