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点批注记语文笔记

时间:2022-08-26 10:01:14

圈点批注记语文笔记

记语文笔记,是一种思维再现的形式。在阅读文本时,学生、作者、老师三者间对话的过程中,思想的碰撞往往会产生灵感的火花,及时地做笔记,有一种读书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对学生的激励是潜移默化的。更重要的是,它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这一点,在学生们做语文阅读题时表现得最明显。很多学生语文考试后自我感觉良好,等到卷子发下来却发现分数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多半是阅读题错得太多了。细察其形,很多学生在理解上没有大问题,但就是语言组织不到位,所谓“词不达意”是也。做语文笔记,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其实,记语文笔记并不像有些学生说的那么麻烦,只要注意积累,从平时做起,坚持在书上圈点、批注记语文笔记,就会收获不小呢!下面就是我总结的一些圈点批注记语文笔记的做法:

圈注生字词。每学一篇课文,自己都要预先读一遍,首先圈出自己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并借助于工具书对这些词语进行批注。之后的课堂学习,要特别注意这些字词的读音、意义、用法。

给重要词语加点,做注释。对于重要词语要做到心中有数。比如一些表现力极强、概括性极强的词语,以及课堂上老师特别强调的词语等等,这些词语多是文本的关键词,加着重符号后使得词条的内容醒目,易于关注。例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其中有几处写流泪的词语:“不禁簌簌得流下眼泪”、“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的眼泪又来了”、“在晶莹的泪光中”。这四次流泪是作者感情的体现,这些加点的词语则突出了每一次流泪的心情:第一次因为伤心而情不自禁地流泪;第二次因为感动而很快地流泪;第三次因为离别时留恋、控制不住而流泪;第四次因为对父亲的思念、牵挂而流泪。给这些重要词语加点,批注内涵关键词,不仅可以明白文章的这一条情感线索,有利于对文本内容的把握,而且也会提示自己,阅读时要对这些情感细细品味。

精彩句段旁批。第一次接触课文时,就要对自己认为精彩的地方进行圈画,批注自己的感受;当师生交流时,要及时批注能引起自己共鸣的东西。此时,做笔记就要注意下笔时的速度以及对内容的提炼。因为在语文书上做笔记,所用的空间有限,而自己的感受也许会很多,而课堂语言交流的速度也远远的高于写字的速度。所以,提炼主要思想,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是记好语文课堂笔记的很重要的前提。这需要长期的坚持积累,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不断磨练、提高。

疑难问题作注脚。对于有疑问的地方,一定不要放弃批注。把自己的疑惑写出来,提醒自己发现了问题,并在课堂上提出来和老师、同学交流,及时批注下让自己满意的分析理解;课下再通过一些权威的渠道进行验证,把结果写在相应的位置处,这样就会大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圈点批注记语文笔记,在学习过程中留下收获的果实,于不经意间记录灵感的光芒, 日积月累,遇见问题自然就会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作者地址:河南安阳市曙光学校)

上一篇:寄语物理科学的新生代 下一篇:课文也是写作的好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