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书法市场价值初探

时间:2022-08-26 04:54:00

刘墉书法市场价值初探

刘墉之所以能够家喻户晓,应归功于艺术载体的传播,如清嘉庆初年的弹词《刘公案》,刘宝瑞的相声《金殿斗智》、郭德纲的《君臣斗》,李保田的四十集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人们对刘墉的认识有可能局限在他显赫的身世、睿智机敏的斗智、公正廉洁、责任感极强的为官形象。虽然也有为了升官以文字狱弄死了几十口人的不光彩一面,但这也是他作为清廷思想控制战线的文化打手必须去做的事情。

中国嘉德2002年春拍刘墉《行书论诗句》1.65万元成交

以上大家所认识的刘墉有可能只是流行一时的刘墉,而真正能够让刘墉名垂青史的是他在书法上的成就,他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及探索以及所居地位在清代是不可撼动的。刘墉以帖学入手,擅小、中楷,取法董其昌,兼师颜真卿、苏轼诸家,其书用墨厚重,貌丰骨劲,别具面目。与同时代的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齐名,并称"翁刘梁王"。也有将其与翁方纲、成亲王永、铁保并称"翁刘成铁",无论怎样论都能表现出刘墉的书法地位。

刘墉的书法作品在当时已经片纸难求了,特别是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刘墉被授湖南巡抚,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令他的书法作品更加不易得到。像前文提到的片纸尺牍都被奉为瑰宝。这是从岭南诗人陈元孝(注:清初岭南诗人陈恭尹(1631-1700年),字元孝,初字半峰,晚号独漉,别署独漉子、罗浮布衣,广东顺德人,诗文书法兼擅,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文集》、《独漉堂诗集》行世。)的诗歌折子上面刘墉的题跋裁下来的,见附图,书法释文:"岭南诗,追琢唐音,苍凉感慨音节最擅长,韵致稍减。渔洋极赏陈元孝:三径草生残雨后,数家门掩落花中。其句予窃取其意也。"其中,陈元孝的传世名句"海水有门分上下,崖山无地限华夷"是不会在刘墉题跋中推崇的,因为这样的句子满含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不适合于刘墉当时配合乾隆查禁书等文化高压政策。刘墉巧妙地借王渔洋(注:王渔洋名王士,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生于明崇祯七年,卒于清康熙五十年,享年78岁,身后因避雍正讳追改士正,到乾隆时,乾隆认为"正"""相差太远,恐流传日久,后人不知为何人,诏改士祯,补谥"文简"。)说出了自己的主张,劝导人们安居"三径草生残雨后,数家门掩落花中"这样清静无为的顺民生活,总之还是为统治阶级做安民的疏导工作。

近年来,刘墉书法作品一直是拍卖场上的抢手货,嘉德、保利等各公司的春秋大拍中,时常有刘墉书法精品露面。例如,中国嘉德2002年春拍中,以1.65万元成交的一件刘墉《行书论诗句》,即是一件难得的精品,时至今日升值何止10倍以上。这件书法作品尺寸为:19×67.2厘米,精美粉色印花腊签,共有行楷49个字,落款石庵。貌丰骨劲,笔短意长,墨浓势厚,具有雍容端庄的风骨,并且结体严谨、墨色浓重而沉郁、富有"静"趣的艺术风格,典型"墨猪"风貌。书法迎头钤印:御赐印"御赐仙舫",刘墉常用御赐印有"御赐独坐看泉"、"赐衣传恭"、"御赐清爰堂"、"御赐海岱高门第"、"御赐丹林诗兴"、"御赐仙舫",这么多的御赐名头既是对刘家"三公两相"的恩宠,又是对刘墉人品、政绩、书法的肯定。后部名号印:朱文"青原"、白文"石",鉴藏印有"春圃鉴定"、"江右吴氏春圃书画珍藏图章"是刘墉同时期的画家吴元实的鉴藏印(注:吴元实,字春圃,乾隆时期长州人,工写意人物树木,兼工仕女。)吴春圃虽然现在已很少有人了解,但在乾隆那个时代也是与曹世勋、裘尊生等齐名的画家,是当时最有影响的八十五个人物画名家之一,他把此作品放入自己收藏之列,可见刘墉在当时书坛的影响,不愧为当时名满天下的帖学第一。鉴藏印"小仙考藏名迹之章"、"许氏有墨墨宝"是民国时期著名大藏家许小仙的收藏印(注:许小仙,一作肖仙,约活动于民国初年间,斋堂为"道艺宝"、"有墨",他与张大千、朱复戡交往深厚。1928年张大千到杭州游玩时为许小仙刻"小仙考藏名迹之章"长方朱文印、"许氏有墨墨宝"正方朱文印)。张大千受启蒙老师曾熙、李瑞清影响,从古印入手精研细摹形成了神韵流动、飘逸自然的印风,而后与西印社诸大家的交往使其朱文印章更加朴厚、白文印章尤其老辣,张大千对中国传统艺术贡献不仅在国画领域,在篆刻艺术方面也不输于任何一位专门人士。

北京保利2006年秋拍刘墉《行书中堂》13.2万元成交

中贸圣佳2005年秋拍刘墉1792年作《行书四屏》35.2万元成交

由于刘墉在世时社会影响及地位极高,社会事务繁忙与书法作品需求这一矛盾已然凸显,需求过大势必造成赝品和的产生。尤其刘墉姬妾的作品流传更为多些,但是她们的作品字体多肉而无骨,沦为真正的"墨猪",或带有"脂粉气",经常只有落款"石庵",并钤有"石庵"长脚印等特点。他妇孺皆知的传说一直伴随着他的书法作品,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所以刘墉的真迹、赝品存世量都非常大。收藏者经常会发现,刘墉的作品有的每平方尺十万元,也有的每平方尺一万元,这可能是精品与应酬作品的比较;也可能是真迹与赝品的市场不同反应,此种情况的市场反应来评判刘墉书法作品的市场价值没有意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流传有绪的真迹会慢慢沉淀在真正喜欢刘墉书法的藏家手里而不再流向市场,市场还会为了满足收藏者的需求而临、摹、仿、造更多的假刘墉,这样的市场价格不是衡量刘墉作品艺术价值的市场标准。当整个艺术流通领域再难以发现真正有价值的刘墉书法时,可以说流传有绪的刘墉作品就会是无价的了。

上一篇:贵州警察熊文灿:我在科索沃维和 下一篇:胡志强:开古玩店不舍得卖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