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宫的建筑艺术与园林特色

时间:2022-08-26 05:21:31

永乐宫的建筑艺术与园林特色

摘要:永乐宫是道教文化的产物,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建筑艺术与园林特色在继承了古代精华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道教;永乐宫;建筑形制;艺术特色;建筑装饰;园林特点

中图分类号:TU98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6)07-0083-03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源于民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初期,道教的传教场所只是洞、堂、舍、石屋等民间建筑,经魏、晋、南北朝的改造,接受儒家思想和佛教教义,转变为皇家道教之后,才有了建造宫观之待遇;唐、宋、金、元得到充分发展,宫观的建设也达到极限。永乐宫便是在道教得势的元朝所建造的一所气势恢弘的道观,较之宫殿式的建筑虽然缺少了几分皇家灵气,但却添加了不少生活气氛。

一、永乐宫总体建筑概述

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是为了纪念八仙之一的吕纯阳而建造的。吕纯阳,名岩,字洞宾,相传吕洞宾弃儒归隐,修道成仙,自号“纯阳之子”或“回道人”。他是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的道门导师,被全真教派奉为五祖之一,出生在山西省永济县永乐镇。

吕洞宾死后,人们把他的故居改建为吕公祠,金末又改建为道观。元太宗三年(公元1244)道观被野火烧毁。此时,正是道教文化传播得势之时,外加师祖吕洞宾倍受尊崇,所以元太宗四年(公元1245年),敕令“升观为宫,进真人号曰天尊”,并派全真教邱处机的门人潘德衡主持在其旧址上重建。从元宗二年(公元1247年)动工,到元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完成三清殿、纯阳殿的壁画为止,用时长达110年之久。永乐宫与天长观、终南山重阳宫构成了全真教的三大“祖庭”,同享盛名。据永乐宫中碑刻和殿壁题记所示,历代都对其有所修葺,明代的洪武、嘉靖、崇祯,清代的康熙、乾隆、嘉庆和光绪等皇有所不同的建筑活动。

永乐宫从所处地形地势看,建立在一条长500米的纵轴上,依序布列:宫门、龙虎殿(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五座建筑。从龙虎殿至重阳殿的三进院落、三座殿堂,由宽阔的甬路相连。三座大殿前,均设有宽广的月台,加上各殿的立面造型、屋顶装修、色彩纹饰,显得特别庄严肃穆,创造出道教敬神、建醮的清虚境界。“……当其时名挂天府,奉敕建宫,鲁班匠手,道子画工,殿阁巍巍,按天上之九星而罗列;道院森森,照地下之八卦而排成……”可见永乐宫依道教义理、象征而布列。

原永乐宫位于山西省永济县永乐镇,规模为南北434米,东西宽200米,连同周围绿林地带,共占地约200亩,分东、中、西三个院落,其中中院为主体建筑。后来,因三门峡水利工程,永乐宫处于淹没区内,所以从1959年起,历经六年,将永乐宫全部迁移到芮城县城北。

二、永乐宫建筑各部分浅析

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整座宫殿为木构架结构,规模宏伟,布局疏朗,殿阁巍峨,气势壮观。粗大的斗拱层层叠叠地交叉着,四周的装饰不多,比起明、清两代的建筑,显得较为简洁、明朗。

永乐宫内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宫门、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五处建筑物。(见图1)永乐宫的整体布局方式与一般寺庙完全不同,它打破了传统习惯,与皇宫的建制很相近,殿与殿之间用宽阔的甬道相连,两侧不设廊庑或配殿,四周砌筑围墙两道,显示出道教的神圣与威严。可见当时的全真教的宫观建筑已有一道特殊的营造制度,是按照道教的象征意义而设计的,其目的可能是为了表示对所供奉神灵的尊重,同时宫殿建筑的特殊性也能显示出道教地位的高贵。

宫门是永乐宫中唯一的清代建筑,其它建筑物都为元代所建,宫门前的台阶也为永乐宫主体建筑中唯一的台阶。整座宫门面宽五间,由四根柱子并排撑起,柱子上方为单檐结构。宫门内两旁为碑廊,陈列着历代碑刻。

无极门(见图2、图3、图4)

