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灵芝大王的五项修炼

时间:2022-08-26 04:11:54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是“另类”的。如果不是那次毅然决然的选择。“灵芝大王”李晔可能走的将是另外一条路,每天按时上下班,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过着大多数中国人向往的公务员生活。

或许是年轻、激情、冲动……但是,细节成就人生。如果单纯从李晔不做公务员,选择下海这件事来判断,他可能有些武断,但某个侧面也反应出他是一个不循规蹈矩、不言弃言败的人。

作为在传统中药文化中素有“仙草”美誉的灵芝,自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市场开始普及以来。就颇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神秘色彩。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对灵芝的功效有详细的极为肯定的记载。现代药理学与临床实践进一步证实了灵芝的药理作用,并证实灵芝多糖是灵芝扶正固本、滋补强壮、延年益寿的主要成分。

随着民众健康意识的增强。绿色有机保健食品受到了热捧,俨然成了健康饮食的代名词。尤其是通过生物高科技进行栽培加工的灵芝,比起传说中的野生灵芝,有着更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成分,而其平价的定位也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近年来,福建省名牌产品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仙芝楼)生产的灵芝系列绿色有机产品,开始为国人所知。从之前的唱响国外市场转为开拓国内市场,这个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如何揭开灵芝的高贵面纱,将其展示给寻常百姓呢?以十几年的技术沉淀,“仙芝楼”在短短5年内突飞猛进具备哪些厚积薄发的因素?本刊记者专访了仙芝楼董事长李晔先生,听他为我们讲述创业的艰辛、收获的喜悦和管理者的感悟。

倔犟青年不走寻常路

初见李晔,有一丝惊讶。金丝边眼镜、专注的眼神、洁净的浅蓝色衬衫,周身散发着儒商的气质。底蕴深厚的民营企业。竟是这么年轻的领头人在挂帅?他真的是中国灵芝行业的翘楚,二十年来致力于推广灵芝养生文化的“灵芝大王”?

1971年,闽浙赣三省交界处的一个小县城,李晔在此出生。长大。

1987年,16岁的李晔考入宁德农、业学校微生物专业,系统学习食药用菌的栽培及加工技术。因为学习的关系,李晔时常接触灵芝,但和多数人一样,对灵芝一知半解。有一次,李晔的小腿被摩托车排气管烫伤,脓水不止,疼痛难忍。学校的潘副教授拿来灵芝粉撒在他的伤口上,没想到疼痛感顿时减少。伤口也很快地愈合了。当时,同学们都不知道看起来才50出头的潘教授已经60多岁,当潘教授“自曝”自己保养的秘方是每天晚上喝一杯煮开的灵芝水时,李晔在心里惊叫,“灵芝还有这种神奇的功效!”

毕业后,李晔分配回家乡,成为当时全省最早最大的灵芝人工种植基地的农技员。乡里根据李晔的专业特长,安排他抓全多的灵芝生产。

1995年,受灵芝市场不景气的影响,乡镇主管部门最终决定解散灵芝场,并将人员分流到各个部门。李晔却选择放弃了报考分管科技副镇长的机会。在外人看来这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妄为之举。李晔心里却坚定如磐石――自己投入诸多心血的灵芝场即将倒闭,9年的学习研究成果就这样付之东流?他不甘。

为了了解灵芝市场的现状,李晔自费参加国内各大展会,进行灵芝产品调查。经过近一年的调查与思索,他做出了让旁人大吃一惊的决定:倾入仅有的5000元资本,举债3万元。把灵芝场的重担接了过来。

这一年,李晔25岁,锐气方刚。

是什么让他选择放弃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公职,选择继续种植灵芝的?“我是学这个专业的,我喜欢研发、种植灵芝,每当看着长势喜人的灵芝,再苦再累都化作乌有。”

因为热爱所以执著。这个道理很简单。

带企业走高新技术之路

从钻研技术到开拓市场,或许李晔的决定很简单,但过程却充满艰辛。忆当年,李晔沉思半晌憋出一句话来:“那段时间,的确挺难。”

