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能力的.NET网站开发课程群建设

时间:2022-08-26 02:29:55

基于创新能力的.NET网站开发课程群建设

摘 要: 针对基于工作过程开发.NET网站开发课程群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基于创新能力的.NET网站开发课程群建设,指出课程群建设需要遵循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大基础技术类课程的比例,优化职业技术类课程结构,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企业流行的开发技术融入而不是照搬到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考证与教学之间关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等。该课程群建设经过初步实践,效果良好。

关键词: .NET网站开发; 创新能力; 课程群建设; 认知规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07-52-04

Abstract: Aiming at some problems in constructing .NET web site development courses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construction of .NET web site development courses based on innovation ability is introduced. The cognitive rule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re pointed out. The proportion of basic courses is increased. Occupation technology course structure is optimized.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is emphasized. The current popular technique is integrated instead of being copied into teaching proc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xtual criticism and teaching is correctly handled.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reasonably arranged.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curriculum group construction is effective.

Key words: .NET web site development; innovation ability; construction of courses; cognitive rules

0 引言

随着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站开发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网站开发是一种应用型技术,适合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NET是网站后台开发中使用的主流技术之一。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2008年确定开设.NET网站开发课程方向,开设课程之前我们到相关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将当时企业流行的一些技术和主流开发方法引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中,采用以构件为主线的基于工作过程[1]的方式进行训练。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发现采用这种模式进行课程群的开发,并依此展开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能力上并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整个专业.NET方向的就业率不高。

1 基于工作过程训练方式效果不佳原因分析

1.1 采用一种开发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

经过对多家不同的企业进行调研发现,不同.NET方向开发企业采用的开发模式并不相同,即使同一个企业也会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开发。同时,近年来Visual Studio版本更新很快,虽然一种新技术不会在一两年内就能应用到实际的开发中,但一旦时机成熟,很快就能成为新的主流开发技术。.NET开发企业招聘新员工更为注重的是创新能力,其中尤其看重的是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采用以构件为主线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方式进行训练,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训练方式实际上是将某个企业的某种工作模式照搬到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所学到的仅仅是某种工作模式下应掌握的知识,而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1.2 将工作过程照搬到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不佳

有效的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不考虑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将企业流行的开发技术和方法不加修改地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就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例如企业为了提高开发效率,往往使用软件构件快速搭建客户需求的网站,而在一些课程(如)中,学生根本就没有能力完成一个完整构件的设计,往往由教师提供一些较为成熟的构件,然后学生完成界面层的设计和一些简单调用代码的编写,结果学生虽然也能开发出一些功能较全的网站,但综合开发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没有因此得到锻炼。采用构件为主线进行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搭积木的教学方式,强调的是“搭”这一过程的实施,而对于更为重要的“造”积木这一过程,由于学生接受能力有限,采取的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提供一种模板,然后学生套用模板形成一个没有多少创造性的构件,使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很难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最终导致学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2 基于创新能力的.NET开发的课程群设置

2.1 基于工作过程的.NET网站开发课程群弊端

基于工作过程的.NET网站开发课程群,容易将企业正在使用的一些技术都引入整个课程体系中,结果是职业技术类课程比例偏大,而基础技术类课程比例偏小,并且基础技术类课程的结构也不太合理。基础技术能力的薄弱直接影响到了职业技术类课程的学习效果,同时,职业技术类课程门类过多过杂,不同职业技术类课程之间关联度不够,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学技术课程,直接影响到了人才培养的效果。

如表1所示,我院2009级.NET网站开发方向核心课程(不含网站美工系列课程,括号内的数字为课时量),职业技术类课程总课时是570,而基础技术类课程总课时是372。由于基础技术课程课时数较少,直接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不好职业技术类课程。如要学好,必须要有良好的C#语言基础、网站前台语言基础和数据库基础,对应的基础类课程为C#程序设计、网页设计、数据库原理及SQL Server,但由于各自的课时有限,许多应该掌握的基础技能根本就没有时间学习或者学的不好,最终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不好。此外,职业技术类课程中有不少课程与核心技术课程关联度不大,如Crystal Report制作等,这些都是需要调整的。