宫门内院有宽阔的甬道直通无极门。无极门又称“龙虎殿”,是永乐宫原有的宫门。面宽五间(20.68米),进深两间六椽(9.60米),单檐庑殿顶。十四根露明柱均用素复盆柱础,无雕刻装饰。从工艺手法上看,建筑构件多用圆木做成,断面无一定比例,肥瘦不一,加工粗糙,仍沿用唐宋以来“草袱的制作手法”。砖砌台基高1.80米,下出2.29米,台面收分10厘米,富有稳定感。屋顶正脊两端各有龙形鸱吻,高约2米,怒目卷尾,姿态威猛,具有较高的雕刻水平。门内当中悬匾额一方,榜书“无极之门”四个大字,为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所制。整座建筑造型古朴大方,梁架简洁,但在建筑结构上有一些大胆创新。

三清殿(见图4、图5)

三清殿又名“无极殿”,为永乐宫的主殿,整座建筑屹立于2.4米高的台基上。殿前设大月台,宽15.6米,深12.15米,月台两侧各设朵台一个,上下各设踏道四条。殿前台基,月台两侧,全用姜磋坡道而不设台阶。其目的有二:一是体现道教中“人皆平等,无等级分化”的思想,二是为了表现对殿宇中供奉的老子(即三清)的尊重。相传老子一气化三清:玉清,上清,太清,也就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灵宝天尊。

大殿面宽七间(34米),进深四间(21米)。殿内为了扩大空间采用减柱法、移柱法,后半部不用柱子,两稍间及前桷的柱子也减去不用,并且在殿内中央后部形成一组内圈柱,三面砌三面墙,以设神台及三清像。

屋脊用黄、绿、蓝三彩琉璃镶边。两只高达三米的大龙吻,连为一体构成一条盘旋的巨龙,红泥胎,蓝釉使整条巨龙生动,活泼又有威猛之感,并配以龙王、雨师、流云等雕饰题材,为元以后的龙吻形象的发展开创了先锋。四檐角各有神雕一塑,瞠目张望,威猛庄严。这种琉璃屋脊装饰物,耐高温,硬度强,不易风化、磨损;釉色艳丽,耐腐蚀,经得起日晒,风吹,雨淋。

殿内的斗心扇形墙外壁和殿内四壁保存着大型壁画,共计403.34平方米,画面高4.26米,全长94.68米,共画天神289身。壁画内容为《朝元图》,是大型仪仗朝拜阵容。三清殿壁画有世界艺术瑰宝――东方画廊的美称,它与三清殿的建筑特点一同构成元朝艺术史上的奇葩。

三清殿的藻井(见图6)

藻井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在室内运用的一种木构穹顶。三清殿内部的藻井造型独特,构造精美,堪称一绝。它是利用斗拱托举,内收的效果,从井口的三十六朵七铺作斗拱逐渐上收,共三层,斗拱八藻井内三十二朵,呈圆顶形十二朵,共用木制斗拱八十朵,井口的天花板处绘有以龙为主题的圆光。藻井的制作工艺极为精巧,做工细致,图案装饰性强,藻井的绘画色调鲜明,线条流畅,这些都是当时彩画艺人的精心杰作,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纯阳殿(见图7)

纯阳殿又名混成殿,或称吕祖殿,殿内供奉道教祖师吕洞宾,它的地位仅次于三清殿。前有月台,中间以甬道与三清殿相连。面宽五间(20.35米),进深三间八椽(14.35米),单檐 歇山顶。殿内仅有四根柱子支撑,大梁跨越四面,所以殿内较空旷。纯阳殿木架结构较为简洁,使殿宇给人一种自然,淳朴之感。

纯阳殿内壁画有203平方米,主体分布在东、西、北三面墙上,描绘的是吕洞宾从降生于世间到仕途得道、云游人间、度化世人等传说故事。画名为《纯阳帝君神游显化之图》,共绘组画52幅,以连环画形式向众人讲述吕洞宾的生平。

重阳殿(见图8)

重阳殿又名七真殿,或称袭明殿,因供奉全真教师祖王重阳和他的七个弟子而得名。位于三清殿,纯阳殿以北是永乐宫中规模最小的,面宽五间(17.46米),进深四间六椽(10.86米),单檐歇山顶,殿内四根柱子分布于稍间,承托整个殿宇。屋顶用瓦条垒脊,轮廓秀美。梁架的结构简单,处理手法灵活,用料比较经济。殿内两山和后檐墙上绘有王重阳传教组画49幅。总计150平方米。

