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缺失与对策

时间:2022-08-26 08:10:17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缺失与对策

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指教育者用廉政文化的思想理论,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大学生不断提高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大学生有知识、有热情,思想活跃,善于思考,乐于接受新事物,是最有活力的人群之一。同时,由于涉世未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加之是非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弱,因此,搞好大学生廉洁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廉洁教育缺失的表现

1 考试作弊。据新浪网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在考试时偶尔作弊的占40.34%,经常作弊的占21.66%,从来不作弊的只占26.51%。在2007年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江苏某大学考点查出40多名“”,北京、重庆、长春等地高校出现以“考试”和“中介”为“职业”的大学生,不少“考试”甚至把阵地转移到了校园内。

2 恶意拖欠学费。调查表明,大学生拖欠学费有90.3%属于恶意欠费,真正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拖欠的只是少数。2007年10月,河北工业大学3万多名学生中有5000多人欠交学费,共计5000多万元,占学校预算的近六分之一,甚至有学生大学四年都没交过学费。学校采取不交费不允许考试等措施后,仍有440余名学生欠费。

3 骗取、拖欠国家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是国家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无担保信用贷款,一些非贫困生用出具虚假的街道或乡(镇)级低保、贫困证明材料等方式骗取贷款,使部分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反而由于名额有限而得不到资助。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有还贷能力而用各种借口搪塞、敷衍还贷,甚至以隐瞒工作单位、拒绝透露联系方式等办法来逃避还贷。2003年9月,国家助学贷款进入首批还款高峰期,全国平均违约率超过20%,少数高校的违约率甚至高达50%以上。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贷款项目1%的比例。

4 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一是简历中伪造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学位证书、获奖证书等。二是虚构个人履历。据对华东师范大学学生的调查,一些学生在个人推荐表上虚构在校期间任职,编造社会实践经历,夸大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绩。三是恶意毁约,部分毕业生同时与多家用人单位签约,遇到更好的就违约。据统计,重庆大学每年毕业学生单方违约的比率达2%,一些学生不仅违约,而且设法逃避违约责任。

5 学生干部队伍“提前腐败”。2004年11月,西北某高校一名学生在校内公开揭露部分学生干部在竞选过程中通过贿赂等形式拉选票从而当选,并享受种种特权,。经校方调查发现,学生会经济往来账目比较混乱,部分企业赞助费和学校发的活动费落入学生干部的个人腰包。有的学生干部为取得特权,热衷于与教师“缩短距离”,使用社会上拉关系、走后门的形式和做法与管理教师“套近乎”,甚至组织低年级的学生干部“凑份子”,以在教师结婚、乔迁时有所“表示”。

6 生活奢侈浪费。“一月五百贫困户,千儿八百刚够用,两三千元是扮酷,四千五千真大户。”这是流行于某大学校园的顺口溜。目前,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消费、媚俗性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在大学生中蔓延。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及相关监测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人均年消费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部分大学生休闲、通讯、情感消费问题较为突出,其中有71.28%的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饮食浪费现象,90%以上的大学生过生日都要请客,费用从50元到300元不等,有的甚至达到上千元,96%的拿奖学金的学生都要请大家吃饭。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缺失的原因

1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激发了人们在社会活动尤其是职业活动中的智慧和才能,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致使一些人唯利是图、损人利己、忘恩负义。当代大学生置身于这种社会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首先,社会上的拜金主义鼓吹以金钱来衡量一切。在大学生以消费者的身份参与经济活动过程中,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个人物质利益和金钱的认识。其次,社会上的极端利己主义和个人本位思想使大学生的想法更趋急功近利,追求实惠。社会价值观中的利己主义因素外化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处世哲学,使大学生在同学交往中的情感因素退居其次,甚至在学生中间出现了庸俗的“互利互惠”关系。第三,社会大环境消极因素增多,学校德育的可控性明显减弱。大学生虽是富有激情、正义感很强的热血青年,但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屡禁不止,难免使他们丧失价值操守,不自觉地消极认同。