2.2 基于创新能力的.NET网站开发课程群设置

从事IT行业的创新性人才[2]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同时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打造良好的专业技术基础,就课程群而言,应加大与职业技术类课程关系密切的基础技术类课程的比例,完善基础技术类课程结构,而在职业技术类课程方面,可以适当削减课程数,优化课程结构,开展分层次教学,教学内容应具有一定前瞻性,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将与.NET开发相关度不高的课程调整为扩展性课程。

2.2.1 基础技术类课程设置

.NET基础技术类课程可分为程序设计基础、网站前台基础和数据库基础。

程序设计基础可细分为程序思维基础和程序语言基础。在程序思维基础方面,我院2009级开设了两门课程:计算机软件基础(主要介绍程序设计方法、软件工程)和数据结构。这两门课程对锻炼学生程序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对于.NET方向学生而言,传统的软件工程和数据结构只需要简单了解即可,在.NET后台开发中并没有多少直接的应用,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学生学习了面向对象程序课程,但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影响了后续课程的学习。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删除了数据结构课程,将数据结构知识融入到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中,该课程总课时量仍为26,同时增设UML建模课程,总课时量为36,该课程主要介绍最常用的六种UML图设计,包括活动图、用例图、类图、包图、时序图和组件图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网站开发中需要用到的常用UML图设计方法,同时还可以加深面向对象相关概念的理解。在程序语言基础方面,我院2009级开设了两门课程:C++程序设计和C#程序设计,虽然有了C++基础,对学生进一步学习C#有帮助,但.NET后台开发对C#基础的要求较高,如果只开设一门C#基础课程,学生学完之后C#编程能力仍然偏弱,进而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而将程序语言基础课程增加到三门课程,则学习周期过长,会对整个课程体系的合理性造成影响。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删除了C++程序设计课程,将C#程序设计分为两门课程:C#语言基础(64课时)和C#桌面开发技术(72课时)。其中C#语言基础为入门语言课程,以控制台程序为主,学习内容包括基础语法、面向对象、集合、泛型等;C#桌面开发技术为进阶课程,考虑到使用WPF的企业越来越多,而且WPF开发模式与后续课程的开发模式极为相似,学习WPF可以为后续课程打下更好的基础,因此C#桌面开发技术课程重点介绍WPF技术。

在网站前台基础方面,我院2009级只开设了一门课程:网页设计。通过该课程学生只能学会前台工具(如Dreamweaver、Flash等)的使用及部分Html、CSS知识,由于前台基础薄弱,直接影响到后台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学好前台课程不仅可以为后台课程打下良好基础,而且从市场需求来看,网站前台的需求量也很大。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将网站前台基础课程增加到三门,包括:网页设计(64课时)、网站前台语言(72课时)、网页布局(44课时),网站前台语言重点介绍JavaScript,而网页布局重点介绍DIV/CSS在网页布局中的应用。过去我们在讲授课程时,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补充学生前台知识的不足,教学效果不佳,而扩展了前台基础课程之后,教师可以专注后台知识的教学,整体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在数据库基础方面,我院2009级只开设了一门课程:数据库原理及SQL Server。由于该课程在介绍SQL Server的同时还介绍数据库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SQL语句的使用。但作为一个网站后台开发人员,只有这一点数据库基础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增设了一门课程SQL Server管理与性能优化(60课时),其内容包括数据库的管理与配置、性能监控、分析和优化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用数据库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在开发网站后台程序时,能够理解不同SQL语句的执行效率,进而编写出性能较好的SQL语句,使网站的整体性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2.2 职业技术类课程设置

在职业技术类课程方面,我院2009级大部分课程为服务器端编程技术课程,但在网站后台开发中,客户端技术也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将职业技术类课程分为服务器端编程技术课程、客户端技术课程、项目开发课程和扩展课程。

