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少活络效灵汤与西药用于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时间:2022-08-26 07:04:52

还少活络效灵汤与西药用于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还少活络效灵汤与西药用于血管性痴呆(VD)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平均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应用西药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还少活络效灵汤,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精神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等均显著优于A组,且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5.00%,显著高于A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颇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还少活络效灵汤;西药;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

血管性痴呆属于一种痴呆综合征,是由于患者的脑血管疾病引发脑功能出现障碍后,产生的一种持续性与获得性智障综合征[1]。有研究资料统计,每年大约有10~20%的正常人患此疾病,其临床发病率仅排列于阿尔兹海默病之后,也是一种常见的痴呆疾病。为了探究VD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文章抽选了80例患者作为对象,并展开详细分析,现将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平均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应用西药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还少活络效灵汤。其中A组有30例为男性,有10例为女性;患者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8.7±8.5)岁,且平均病程为(1.5±0.6)年。B组有28例为男性,有12例为女性;患者年龄55~77岁,平均年龄(68.0±7.8)岁,且平均病程为(1.5±0.5)年。80例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均与2006年我国认知功能障碍专家提出的VD诊断标准相符合,患者痴呆的程度分级参照WHO疾病分类标准,其中有30例为痴呆轻度,50例为中度。将两组VD患者的病程、年龄、痴呆程度、性别等情况实施对比,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强。

1.2治疗方法

1.2.1 A组40例VD患者采取常规的西药治疗,口服3次/d尼莫地平,剂量为20 mg/次,同时口服3次吡拉西坦,剂量为80 mg;另外,在治疗期间对患者的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进行对照治疗。

1.2.2 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少活络效灵汤,该汤要的主要药物包括:牛膝、山萸肉、杜仲、楮实、石菖蒲、巴戟天各10 g;山药与丹参各15 g;茯苓、当归、肉苁蓉、熟地黄枸杞子各12 g;五味子、没药、远志以及乳香各6 g、茴香3 g。水煎取1剂/d,早晚各服1次。A组与B组的VD患者均治三个疗程,其中一个疗程为4 w[2]。

1.3疗效评估标准 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状态评分(MMSE)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ADL),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雌二醇(E2)与睾酮(T)。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定向、意识以及表达、反应能力等恢复,且生活基本或者完全自理,能参加大部分或者所有社会活动可视为治疗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但是语言表达不畅、反应较为迟钝,且智力存在一定的障碍;可视为治疗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精神状况、临床表现无变化视为治疗无效[3]。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均导入SPSS19.0版统计软件中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x±s)代表,率(%)代表计数资料,P

2结果

2.1比较两组VD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A组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5.00%;B组治疗后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00%,B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2对比两组VD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ADL评分 两组VD患者治疗前的MMSE、AD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B组的MMSE、ADL评分均优于A组,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

2.3对比两组VD患者治疗前后的E2与T水平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E2与T水平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B组的E2与T水平值均均高于A组,两组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血管性痴呆患者主要病理变化为:患者脑部动的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后导致期病灶部位出现严重的脑缺血,进而引发脑组织局灶性的萎缩,使其认知功能发生障碍,因此 ,加强脑灌注量可以显著改善该疾病患者认知功能[4]。本次研究中,A组仅仅采取西药治疗,所用的尼莫地平片属于亲水性钙通道阻滞剂之一,可以显著通过疾病患者的血脑屏障而减少其细胞膜Ca+通道开放的数目,限制Ca+进入脑细胞,达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进一步提升缺血耐受性。同时,该药物通过受体直接作用在脑血管中,减少Ca+流向,调节血管张力等,达到抗缺血、抗血管收缩等效果[5]。吡拉西坦促智活性较强,可对患者大脑起到保护的效果,与尼莫地平片联用后,效果更佳[6]。

中医学认为VD患者病因为痰阻与血瘀致髓海不充,加之老年人五脏俱虚、 代谢缓慢、生机不足,可使瘀浊内生、神明不清、蒙闭清窍[7]。又或者血脉不畅、血瘀气滞、气血不足。患者脑海不充、心神失养后记忆功能发生障碍,其生活质量也不断下降。本病的主要位于脑部,以本虚标实为主,而肾虚髓空则为本,而瘀痰阻络则为标,因此治疗要以补肾益智与活血化痰、通络为主。本次研究应用的还少活络效灵汤,方中的茯苓、山药、楮实、山萸肉、杜仲、巴戟天、肉苁蓉、 五味子、枸杞子、茴香、以及熟地黄等药具有益肾健脑和补虚固本之功效,而丹参、牛膝以及乳香、当归、没药则起到活血通络的效果;石菖蒲与远志化痰开窍,将上述诸药共同联用则能使治疗达到标本兼顾的效果[8]。

综上所述,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还少活络效灵汤联合西药治疗,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王春桂,王成民.抗栓胶囊联合吡拉西坦片治疗血管性痴呆66例[J]. 中国药业,2015,24(20):108-109.

[2]项淑英,赵从普,李冬莲.还少活络效灵汤联合西药治疗血管性痴呆8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03):297-298.

[3]张小喜,张宏娟,等.阿司匹林与西洛他唑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合并脑白质病变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8):129.

[4]程相杰.尼莫地平与吡拉西坦联合治疗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0(15):144-145.

[5]乔宇.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丁苯酞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0(11):66-68.

[6]袁培铎.奥拉西坦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8(02):55-57.

[7]焦慧娟.18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治疗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3(09):86-87.

[8]胡运新,曾昭龙,王展航.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1(S1):134.

上一篇:经DSA检查的患者椎动脉发育不良与眩晕关系的探... 下一篇:IT“老司机”首秀MWC上海新华三:为运营商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