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麦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探析

时间:2022-08-26 07:16:55

沛县麦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探析

[摘 要] 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含水率,改良土壤结构,使土质疏松,提高土壤吸纳雨水的能力,减少径流损失,最大限度地保存和利用了自然降水,使农业区生态环境趋于好转。

[关键词] 秸秆 机械化 技术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184-02

一、基本概况

沛县位于江苏省最北部,地处黄淮海平原中部,属黄淮河流域泗水水系,境内河网密布,河道纵横,因受地形影响,河流多自西南流向东北入微山湖。县域面积1576平方公里。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常年以麦稻轮作为主,是苏北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

2013年,沛县麦稻秸秆的综合利用率约50%,其余被农民焚烧,既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严重污染生态环境,还带来了交通安全隐患。

二、秸秆还田的好处

1.秸秆还田改土培肥原理。秸秆中含有的氮、磷、钾、镁、钙、硫等元素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左右,是丰富的肥料资源。秸秆还田对于改良土壤、增加养分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是改土效应。秸秆在耕翻入土之后,在分解过程中进行矿质化,释放养分,提高了土壤本身调节水、肥、温、气的能力。

二是养分效应。秸秆还田后,土壤中氮磷钾素养分都有增加,其中尤以钾素的增加最为明显。

三是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秸秆覆盖地面,干旱期减少了土壤水的地面蒸发量,保持了耕层蓄水量。覆盖秸秆隔离了阳光对土壤的直射,很好地抑制杂草生长,对土体与地表温热的交换起了调剂作用。

2.社会效益。秸秆机械化还田把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其它产业,繁荣了农村经济,也为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条件。既改善了生活环境,提高了人民生活的质量。

3.经济效益。实施秸秆还田技术不仅可增加粮食产量6%-16%,而且由于逐步增加了土壤肥力,实现大面积以地养地,促进粮食产量的持续增加。

三、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方案

在总结近年来沛县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的基础上,根据有关作业标准,结合机具配置情况、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种植特点及后茬作物等因素,适宜沛县地区的麦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方案如下:

1.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方案

1.1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主要特点

一是秸秆生成量大,动力消耗增加。

二是作业茬口紧,工作任务重。机手在短时间内大面积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质量难以保证。

三是作业标准高,实施难度加大。秸秆与土壤的不均匀混合会导致田间秸秆架空现象,影响秧苗根系发展。

1.2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要求

一是稻麦种植区水耕水整秸秆还田作业

(1)技术路线:联合收割机适当留茬收获小麦、麦秸秆切碎匀抛施基肥(增施氮肥)放水泡田水田秸秆还田机耕整地水稻机插秧。

(2)作业要求:联合收割机收割留茬≤15cm,秸秆切碎≤10cm,均匀抛撒于田里,秸秆还田机作业深度≥20cm。

(3)机具配备:联合收割机加装相应的秸秆切碎抛撒装置;一般采用65马力以上拖拉机,匹配相应幅宽的秸秆还田机械;秸秆还田采用水田埋茬耕整机。

二是稻麦种植区麦秸秆全量还田旱旋耕作业

(1)技术路线:联合收获机收获小麦使用大、中型秸秆粉碎机粉碎小麦秸秆旋耕机整地放水泡田平整水田沉实机插秧大田管理。

(2)作业要求:联合收割机不带切碎装置收获小麦时,在不影响籽粒收获的前提下,留茬越高越好,便于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还田,秸秆切碎长度≤8cm,合格率≥95%,均匀抛撒于田里,秸秆还田机作业深度≥20cm,放水泡田后,趟平起浆即可。

(3)机具配置:联合收割机不加装切碎抛撒装置;一般采用75马力以上拖拉机,匹配相应幅宽的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械;秸秆旋耕还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旋耕刀长度≥25.5cm。

三是稻麦种植区麦秸秆半量还田旱旋耕作业

(1)技术路线:联合收获机收获小麦用秸秆捡拾打捆机打捆回收秸秆旋耕机整地(根据秸秆量增施碳铵10-20公斤)放水泡田平整水田沉实机插秧大田管理(注意前期的排水搁田透气)。

