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K(三级)听力试题的编写注意事项及训练

时间:2022-08-26 08:29:21

MHK(三级)听力试题的编写注意事项及训练

摘 要 本文以MHK编写的实例以及教学经验,从几个方面简要总结了一些听力试题编写的注意事项和训练方法。

关键词 MHK 听力试题 编写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4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2.029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以下简称“民族汉考”,也即MHK)是专门测试母语非汉语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民族汉考”考试等级从低到高分为一、二、三、四共四个级别。考试项目包括听力理解、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口语表达四个部分。

MHK三级考试适用于接受过1200~1600学时现代汉语正规教育的学习者。通过多套试卷式的强化训练,达标者可以掌握全部甲级、乙级、丙级汉语词和部分丁级词,能用汉语就一般性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进行正常交际,可以适应汉语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学习,在视听、阅读接受信息上无障碍。“民族汉考”是一个可靠、有效,因而也是权威的汉语水平评价工具。考查考生实际运用汉语交际能力是“民族汉考”的目的,这一目的,符合少数民族掌握汉语工具进行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的需要;同时,也符合第二语言教学与学习的规律。

MHK试卷的编写,多是一些从事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科研表现出来的成果。有的成为高校预科教育的配套教材,有的则形成套卷进入市场,作为考前强化或冲刺,服务于大众,产生社会效应,进而推行全面素质教育,并带来更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以编写实例从多方面较为具体地表述和说明MHK听力试题编写的注意事项及训练方法。

1熟语类的试题不可过多

在MHK《三级大纲》中,熟语、歇后语类的题目很少,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看僧面看佛面”、“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吃错药”等几乎不存在,而近几年的MHK真题中,这类题目也是极少的,因而编写听力试题的第一部分内容时,即听力第1~15试题中,一般有1~3道题即可,否则,试卷的仿真性就体现不出来了。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熟语类的试题却是民族学生听力理解的难点,如若不能理解,不会运用,则可能产生听力障碍,有碍答题。故训练时,应强化,并作为重点进行讲解。训练内容应以常用熟语为主。

例如:

男:我觉得这件事一定是他干的。

女: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吗?

问:女的是什么意思?

这类试题在编写试卷时应换语料,换题理由:“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这个歇后语太偏,不适宜做考点。

2听力一般不出现计算题

例如:

女:我听说中国近几年在出口机电产品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

男:是的。在1990年我们的出口额约是16亿美元,到了1995年底已增加到110亿美元,2000年底又翻了一番。

问:2000年底,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额是多少?

A.16亿美元 B.32亿

C.110亿美元 D.220亿美元

此类语料虽与对语言的理解有关联,但还需要一个计算的过程,故也需要换题。

3注意避免反向命题(即“不正确的一项”“没有提到”等问法)

例如下面一段对话:

男:您想要买个什么样儿的手机呀?

女:能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就行,不用太贵。

男:您说话真逗,什么手机能没这两个基本功能啊。

女:手机和手机可不一样。我想要待机时间长一点的,不然每天都得充电。还想要信号稳定一点的,你看我这个就很不好用,是一个朋友给我的,经常说着说着就听不见了。

男:您那是个什么朋友啊?送你这么差劲的手机!

女:你别这么说,这个手机功能挺全的,能上网,还能拍照,带收音机、导航什么的,就是信号差一点,人家准备扔掉的,我觉得太可惜了,就凑合着用了。

男:哦,您看看这一款,是特价的。我们店每天都有一款特价手机,质量都有保证,只是样子是老款的,而且颜色也不多。那边都是今年新出的款式,比较时尚。

女:就这个吧,保修期多长时间?

男:电池半年,手机一年,两个星期内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换。

问:关于女的原来的电话下列哪项不正确?

A朋友送的 B质量不好

C信号不稳定 D功能较少

此类题型,在真命题纸卷中也几乎不涉及,故训练时,不可太多,否则会费时费力,偏离答题主方向。

4民族禁忌

例如下面一段对话:

男:在这里你最喜欢吃的是什么?