服务器端编程技术课程方面只保留了两门课,C#网站开发技术(72课时)和C#数据访问技术(72课时)。其中C#网站开发技术主要学习服务器端编程技术、横跨服务器端与客户端的浏览器应用技术,该课程主要内容为传统的+AJAX技术,如果将来市场发生变化,不排除以其他技术为主;C#数据访问技术主要学习服务器端的数据访问技术及数据服务,包括、Entity Framework、WCF、数据服务、基于WEB API的服务等。在课程顺序方面,C#网站开发技术是C#数据访问技术的先修课。

客户端技术课程方面,增设两门课程:HTML5+CSS3(64课时)、jQuery(64课时)。近几年网站开发不仅要考虑台式机、笔记本电脑,还要考虑移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更要考虑良好的交互性和快的响应速度,因此使用HTML5+CSS3的企业越来越多;再有,微软基于HTML5+CSS3的新技术也越来越多,开设HTML5+CSS3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jQuery目前已经成为Web开发的重要部分,C#网站开发技术、数据访问技术都用到了不少jQuery方面的知识,学习jQuery对于学习相关课程及进一步学习微软新技术会有不少帮助。

项目开发开设两门课程:网站前端项目开发(18课时)和C#网站项目开发(18课时),这两门课程合成一门课程组织教学,要求学生综合利用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开发一个功能较完善的网站,教师根据网站前端功能和后端功能分别评定2门课程的成绩,即将1个设计分为2门课程进行考核,学生可根据2个不同的成绩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确定自己就业努力的方向。

扩展课程方面开设两门课程:PHP+MYSQL编程(72课时)、Oracle(60课时)。其中PHP简单易学,相比.NET后台开发,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再加上PHP人才需求量持续上升,开设该课程很有必要。目前,有不少.NET开发企业用Oracle作为后台数据库,因此了解一些Oracle知识也是有必要的。

2.2.3 基于创新能力课程群结构

经过以上调整,基于创新能力课程群结构如表2所示。和2009级相比较,总课时数仍为942,但基础技术类总课时数达到了502,职业技术类分为扩展课程和核心课程,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好核心课程。扩展课程、项目开发课程、C#数据访问技术在第5学期开设,其他核心课程和SQL Server管理与性能优化在第4学期开设,基础技术类课程在第2、3学期开设。课程设置由单一到综合,课程内容由基础到复杂,循序渐进,再加上配套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计算机网络与操作系统、网站美工等,形成完善的.NET网站开发课程群。除C#数据访问技术和项目开发课程外,所有基础技术类课程和核心课程都在第4学期之前完成,学生经过四个学期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5学期部分学生可以到专业对接的企业顶岗实习,掌握和加固所学知识,而在校生通过C#数据访问技术的学习和项目开发实践,进一步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少部分对.NET开发缺乏兴趣的学生,可以在学好网站前端课程和客户端技术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PHP或自学其他服务器端技术,或者结合开设的网站美工系列课程从事网站前台开发工作,而仅对数据库有兴趣的学生通过扩展学习Oracle及自学相关课程同样可以在IT业中立足。

3 基于创新能力的.NET网站开发教学模式研究

在计算机专业传统的教学体系中,不同课程之间教学环节相互独立,教学内容相关度不高,创新性教学内容不足,教学题型设计单一,前后设计缺乏连贯性,实验环节多是模仿教师授课内容[3],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针对.NET网站开发课程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1 正确处理课程之间关系,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内容

.NET网站开发人员需要掌握的技术归纳起来包括服务器端编程技术、客户端编程技术、数据库访问技术,对应的课程可分为三大模块:C#技术模块、SQL Server技术模块和网站标准语言模块。C#技术模块按开课顺序依次为C#语言基础、C#桌面开发技术、C#网站开发技术、C#数据访问技术;SQL Server技术模块按开课顺序依次为数据库原理及SQL Server、SQL Server管理与性能优化;网站标准语言模块按开课顺序依次为网页设计、网站前台语言、网页布局、jQuery、HTML5和CSS3。由于本专业课程之间联系非常紧密,甚至有部分内容交叉,因此如何规划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使整个课程群的教学更符合认知规律非常重要。例如在C#技术模块中,多门课程不同程度地涉及数据访问技术,如果没有规划好课程之间关系,则可能出现每门课程都重复学习传统而没能深入学习的情况,传统涉及到的对象很多,尽管是重复学习,但让学生理解还是不容易,这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近几年来,出现了Entity Framework(简称EF)数据访问技术,不少企业同时使用传统和EF,比较而言EF更容易理解,因此,我们在C#桌面开发技术课程中学习EF基础,在C#网站开发技术课程中学习EF的进阶功能,最后在C#数据访问技术中学习EF的高级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传统,经过这样的顺序调整,使整体学习效果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为了更好地规划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于所有课程我们都制订了课程标准,并且每年都对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讨论修订,保证课程标准符合最新市场需求同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师依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

