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探华夏文明 推进凿岩技术

时间:2022-08-26 02:33:12

纵探华夏文明 推进凿岩技术

我国是冲击凿井术与火药的发明国,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发明了整体钢钎凿岩技术。鸦片战争前夕,四川自贡的盐业工匠应用“顿钻”技术,凿成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深井,谱写了人类冲击凿岩技术的历史辉煌。我国的冲击凿岩术也由此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科学家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凿岩技术长期处于停顿状态。现今,凿岩技术被称为“采掘工业牙齿”。在最近60年里,由于新型硬质合金钎头和锥体、螺纹连接钎杆,硬质合金整体钎子以及全液压凿岩钻车的应用,我国的冲击凿岩技术又开始臻于世界前沿。在当今许多国家尚无力制造硬质合金整体钎子的同时,我国硬质合金整体钎子的全新应用,将逐步发展成为全球小直径凿岩技术的主流。在国内,担当着目前这一先锋重任的正是以张国榉为首的凿岩工程科研集体。

几十年中,张国榉以中坚骨干身份带领的凿岩科研集体,在现代超级钢冶轧技术和WC-Co凿岩硬质合金加压烧结技术的基础上,以“贵钢”“三山”“三占”“抚新”的“钢坯钻孔-带芯热轧法”“合金铸管-带芯热轧法”“热穿孔-带芯热拔法”和“田野”的“热穿孔-带芯热轧法”新型全系列合金钎钢,以及全系列新型硬质合金凿岩钎具和DZ系列全液压凿岩设备为标志,使得我国的冲击凿岩技术一跃跨入世界前沿行列。

张国榉,四川省营山县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名凿岩工程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主修探矿工程,我国凿岩工程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掘进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破碎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分会钎钢钎具学术委员会学科带头人,中国钢结构协会常务理事,钎钢钎具协会副理事长,湖北田野钎钢钎具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在长期致力于凿岩钎具的科研和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张国榉与他带领的科研集体共同完成了18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他本人主持研制的“中小直径新型钎头”“球齿形系列硬质合金整体钎子”“沉底式感应钎焊固齿球齿钎头”“极坚韧岩石用特重型钎头”“钻车凿岩用中大直径钎头”“钻车凿岩用重型螺纹连接钎杆”“超纯、超细、窄带Cr-Ni-Mo、Cr-Ni-W系‘穿孔-带芯热轧法’、’钻孔法’‘钎钢暨整钎’以及“硬质合金复合片齿钎具”(各项专利号略),分别解决了困扰国内外凿岩钎具界的诸多难题,不仅推动了我国凿岩钎具的多次升级换代,而且实现了大瑶山隧道、三峡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进口钎具的国产化。20多年来,新型钎具新增产值已达100多亿元人民币,节汇创汇逾2亿美元,使我国的冲击凿岩技术在沉寂160年后,重新跻身于世界同行业前列。这一系列科研成就为改变我国“三矿”(矿业、矿山、矿工)的落后面貌,为我国凿岩钎具行业的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我国钎钢钎具与采掘工业的现代化,以及凿岩工程的学科和人才建设各方面都作出了系统的开拓性贡献。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是实践的先导。张国榉在解决凿岩工程技术难题的长期探索实践中,始终坚持理论创新。迄今,他在攻关研究领域内已发表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论文200余篇,出版了《岩石可钻性指数》《凿岩钎具的设计、制造和选用》《极坚韧岩石用特重型钎头》《钻车凿岩用中大直径钎头》《掘进工程凿岩钎具专辑》《硬质合金复合片齿钎具》《钎钢与钎具》等专(译)著7部。其创新成果累累,先后获得国家经委技术开发重大贡献奖、地矿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银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铁道部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星火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地矿部优秀发明专利奖,全国技术市场金桥奖、国家发明三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优秀专利发明者奖、梁亮胜侨界科技奖励基金科技进步突出贡献二等奖、全国杰出专利工程技术评审预展项目奖等多项科技奖励。1980年、1985年两次被评为地矿部劳动模范,1986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87年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0年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在人才培养方面,他直接授课和指导的学生约3000人,含硕士、博士10多人。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被评为武汉地区首届十大专利发明者。

上一篇:中成药药物名称的结构分析 下一篇:平凡中造就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