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中动脉闭塞时Willis环的代偿潜能与脑梗死的关系

时间:2022-08-26 03:37:18

大脑中动脉闭塞时Willis环的代偿潜能与脑梗死的关系

【摘要】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闭塞时各侧支循环途径出现的概率及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DSA证实的大脑中动脉闭塞者30例,观察侧支循环的途径、组成、分析侧支循环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Willis环代偿是主要的侧支循环途径,以前交通动脉代偿为主,其中Willis环不完整者容易患脑梗死。结论 大脑中动脉闭塞是否出现缺血性症状与Willis环的代偿能力密切相关,Willis环的代偿潜能与Willis环是否完整有关。

【关键词】 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 侧支循环; Willis环; 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闭塞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参照牛津社区组中分型研究,颈内动脉系统梗死患者占51%,其中主要是由于大脑中动脉闭塞所致。大脑中动脉闭塞发病率明显高于大脑前、后动脉闭塞[1-2]。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引起MCA闭塞的常见病因,可以导致脑缺血、偏瘫甚至危及生命[3],所以对MCA闭塞的诊断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8年 11月-2009年11月间赤峰市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5~79岁,平均56岁。其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制定的诊断标准。心源性栓塞、动脉炎、高凝状态、烟雾病、恶性肿瘤、急慢性炎症的患者不在本研究之内。所有患者均经头颈部CTA证实为大脑中动脉闭塞。将其中19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症状组。临床表现主要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构音障碍、颅神经麻痹、昏迷,另11例无脑梗死患者作为无症状组。

1.2 Willis环的分类方法 DSA检查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大型C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进行检查,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留置5F动脉鞘,然后在泥鳅导丝导引下分别行主动脉弓、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造影。常规正、侧、斜位及汤氏位、瓦氏位投照。Willis环形态学分类方法参照陈述花等[4]的分类方法,将Willis环分为四型(I型:Willis整环完整,即willis环各组成血管均存在;II型:Willis环前循环完整,后循环不完整,即前循环各组成血管存在,后循环至少有一支组成血管不存在;III型:Willis环前循环不完整,后循环完整,即前循环至少有一支组成血管不存在,后循环各组成血管存在;IV型:Willis环前循环、后循环均不完整,即前循环、后循环至少有一支组成血管不存在),结合各血管的发育情况,将每种类型又分成典型型、变异型、发育不良型、混合型4个亚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 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MCA闭塞时Willis环侧支代偿的特点及与脑梗死的关系,见表1。30例中出现Willis环代偿23例(76.8%),包括前交通动脉代偿13例,后交通动脉代偿6例,同时出现前交通动脉及后交通动脉代偿4例;软脑膜代偿7例。Willis环是主要代偿方式,以前交通动脉代偿为主(P

2.2 Willis环显示情况,见表2。症状组、无症状组前环显示不完整者分别占57.9%(11/19)、18.2%(2/11),后环显示不完整者(即变异者)分别占42.1% (8/19)、45.5%(5/11)。两组比较,症状组前环的变异率大于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组willis环无变异或部分变异4例。

3 讨论

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临床表现之所以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侧支循环建立的是否充分。DSA是目前当之无愧的评价手段,临床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脑血管狭窄的金标准[5]。因DSA可以动态下多角度评价血管狭窄的程度、部位及侧支循环的途径及数量。自1664年Willis描述Willis环的解剖结构,并且明确提出Willis环有提供侧支循环,进行血供代偿的潜力。在一侧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情况下,会出现以下代偿途径,即通过Willis环的交通动脉代偿(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颈外动脉的侧支通路(OA)代偿和软脑膜动脉代偿。Willis环是颅内最重要的侧支循环途径[6]。侧支循环包括一级侧支循环,即Willis环的前、后交通动脉和次级侧支循环如软脑膜支吻合、颅外代偿(眼动脉逆向代偿常见)等,均相当程度地决定了血管狭窄或闭塞后脑组织的残余灌注[7]。MCA闭塞者临床上可不出现缺血症状,颅内侧支循环可降低MCA闭塞后患者的脑梗死的面积,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不足是导致MCA闭塞出现同侧缺血症状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当一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主要通过Willis环的侧支循环途径中,前交通动脉提供的侧支途径居多[8]。Willis环作为侧支循环的代偿途径,其代偿潜能与其完整性有关[ 9]。张艳玲等[10]认为,Willis环的不完整与脑梗死的发病率密切相关。

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后可能会导致供血区的脑组织梗死,但因willis环提供的侧支循环的存在,确保了部分患者不会发生梗死。当脑动脉闭塞或狭窄时,侧支循环开放程度、侧枝循环建立的快慢,在局部脑组织血液灌注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当侧支循环不足时,脑梗死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11]。

参 考 文 献

[1] 荣艳红,周广喜.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侧枝循环的重建机制[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7,15(2):129-132.

[2] 袁东升,孙培芳,梁长虹,等.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大脑后动脉侧枝供血的MRA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8,23(6):622-624.

[3] 康卫华,王萍,史如渊,等.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改变[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5(4):278-279.

[4] 陈述花,张云亭,于铁链.缺血性脑血管病中willis环的MRA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2001,9(5):265,268.

[5] 马廉亭,潘力.脑血管造影仍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7,7(5):413-415.

[6] Pearce M S. The circle of Willis[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0,69(2): 86.

[7] Reinhard M,Muller T,Guschlbauer B,et al.Dynamic cerebral auroragulation and collateral flow pattern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arotid stenosis or occlusion [J]. Ultrasound Med Biol,2003,9(6):1105.

[8] 陈星宇,吉训明, 李慎茂,等. 单侧颈内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患者侧支循环状态的脑血管造影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9(2):823.

[9] Liebeskind D S.Collateral circulation[J].Stroke,2003,34(2): 2279.

[10] 张艳玲, 迟路湘, 陈康宁,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Willis动脉环变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3):417.

[11] Coyle P,Heistad D D.Blood flows throush cerebral collateral vessels one month afte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J]. Stroke,1987,18(5):407.

上一篇:血清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在... 下一篇:480例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