当时,由于国内灵芝市场尚未打开。金子卖着泥土价。灵芝的价格上不去,不少人开始扣屋堂鼓。李晔把芝农滞销的灵芝原料全部收购进来,搞起了灵芝的初加工,同时开始兼顾拓展灵芝的营销渠道。

试销市场看好后,李晔包了一片基地做示范,便开始挨家挨户上门动员。人工栽培灵芝场建成后,李晔以“公司加农户”的方式重新带领当地农民种植灵芝。

1997年,灵芝场的“仙芝楼”商标注册成功,灵芝初加工产品在市场打响了,吸引来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外国客商。通过对市场的考察、调研,李晔敏锐地觉察到灵芝的产品增值关键在于产品的深加工,可是灵芝深加工的技术在日本人、台湾人手里。“他们尤其注重养生,灵芝消费市场很大,台湾也是灵芝初加工产品的主要出口地之一。”

为了填补灵芝深加工的技术空白,李晔开始四处拜访专家,从北京的中科院到福建中医学院,他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晔带领团队终以孢子粉破壁技术为突破口,开创了例如孢子油萃取等一系列灵芝深加工高新技术。

历经十二年的蛰伏,李晔将灵芝有机产品带入产业化道路。2001年,李晔在福州成立了省内第一家集栽培、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专业从事灵芝类健康产品经营的高新技术企业。从此,仙芝楼不仅在福建武夷山脉浦城原始林区拥有通过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有机认证的灵芝栽培基地,并在福州建立了亚洲一流的灵芝深加工产品研发中心。2009年,在国际经融危机的背景下仙芝楼逆势上升,销售额和出口额都有所增加。

李晔从未忘记,正是技术上的成功,让仙芝楼的灵芝深加工产品站到了市场的顶端。他一直深信:吸引人才、引进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企业竞争的主体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目前,仙芝楼已构成了专家领航,博士、硕士为骨干的宝塔式科研开发机构,保证其在灵芝行业中的科技领先地位。企业也陆续被评为“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并承担了灵芝孢子粉的国家标准制定工作。

“百年老店”梦

“年内,公司预备在全国一线城市设百家直营店。”李晔很坚定地说,“我的目标是将‘仙芝楼’建成‘百年老店’。”

今年8月,投资1.8亿、占地228亩的仙芝楼仙芝产业园奠基。规划中的仙芝产业园项目分三期建设,第一期规划建设药用菌工厂化培养车间和灵芝等天然产物萃取车间等项目;第二期规划建设主要用于灵芝、虫草、薏仁等天然健康食品的生产及健康饮品的开发;第三期规划建设全国最大的灵芝博物馆,依托地处武夷山旅游周边的地位优势,打造集灵芝观光、灵芝养生文化传播、药膳食疗、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休闲生态旅游项目。以有机灵芝系列产品开发为主的产业基地,李晔希冀,“将之打造成全球顶尖的灵芝产业航母。”

面对市场上灵芝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李晔深感责任重大,“社会上众多打着‘灵芝包治百病、专治肿瘤’的幌子,都是钻消费者知识面欠缺的空子,进行欺骗的虚假宣传。在台湾、日本,灵芝的保健品所占的市场份额最大,而在国内,大家对灵芝的作用了解还不多。我们希望通过‘传承千年养生文化’,让灵芝产品进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公司研制开发的灵芝产品已有‘原木灵芝片’、‘珍灵灵芝茶’、‘灵芝孢子粉’、‘灵芝孢子油’等20余种,适用于不同人群。”通过“仙芝楼”,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灵芝。保肝解毒、抗衰老、抗神经衰弱、治疗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良好的防治作用……“在仙芝楼的产品中,总有一款适合你。”李晔自信地说。

如今,李晔早已被成功、荣耀、财富所包围。技术出身的他仍然质朴无华。在筹划更大的产业基地之余,李晔将自己的财富更多的投入到慈善事业。2006―2009年间。仙芝楼公司为劳动模范、退休老药工、白血病患儿和汶川灾民、爱心助残、爱心助学捐款和物件近百万元。

上一篇:大盘进二退一 N型走势能否成立 下一篇:“特保”,危险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