2 家庭和学校忽视诚信教育的结果。首先,许多父母补偿心理过重,总是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没有按照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要求去塑造和培养子女,而是把子女当作实现自己意愿的“私有财产”。在教育理念上,不少家长面对现实不良现象表现出趋从倾向,在品质和行为上不能为子女作榜样,言行不一,无形之中弱化了对子女诚信意识的培养。其次,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主要以学生的升学率、就业率作为衡量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标准,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很多中小学为了追求高升学率,把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心放在追求高分数上;考入大学后,一些高校又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以学生的就业率以及教师的科研成果和数量作为衡量尺度,忽视了对学生的生活细节和身边小事的教育,致使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不能很好地协调起来,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能力,使大学生将观察了解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从而误导他们放弃诚信观念,对投机取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甚至作出与公民道德规范相背离的行为。

3 社会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健全和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例,我国银行在审批贷款申请时几乎完全无法了解借贷人家庭的收入情况和信用状况,而在学生毕业工作之后,又没有有效措施保障贷款人能够按时还款。而在美国,社会中每个人所有的信用表现都记录在个人终生唯一的社会安全号码之下,银行很容易对贷款者个人和家庭的收入、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后的工薪收入也必须通过转账计入个人信用卡账户,因此人们把信用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4 高校成为案件多发新领域。近年来,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高校腐败大要案、窝案、商业贿赂案、学术造假案也不断见诸报端。据对全

国高校职务犯罪案件的调查统计,2003年至2007年全国高校发生案件占全国教育系统案件总数的23%;涉案人数占全国教育系统涉案人数的24%。同时,教师的学术腐败行为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据报载,国内几乎所有著名高校都已经传出有学者“涉嫌”学术造假或腐败,被点名或被质疑卷进学术造假或学术腐败的学者教授不下百人。

三、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的对策建议

1 建立健全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长效机制。大学生廉洁教育长效机制是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否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一是应将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纳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形成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纪委协调指导,依靠各教学、学生工作部门、共青团组织的积极参与和具体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要在制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中将廉洁教育内容列入其中。大学生的廉清教育注重的是廉洁意识的培养,要以正面的引导教育为主,培养大学生的廉洁、守法、减信、文明和公德意识。因此,仅仅靠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组织阶段性的廉政教育对于大学生廉浩意识的培养难以起到好的效果,要通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个载体,将大学生的廉洁教育融入到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大氛围里,才能使大学生廉洁教育得到深入和持久。二是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公寓社区、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学生组织在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好廉洁教育工作。

2 营造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良好环境。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大学生廉洁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还要重视大学生廉洁教育中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衔接,发挥社会反腐倡廉教育大宣教格局的影响作用,让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一个有机协调的教育整体。在学校进行廉洁教育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全社会的廉政文化建设,在全社会营造遵守法纪,维护法制的权威和社会的公正,树立反对特权,反对腐败,崇尚廉洁的社会大环境。让大学生在广泛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增强反腐倡廉的责任感。同时,也要通过“请进来”或“走出去”的形式邀请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有关社会团体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对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进行帮助指导,共同推进大学生的廉洁教育工作。

3 拓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途径。首先,高校应充分发挥“两课”作用,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创新教育载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努力做到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专题讲座、学生座谈相结合。其次,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感染学生。要增加廉洁教育的文化含量,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不断在观念、手段、方式上创新,引导大学生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文化修养,升华自身人格,摒弃颓废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的腐蚀与影响,防止传统文化的糟粕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来。第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要组织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青年学生更多地接触利:会、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在专业实践、志愿服务、勤助学等活动中开阔视野,培育品格。第四,通过良好的师德带动学生的廉清意识。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影响深远,良好的师德是对课堂理论教育的延伸和强化。学校要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道德水平,在全校形成言行一致、清正廉明的良好校风,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在无形中受到熏陶。

上一篇:市场信用缺失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下一篇:以统筹兼顾原则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