3.2 适度借鉴企业开发技术,但不盲目照搬

软件行业采取的开发技术一般都是可重用性设计技术,适度借鉴企业流行的开发技术,将项目开发过程融入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熟悉软件企业工作流程[4],然而如果不结合课程特点和认知规律,不加修改地照搬企业开发技术,结果可能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模板,让学生套用模板展开学习,这种模式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对于企业常用的开发技术,应该根据不同课程、不同教学阶段的特点,进行差异化处理,对于灵活性要求不高的课程(如网页布局),可以全程使用企业开发技术展开教学,而对于灵活性要求很高的课程(如C#网站开发技术)可以在总结阶段(如课程设计阶段)再适度结合企业开发技术展开教学。使用企业流行开发技术展开教学时,应侧重培养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构件化教学,不应过分强调“搭”积木这一过程,而更为重要的是“造”积木这一过程的教学。另外,不管是否使用企业开发技术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中都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加入教师没有讲过的内容,学生通过查阅帮助、调试程序,自主获取实验结果。

3.3 合理有效引导学生考证,促进专业能力培养

.NET网站开发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一般看重的是求职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对于证书没有特别的要求,在IT行业中证书作为“敲门砖”其作用并不明显。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引导学生通过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考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5]。当今国内流行IT考试认证,主要包括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软件水平考试、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和行业认证等,其中微软MCSD:Web Applications认证内容与专业相符,是本专业认证的重点,学生在学完HTML5和CSS3课程之后,如果能够通过微软Programming in HTML5 with JavaScript and CSS3课程考试,可以获取微软专员证书,该认证的另外两门对应的专业课程是C#网站开发技术和C#数据访问技术,但这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并不以考证为目的,而考虑更多的是市场的需求。其中,C#网站开发技术,考证要求的技术是 MVC,但使用该技术的企业不多,因此在教学上以传统的内容为主,MVC为辅;C#数据访问技术,考证中传统的考核点较少,但使用传统的企业仍然不少,因此这部分内容仍然是主要内容之一,这两门课程只引导部分有兴趣的学生考证。除了MCSD:Web Applications认证之外,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其他的微软认证,另外由于微软认证难度较大,我们建议学生先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Web程序设计考试,再参加微软认证。从实际的效果来看,通过引导学生参加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考证,能够促进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但专业课程的教学不应以考证为目的,而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4 结束语

本文结合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NET网站开发方向课程体系改革,提出基于创建能力的.NET网站开发课程群建设方案。指出培养创新性人才,需要打造扎实的专业基础,注重以自学能力为主的创新能力培养,在课程群设置中加大基础技术课程的比例,优化职业技术类课程结构,理顺课程之间关系,在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企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将企业开发技术适当地融入到教学体系中,结合专业方向引导学生考证,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从改革的结果来看,效果明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整个专业.NET方向就业率大幅度提高。由于.NET技术日新月异,市场对.NET方向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中,因此.NET方向课程群建设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世安.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研究[J].职教通讯,2010.7:60-63

[2] 刘云,陈克正,曾宪武等.IT创新型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3):26-28,33

[3] 韩玉民,车战斌,高亮等.高职软件技术.NET方向软件开发课程群建设[J].计算机教育,2008.10:117-118

[4] 崔丹.工作过程系统化在.NET网站建设中的课程开发策略[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3.6:106-108

[5] 李玲玲,赵学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6):181-184

上一篇:“卓越计划”软件工程本科毕业生的跟踪分析 下一篇:网络抛锚教学设计与船锚情境认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