女:豆浆、臭豆腐、麻婆豆腐,反正豆类的都是我的最爱。

问:女的最喜欢吃的是什么?

A豆浆 B臭豆腐

C麻婆豆腐 D豆类制品

“麻婆豆腐”会加肉沫,训练讲解时,会触及某些民族的禁忌,故不宜给少数民族学生做此题。

5对话材料的特征要明显

例如下面一段对话:

主持人:现在经常有很多人说文艺作品充斥着“铜臭气”,您认为文艺作品应该怎样均衡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呢?

姜昆:讲,一个好的文艺作品肯定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应该是好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目前在经济大潮冲过来的时候,文艺有的时候不容易把住方向,因为它被经济左右了。比如用哪个演员投资者说了算,搞什么样的情节不是搞艺术的说了算,是投资者、商家说了算,这样就容易让我们的作品、我们的艺术走向歪路。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我觉得我们目前已经都重视到这个问题,这就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如果我们还在糊里糊涂地在方向上不明确的话恐怕就不行了。比如中国现在曲艺家协会组织年轻人,80后、90后走上舞台,用他们的作品面对今天的新生活,他们自己都感觉到有点吃力了,因为他毕竟不是小剧场的演出了,他已经从小众服务要走到更多的大众来服务了。过去他们在小剧场长期的演出,有一个量变的过程,到今天我们要求他质变,我们要告诉他哪个不能演,告诉他哪些东西说出来可能对社会的影响不好,需要一些正能量的东西在他们的骨子里,他们认识以后,肯定就能够在他们作品当中体现出来。所以演员本身是一个疏导者,但是他更是一个被疏导者,他应该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自己应该写什么,自己应该演什么,担子上的分量有多重他们应该知道。(摘自中国网)

问:对话中的“文艺作品充斥着‘铜臭气’”指的是什么意思?

此类题,对话内容较长,编写时似乎可出题点较多,但也需要换题。理由是:只有一个话轮,对话的特征很不鲜明。

6考题中不宜出现涉及血腥、死亡及校园暴力的话题

例如下面两段话:

(一)2009年5月7日晚,25岁的谭卓在过斑马线时,被一辆狂飙的跑车撞飞,经抢救无效死亡。肇事者胡斌还是学生,家底殷实。肇事者的同伴在出事后闻讯赶来,勾肩搭背、嬉笑如常,“富二代”对生命的逝去所表现出的那种漠然,再次灼伤了公众的眼球,引来公众对富二代飙车族的愤慨。

(二)女:那几个人是谁?为什么找你的麻烦?

男:是刘刚的狗腿子。至于为什么打我,恐怕还是因为那天在教室中帮了方玲玲。

问:男的是什么意思?

此类试题内容或对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力,故语料须换掉。

7试题内容不可太陈旧,要符合时代的发展

例如:

男:等上海的高铁运行了,从咱们这儿到北京的时间就大大缩短了。

女:是啊,希望这一天快点到来。

问:女的是什么心情?

换题理由:此路段高铁现已运行开通,材料太旧,已过时了,缺乏实用性。

8试题内容语言要得体

例如:

男:表演了这么长时间了,没人给点鼓掌吗?

女:对于蹩脚的戏子,鼓掌也是一种侮辱!

问:女的对于表演的人是什么评价?

换题理由:语言过于刻薄,对行业有明显的歧视,导向不良。

总之,MHK听力试题的编写应遵循第二语言汉语编写的“六性”(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知识性及趣味性)原则,关注日常生活内容,注重口头表达形式,训练不宜太难,太复杂。但要因材施教,抓住不同学生的难点,深入学习,反复训练,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课题号:12XJJC740002;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五教育规划项目,课题号:145052

上一篇:历届“中国新闻奖”体育新闻获奖作品文本研究 下一篇:深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