(2)作业要求:联合收割机收割留茬≤15cm,田间秸秆捡拾率≥95%,旋耕作业深度≥15cm,放水泡田后,趟平起浆即可。

(3)机具配备:联合收割机不加装切碎抛撒装置;大中型拖拉机配置相应的秸秆捡拾打捆机进行捡拾作业;采用75马力以上拖拉机,匹配相应幅宽的旋耕机械,进行旋耕灭茬作业,旋耕刀长度≥19.5cm。

四是玉米种植区麦秸秆全量还田作业

(1)技术路线:联合收获机收获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秸秆和高留茬玉米免耕机械化播种(行距60-65cm);

(2)作业要求:联合收割机不带切碎装置收获小麦时,在不影响籽粒收获的前提下,留茬越高越好,要进行粉碎秸秆和高留茬作业,以防整秸秆堵塞和缠绕玉米板茬播种机,秸秆切碎长度≤8cm,合格率≥95%,漏切率≤1.5%。

(3)机具配置:联合收割机不带切碎装置时,必须用大中型拖拉机配置相应幅宽的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秸秆和高留茬,玉米板茬播种机选用高框架、带圆盘开沟器的机具。

1.3其它技术要点

一是在常规施用基肥的基础上增施氮肥。

二是水稻移栽返青后,立即采用露田脱水,以便土壤气体交换和释放有害气体,促进根系生长和分蘖;此后应进行浅水勤灌的湿润灌溉法,使后水不见前水,保持干干湿湿。

三是上水泡田要严格控制水层,泡田时间1-2天,以还田作业时水层田面高处见墩,低处有水,作业不起浪为准,水深1-3cm。

四是耙平后在不影响水稻种植季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泥土沉实,以防止机插时飘秧、倒秧和栽插过深,影响分蘖和产量。

五是机手合理规划作业路线,确保不漏耕、不重耕。

六是机手严格按照技术规范作业,确保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质量。

2.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方案

2.1稻秸秆机械化还田的特点

一是秸秆生成量大,机具配置要求高。近年来水稻产量增高,秸秆量大幅增加。

二是秸秆腐熟时间长,农艺技术要求高。

三是土壤湿度大,还田作业难度高。水稻收获后常遇秋雨,导致土壤湿度大幅增加,不利于农机作业。

2.2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要求

一是低留茬秸秆还田作业

(1)技术路线:联合收割机加切碎装置收获水稻撒施基肥(增加氮肥)土壤深松、旋耕小麦精少量机械化播种机械化开沟。

(2)作业要求:联合收割机配备秸秆切碎、匀抛装置收获时,留茬高度≤15cm,秸秆切碎≤8cm,合格率≥95%,抛洒不均匀率≤15%,漏切率≤1.5%。耕作深度≥20cm。

(3)机具配备:联合收割机加装相应的秸秆切碎抛撒装置;一般采用75马力以上拖拉机;可采用旋耕播种施肥镇压复式作业机,旋耕刀长度≥25.5cm。

二是高留茬秸秆还田作业

(1)技术路线:联合收割机收获水稻机械化粉碎秸秆和高留茬撒施基肥(增加氮肥)土壤深松、旋耕小麦精少量机械化播种镇压机械化开沟。

(2)作业要求:联合收割机不带切碎装置收获时,在不影响籽粒收获的前提下,留茬越高越好,便于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还田,秸秆切碎长度≤8cm,合格率≥95%,均匀抛撒于田里,秸秆还田机作业深度≥20cm,小麦播种后必须镇压,做到压紧压实,以利于小麦出苗。

(3)机具配备:联合收割机不加切碎抛撒装置,一般采用75马力以上拖拉机配置相应幅宽的秸秆粉碎还田机,旋耕播种施肥镇压复式作业机。

2.3其他技术要点

一是适时收割水稻,作业时土壤含水率15%-25%之间。

二是机具在作业时,应根据田块的具体形状确定作业路线,应尽量避免重耕、漏耕、重播、漏播及小角度转弯次数。

三是大田地表经平整后,田块高低落差不超过3cm。

四是根据田块土壤情况,在播种镇压后,土壤含水率较低的田块应进行窨水,以利于种子出苗。

四、结论

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推广应用,既解决了大量剩余秸秆的出路,避免了秸秆因废弃霉烂和焚烧造成的大气、河流等环境污染,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了地力,减少化肥施用量,避免过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农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发展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沛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直观储物 扮靓好用两不误 下一篇:论气候变化对马铃薯叶面指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