三、从永乐宫建筑看元朝建筑特点

(1)元代木架结构方面保存着唐宋以来的传统,而另一方面又继承着金的传统,并且在结构上作了一些创新。元代许多殿宇的柱子排列灵活,往往与屋架做不对称的联系,这就出现了元代木构殿宇的一种独创风格,即“大额式”。在殿宇中表现出前檐大额法、后檐大额法、前内大额法、后内大额法,这样做达到了扩大殿宇内空间的作用,同时产生了减柱、移柱的方法,使殿宇显得庄严,肃静。

(2)永乐宫主要建筑物都位于一条中轴线上,这是根据宗教建筑的功能要求设计的。但从中不难看出中国古建筑多为对称的,都有一个贯穿于中心地对称轴,这也许是源于中国人喜爱好事成双,所以在建造房屋时,总要将房屋左右前后建造的完全一样,甚至小饰品都要一边一个。

(3)永乐宫每座殿宇都筑有高大的台基,一条笔直的甬道连贯成一气,周围布置以参天古柏,颇有“道观森森,殿阁巍巍”的肃穆气氛。由此可见,元代道教建筑已有一套特殊的营造方式。

(4)元代时的建筑物已有一些纯粹的装饰性构件。建筑不仅仅是满足人们需要,更多的是要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如,永乐宫各个殿宇屋脊上的彩釉装饰,就是一种建筑中的纯粹的装饰物,它并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美观。

中国古代建筑从原始社会起,一脉相承,以木架结构为主要结构方式,并创造了与这种结构相适应的各种建筑外观。建筑物虽都为木架构造,但自从阶级出现后,不同等级的建筑物其结构有很大分歧。如,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任何一个朝代,由于等级制度的关系,只能在宫殿、寺庙及一些重要建筑物上才允许在柱头和内外檐的枋上安装斗拱。永乐宫的建筑也不例外,其设计者虽不在宫殿中建造台阶,似乎想传达道教中人人平等的思想,但从永乐宫整体建筑中仍然存在阶级思想。如,在空间感的处理上,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间的距离逐渐缩短及殿宇的规模逐渐缩小;建筑材料的应用、花纹图案的雕刻精细程度各有所不同,都显示出因供奉的主人公地位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别。

四、永乐宫园林区位的艺术特色

古代希腊雅典卫城的设计,借用山地的复杂变化,巧妙的布局了一个以神庙为主题的自然活泼的整体环境。雅典卫城固然雄伟秀美,中国的方位布局文化又何尝不博大精深?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国古典园林,本于自然和精炼,典型地再现了自然界山水风景之美;同时又高于自然,讲究诗画的情趣和意境的蕴涵,力求自然美和建筑美的融糅谐调,体现了一种“天人谐和”的哲理。道家建筑园林应定位于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之间,它没有私家园林的内向、亲切和小巧,也没有皇家园林的富丽奢华,但它确是精致的,充斥着浓郁的宗教气息,又不乏基本的人文关怀。

永乐宫处于“山川蕴秀,土膏林郁”之地,面临黄河,背倚中条山,气候良好,背风向阳,气流通畅,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造就了神奇幽静的神仙气氛。

中国古代园林至隋唐时期,自然山水园林升华为写意山水园林,把诗情画意带进园林,达到“园林无俗情”的至高境界,山水园林也臻于成熟,这时的园林设计思想是追求高尚的情趣,配园池,建回廊,筑亭台,种草木,使人漫步其间尽享园林之雅,永乐宫的园林建筑便是如此。进入宫门,目及之处只是道路两旁的郁郁葱葱和石拱桥的巍然耸立,拱桥挡住了宫门,使人们看到的仅仅是一个步入仙境的阶梯,给人们的只有神秘和敬畏。人工湖和用土堆砌而成的假山交相辉映,石磨铺路曲折盘延而上,指引人走向两檐亭台。立于亭阁之中,四处临风,远观湖水荡漾,映初升红日,波光粼粼,微风薄雾,韵味盎然,宛若仙境,煞是怡情。假山脚下,另有回廊,在绿草一旁高树之下独自蔓延,与周围建筑相呼应,楼阁美景宛转相属。花园小路用鹅卵石铺就,曲折其间,还不时有拱形小坡,曲曲折折,上上下下,俯身细看才知道,小坡下有排水道。不至于园内积水过多,大有一石二鸟之妙。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创意素描:从基础到设计的思维桥梁 下一篇:传统民间乐器的个性演奏法在民乐合奏创作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