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实训中心建设的构想

时间:2022-08-26 08:15:23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实训中心建设的构想

摘 要:物流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需求大量的物流人才。从实际出发,以笔者所在学校物流管理专业为基础,提出通过建设物流实训中心来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的思路,从而培养实践技能高的物流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物流实训中心;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实训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3-0199-02

1 建设物流实训中心的必要性分析

1.1 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国家“十一五”规划别提到物流人才是全国十二种紧缺人才之一。我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比较落后,物流知识远未得到普及。社会上缺乏规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企业的短期培训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方式。同时物流企业对人才也未予以足够重视,导致从事物流的人员相应地缺乏业务知识、业务技能,更不擅于管理。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一项调查,目前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达600余万人。业内专家表示,未来7至10年,中国都将处于物流人才需求的高峰期,人才缺口会持续扩大。按照目前中国的物流教育规模(各类大专院校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仅5000人左右)预测,未来5年我国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需求达15万人左右。发展现代物流业要依靠大量优秀的人才来支持。

1.2 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陕西是我国教育科技大省、航空工业大省,能源石化大省、农业大省。以航空工业为例,陕西拥有全国近四分之一的航空产业资源,依托航空、航天两大产业基地以及5个航空工业园发展配套产业,带动输变电设备、汽车及零部件、数控机床、电子和通信设备等其它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然而,与工业大省配套的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增长的需求。物流作为渗透性极强的生产业,为陕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变大省为强省,提供必要保障。

1.3 学院专业群发展的需要

物流管理专业是学院新开专业,加强该专业的建设,对学院形成建设管理类优势专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将成为推动学院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长期以来,学院坚持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为地方培养了大量的高级应用性、技能性、管理型等方面人才。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学院人才培养仍需突出办学特色,加大经费投入,坚持强有力的政策导向。因此,合理进行学院专业布局,加大专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重点专业,不仅可以引领学院健康发展,也可以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4 物流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依据地方经济发展和学院发展的需要,物流行业技术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在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方面,我们本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紧贴一线特色技能进行课程整合,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并调整课程体系;按照职业资格标准,把职业资格培训课程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研究建立物流管理专业技能认证体系,学生培养实行“双证书”制度。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相对稳定,职业技能方向相对灵活。

以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在相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下完成,然而目前本专业实验实训条件不足、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实践结合不够紧密、教学方法与手段还不尽完善等问题。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就成为专业自身发展的当务之急。

2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实训中心设计

2.1 物流实训中心建设的目标

(1)完成相关课程实训,提高学生物流岗位实践能力。

实训室的建成要能够完成以下物流作业:物流整个业务流程的模拟实习;物流设施与设备的认识、操作实训;运输管理模拟实训;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模拟实训;仓储管理、配送管理模拟实训;供应链一体化模拟实训;条码制作、条码识别实训;物流企业运作管理模拟实习;物流管理案例与模拟实训。使得学生理解物流作业过程,能够通过对物流各项作业的模拟,提高学生掌握物流基本流程、环节与操作能力,并且能够直观了解物流企业的实际流程和单据流转。

(2)作为物流专业教师的暑期进修、培训基地。

新实训基地的建立将成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探讨开发新教学模式的基地。

(3)全年面向社会,开展物流技术培训。

为社会上的从事物流行业的相关人员提供就业前培训、再就业培训、在职培训等工作。

(4)为兄弟院校在校生提供相关实训技术服务。

为省内其他兄弟院校在校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实训技术支持服务,对相关物流实际操作环节提供实训指导。

(5)物流师职业技能鉴定实操鉴定标准场地,并成为物流专业技能大赛的竞赛平台。

建成稳定的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基地,使学生获得相关技能等级证书;作为物流专业技能大赛的平台,为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提供竞赛环境,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2.2 物流实训中心建设的规划

(1)物流实训中心布局规划。

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150平方米的“现代物流实训基地”,在原有专业软件实训室(含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第三方物流系统、采购与供应链系统)的基础上,对设备进行重组和采购,重点建设经济管理软件实训室和现代物流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基地按照真实和仿真环境建设规划,经过建设,力求使之成为示范性物流管理实训基地,既能满足专业及专业群学生生产性实习要求,可同时容纳100人两个班级的实习实训,同时可为社会提供经济、技术服务,达到资源共享,成为我院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开放式实习教学基地。

(2)物流实训中心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相关课程衔接的构想。

通过创造条件,努力建设物流实训中心,规划的物流实训中心将为其它专业提供服务。在建设物流实训中心的基础上,计划为学生提供一个校内的实习基地,在校内办了一个小型超市,并将小型超市的运作交给学生,实习学生从采购、商品上架、销售、补货、收银、盘点等整个过程分为几个小组轮流操作,通过这样一个轮回的实践操作后,学生对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就了如指掌。要求学生在最真实的店铺运作环境里,学会如何做生意,如何进行店铺管理与运作。将现有的会计专业、物流专业,以及即将申报连锁经营方向的专业紧密衔接起来,逐步打造经管系专业群,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学环境。

(3)物流实训中心与教学课程建设以及教材建设衔接的构想。

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要求选取一流的教学内容,采取一流的教学方法,建设一流的实训条件,打造一流的专业课程,培养一流的专业人才。我们已经通过申报精品课程来提高课程体系的整体水平。当然,实训室建设作为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应该为课程改革与优化提供条件。

(4)物流实训中心与师资队伍建设衔接的构想。

为物流实训中心匹配专业实训教学人员,主要负责专业实训教学任务,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制定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建立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用人机制,通过引进、培养、聘请的方式,建设一支教育观念新、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结构合理、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经过建设,使所属教学团队能胜任物流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性教学,同时掌握物流管理最前沿知识与技能,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承接省市院各级科研课题。

3 物流实训中心建设成果

3.1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物流实训中心是在原物流软件实训室基础之上,投资购买相关硬件设备,不需要重复购入物流教学仿真软件,建设成本有所节约。物流实训中心建成后,能够改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训条件,使实训环境满足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保证学生有充足实训时间进行手工操作训练,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3.2 促进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物流实训中心的建设能够支持配合课程体系的建设,实训中心的设施布置是按照岗位需求安排的,实训中心创造与企业运作一致的作业环境,引入企业物流管理制度和物流作业环节,能够保证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圆满完成,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另外,根据前文的分析得知物流实训中心能够对教材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3.3 能够完善专业建设

物流专业建设体系的核心体系有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中心建设。建立健全物流实训中心,打造与课程、教材、师资相协调的实训中心,能够完善专业建设。同时,这里考虑与物流相关专业的协调发展,为连锁经营管理相关专业奠定实训基础,逐步完善经管系的专业群建设。

3.4 为社会提供物流技术支持与服务

在实训室建设方面,使物流管理专业实训环境保持行业先进性,按照物流企业的需要,改革实践教学内涵,丰富职业培训项目,使实训环境既具有教学和培训能力,还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上一篇:从货币供给视角浅析中国民间借贷 下一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措施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