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视角从天空转向地面

时间:2022-08-26 09:35:00

把视角从天空转向地面

摘要:《斯大林格勒》(2013)是一部具有浓重的反战思想的战争片。影片将视角引入战争中的人,将美好的人性在战争中撕毁给人看,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震撼。

关键词:《斯大林格勒》;反战;视角;精神震撼

中图分类号:J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3-0172-02

《斯大林格勒》(2013)是俄美合作的影片,由费多尔・邦达尔丘克导演。影片以一个侦查小分队与一位德国军官为争夺一座三层小楼相互交锋的战斗故事,映射整个苏联与德国的战争,同时,小楼中的人们诠释了苏联人在战争中的一种集体的精神状态。

《斯大林格勒》(2013)叙事形式、结构、内容都有着一种“低视角”的特点,人性被放在了影片的中心。影片以一种近乎小清新的方式完成了对战争片的新的阐释,带给观众一种全新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一、用故事来讲述故事

影片的开始,是一架巨大的伊尔运输机,它正载着援助物资奔向受灾的日本灾区。然后,在救援5个埋在废墟下的姑娘的时候,讲述故事的主人公出现了。他为了安抚废墟下恐惧的女孩,讲述了自己的“五个爸爸”的故事,也就是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然后,在影片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背景“那是1942年秋天,俄国人正穿越伏尔加河,到河对岸设防固守……”很多人物的背景“那时我的妈妈住的房子在伏尔加河畔城市的一条通道上……她厌倦了炮火连天地狱般的生活……”“尼基福罗夫14岁就在警察局有了10次前科……”也都是在讲述者平淡、冷静的讲述中展现出来。这些对人物的讲述的内容很多与战争的进行没有太大关系,只是将一个个普通人的经历还原在观众面前,这些战士脱下了英雄的光环,以一个平常人的姿态出现在“讲述者”的故事中。

用故事来讲故事,整个电影的基调被束缚在了这个日本地震中的故事的基调中。讲述者为了安抚废墟下的女孩,从情理上讲整个故事就应该是平淡、柔和的,而非情绪激昂地讲述一群战斗英雄,从讲述的内容上看,讲述者的视角其实也就是“妈妈”――卡佳的视角,在她的眼里,没有苏联军队的万炮齐发、风卷残云,没有“英雄”的崇高光环,在她的视野里,只有5个军人,甚至只是5个男人,为了保护房子里的女人,用生命抵抗德国人的进攻。斯大林格勒中这5个军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让人动容,日本地震中“讲述者”鼓励废墟下的女孩的故事更让人潸然泪下,在两场人类的灾难中,毁灭和爱是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让人们更加珍惜爱与和平。

这部电影的主要演员不多,一边是五个男人和一个女孩,一边是是两个德国军官和一个苏联“法西斯娼妇”,就是这么几个人,就构成了一场战役。格罗莫夫是这队苏联士兵的头,苏联士兵都叫他大尉。他沉着冷静、坚决服从命令,当得知“上面”命令他坚守房子时,他虽然极不情愿,但是还是立即将剩下的人组织起来防守房子,一名水兵想要借故离开队伍,他毫不犹豫地下令枪杀了水兵。忠诚与残忍、冷酷与柔情这些矛盾的性格特点,在这样一个小军官身上共存,正是无数英雄光环背后的真实写照。卡恩的命运是处在战争和纳粹大潮下的德国士兵的真实写照,本片虽然只着墨于一个彼得・卡恩,但是身处异乡、抛洒献血的德国士兵的痛苦与无奈可见一斑了。玛莎和卡佳这两个女人则代表了战争中两种女人的典型生存状态。

影片着眼于处在战争中的个人的生存状态,讲述的不是宏大的战役和战役的结果,而是处在战争中的人的遭遇和苦难,使观众达到了一种与剧中人物的共鸣状态,实现了其倡导和平理念的目的。所以,“讲述”是《斯大林格勒》(2013)“低视角”表现战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特色。

二、用小故事表现大情感

与很多战争片不同的是,对国家的忠诚、对领袖的崇拜意味被最大限度地弱化,战争中的战友情谊、爱情、怜悯之情的表现在本片中占到了很大比重。“我们为国家而战,为兄弟而死”――《父辈的旗帜》这句台词与本片的情感表达有着很多共鸣之处。

格罗莫夫小队身陷重围,当格罗莫夫向上级请示时,上级只有一句冰冷的命令“守住房子三天三夜,直到主力师渡过河岸”,格罗莫夫深知这个命令会让自己和战友全军覆没,失望之余回答道:“本来就明白,4号同志……我只是不知道怎么来完成你的任务。”然而上级不但不体谅这一队身陷囫囵的士兵,反而申斥他:“你是骨干,怎么像个被动员的学生。”领导层的冷漠和残忍可见一斑,将战争中士兵的无奈和悲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士兵是战争中的牺牲品。

格罗莫夫对此次任务是极不情愿的,但是当看到纳粹军人残害妇女的时候,他却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迟疑,立刻召集士兵向敌人发起进攻。对任务的消极态度和对报仇的积极态度正好应证了“我们为国家而战,为兄弟而死”这句话,对同胞、对被压迫者的爱和怜悯在这两相对比中被突出出来。

影片最温馨的地方或许莫过于三个士兵得知卡佳的生日到来时,冒着枪林弹雨在废墟中寻找礼物,他们知道卡佳在战火中很难有机会洗澡,所以找了一个浴缸,让卡佳在生日的时候可以洗一次澡。战争血腥残酷,这些军人在战火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杀人如麻的刽子手,然而在此时,他们所透露出的那种柔情和体贴完全不像是一个军人,而更像是一个丈夫,他们关心自己的家庭,体贴地照顾自己的妻子。军人们抛洒热血为国而战,更是为了自己的挚爱而战,他们是军人,更是一群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人。

影片对爱情的描写是隐性的,不是那么浓墨重彩,只是有一种淡淡的情感隐约发散。与“卡佳和她的五个丈夫”相比,玛莎与彼得・卡恩的情感则更为难得和可贵。玛莎一开始对彼得卡恩是一种依附关系,玛莎从内心上不愿意和卡恩交往,但迫于现状又不得不依靠他。玛莎面对同胞的羞辱,内心十分痛苦,想要杀掉卡恩,却又下不了手。最后卡恩表明心迹,他是真的喜欢她,在她和其它居民被纳粹驱赶的时候,卡恩穿过人群大叫她的名字寻找她,卡恩告诉她,攻下房子就和她到一个没人的地方过上快乐的日子。玛莎和卡佳不一样,她是一个“法西斯娼妇”,是一个“叛国者”,彼得・卡恩和格罗莫夫等人也不一样,他是一个侵略者,又是一个“不称职”的军官。这两个有污点的人的结合,是战争阴影下的特殊产物,他们的结合在形式上是肮脏的、龌龊的,在精神上确是洁白的、无暇的。正是这两个身在绝境的人,他们俩的情感才表现的最为真切,最为纯粹。

影片的情感表达着眼点仍然在“低视角”上,没有口号式的呼喊,没有群情激昂的歌颂,只是用一个个小故事,讲述着发生在一群小人物身上的小情感。

上一篇:印度电影叙事艺术浅析 下一篇:浅谈高校合唱团的组建、训练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