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免责事由

时间:2022-08-26 01:24:52

摘 要:履行职责行为,是指基于法律或道义上的职责而劝说他人不履行债务的行为。只要行为人履行的是法律上或道义上的职责,虽然可能造成债权人的损害,也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关键词:侵害债权;免责事由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275-01

债的关系以外的第三人基于主观过错而实施的妨害债权实现,致使债权人因此遭受财产利益损害,应承担损害赔偿等民事责任的行为。在侵权行为已经初步满足了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即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等要件后,需要进一步采用免责事由进行检验,以确定行为人最终是否承担责任,由于免责事由可以导致行为人的行为不具有违法性,所以免责事由又称为阻却违法事由。在我国的侵权行为法中,免责事由主要有:职务行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受害人的同意、自助行为、受害人过错、第三人过错、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等。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上述的免责事由也当然适用于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但对于第三人侵害债权也有其特有的免责事由,学者们有的将其归纳为两种:正当竞争和履行职责。有的学者认为除正当竞争和履行职责两种免责事由外,还应包括忠告。笔者认为,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特有的免责事由应包括以下三种:

一、正当竞争行为

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遵守诚实、信用、公平等民商法基本原则和一般商业道德规则而进行的竞争。然而,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则往往表现为不正竞争的行为,如以高价或贿赂等方式引诱债务人违约、与债务人恶意串通损害债权人利益等违背公平和诚信原则的做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正因为如此,所以许多国家如德国、希腊、土耳其等在其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具有不正当竞争行为性质的侵害债权行为规定了一定的法律责任。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定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中也涉及到侵害债权的问题。正如美国肯塔基州最高法院在 Charnbers v.Baldwin 一案中所说的:“每一个商业领域当中,竞争不但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正当的。原则上,如无欺诈,任何人不应也不能,仅仅因为销售者与其竞争者之间已有合同存在,对由于其购买销售者有权售出而得自由出价求购之物,致竞争者所受损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也肯定了正当竞争行为的合法化,如:“经营者销售或购买商品,可以明示的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等条款的规定,这些行为都是合法的,只要第三人能够证明其行为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就属于正当竞争的范畴,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如果第三人不是以明示方式给该债务人折扣或者佣金,而是通过贿赂、威胁等手段造成债务人违反与债权人之间的合同,则构成不正当竞争,应负第三人侵害债权的侵权责任。因此,如果行为人能够证明其行为属于正当竞争的范围,则不应当承担侵害债权的责任。那么怎样判断该行为是正当竞争还是不正当竞争呢?王利明教授提出以民法通则所规定的民事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作为判断标准。值得赞同。

二、忠告行为

忠告是指行为人并非使用不法手段教唆他人违反合同,而是仅仅提出忠告或者提供信息。在英美法有引诱违约与忠告违约之分。英国学者 Salmond 对忠告和侵害债权之间的区别作了精辟的概括:“引诱违约是惹生违反合同的理由,忠告违约则是指出已经存在的理由。前者得成立诉因,后者极有可能无须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引诱违约属于侵害债权行为,而忠告违约不属于侵害债权行为。如美国《侵权法第二次重述》第 772 条“作为正当或不正当干涉的建议”对此作了规定:“有意造成第三人不履行合同或者不和他人签订合同的,通过给予以下建议的并没有不正当的干涉他人的合同关系:(a)真实的信息,或者(b)在寻求意见的范围内给予诚实的建议。”关于这样的忠告,本身并不能导致他人实施违约,因为“‘建议者’仅仅指出了违反合同的‘现存’理由,然而‘引诱’则涉及‘设立’了违反的理由”例如,知保姆甲品行恶劣,恰被邻人雇佣,遂告知邻人者,致使雇佣关系解除,若不能因忠告而阻却不法,则邻里关系淡漠,互助风尚难以形成。

三、履行职责行为

履行职责行为,是指基于法律或道义上的职责而劝说他人不履行债务的行为。只要行为人履行的是法律上或道义上的职责,虽然可能造成债权人的损害,也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对此,美国在《美国侵权法重述》(第二版)第770条规定:“基于法律上或者道义上的职责,劝诱他人违反合同,若未使用不正当的手段,而是为保护该他人的利益的履行职责范围内的引诱行为,应可以被免责”。常见的履行职责的免责事由,有律师对客户提供法律意见,咨询机构对客户提供咨询意见等。债权人不可因债务人采纳意见而不履行合同就对这类第三人提出侵害债权的侵权赔偿之诉。那么怎样来具体把握什么是履行职责行为?什么是侵害债权行为那?对此有的学者提出了一个判断方法,即履行职责行为的构成要件值得借鉴。履行职责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第三人与债务人之间必须存在某种法律关系,如监护关系、法律咨询服务关系;二是第三人主观上不具有从债权所受损害中直接获得竞争利益的意图,客观上也确实未取得该利益。”

上一篇:略论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声乐教育的影响与推动 下一篇:论债权保全撤销权制度的不足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