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心理学 化解孩子学琴烦恼

时间:2022-08-26 01:07:24

巧用心理学 化解孩子学琴烦恼

〔关键词〕学琴;烦恼;解决策略;思考

很多家长感叹现在的孩子太累了,可是别人的孩子都在培养特长,自己也不甘落后,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也加入了琴童家长的行列。回想这一年多的学琴历程真是感慨颇多,结合自己所学习的心理学知识,总结以下几点供广大琴童家长借鉴。

一、学琴的烦恼及解决策略

1.我们的学习形式是集体小班授课,当初选择这种上课形式,一方面是觉得集体环境可以培养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团体游戏活动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试听课时老师经常带学生们做游戏,孩子非常开心,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正式上课时却有些不太适应,因为孩子才上幼儿园大班,对于上课纪律及理论学习还有些困难。所以,刚开始学习时她有五六节课上课不回答问题,老师让做的事情她也不认真做,作为陪读家长,我坐在旁边真是非常着急,可是我软硬兼施效果甚微。

解决小贴士:结合自己学过的心理学知识,我作出了如下调整,她学习音乐的资质一般,有时我觉得很简单的问题,她都不能回答正确,我就会着急,一着急就会批评她,越是批评她就越害怕答错。我作为家长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因此我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转而采取和颜悦色的教育方式。每当我想发火时,就想起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精神,尽力去理解孩子,她不是故意表现不好,而是能力有限。通过分析孩子不回答老师提问的心理原因,我认识到,她自尊心很强,害怕出错,对于自己没有把握答对的问题就干脆不回答,避免自己当众出错。所以我不再要求她必须举手,不再要求她必须回答老师的提问,而是耐心等待她的成长。另外,我及时与老师沟通寻求解决策略,老师授课的内容有些她接受得不快,甚至有些吃力。我请老师帮忙把她调换到离老师近一点的座位,增加孩子与老师的接触机会,增进师生感情;请老师先挑简单的问题问她,对她正确的回答及时给予鼓励。通过我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孩子渐渐开始融入到班级的学习中,有时上课能够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

2.当我不再为回答问题烦恼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每个月班里有一次演出,全体学生都要进入演出教室,然后分别上台展示自己这个月的学习成果。我的女儿在第一次演出时不上台,径直跑到观众席的家长这里,作为妈妈,我当时感觉非常尴尬,别的孩子都开心地参加演出,而自己的孩子却往回跑,当时我真的感到很不舒服。

解决小贴士:孩子还小,家长的急迫心情她还不能深切地体会。我问她为什么不上台,她说灯光太亮晃眼睛,我就帮她寻找不晃眼睛的位置,在劝说过程中第一次展示课就结束了,虽然觉得有点遗憾,但是也没找到更合适的解决办法。我分析她是害怕,下面有观众,她第一次登台有些不知所措,很害怕所以就退了回来。

我再次寻求心理学的帮助,运用期待效应,首先我没有就这件事批评她,也没有告诉爸爸她的表现(她不愿意让爸爸知道她没有登台,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我表示自己很羡慕上台的孩子,觉得她们很优秀,我相信自己的孩子也很优秀,期待下个月她的表演。果然,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就好了一些,虽然有些反复,但她还是走上台演奏了一曲。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众人面前表现好给自己争光,可是孩子不知道这些,她觉得紧张害怕就选择了退缩。其实我们大人有时也会害怕也会退缩,我们应该允许孩子选择放弃,静静等待她的成长。近期,她参加了年度大型音乐会演出,登上更大的舞台,她没有退却,而是非常高兴。孩子回来后告诉我,很喜欢登台演出的感觉。回想当初她的退却,孩子真是长大了。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耐心地等待,因为成长需要时间。

3.在练习弹琴的过程中,孩子也曾出现许多问题,有时练习心不在焉,节奏掌握得不好,有时干脆说不练了。我也曾有过急躁的时候,对于她弹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出后如果她不改正就严厉批评,最后两个人心情都不好,弄得很不愉快。

解决小贴士:学琴贵在坚持,孩子也有状态不好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出现问题时,不是一味地批评,当批评不起作用或效果不好时,我们要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比如我的女儿在练习新学的曲目时经常出状况,她这是一种首因效应,看这个曲目很长,就觉得很难,所以就不想练了。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就耐心告诉她通过练习就会慢慢掌握,看起来似乎有点难度,实际并不难,刚开始有些生疏是正常的,现在她自己也经常说练练就会了。

二、对学琴的思考

1.我们为什么让孩子学琴?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思考了很久。学琴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音乐大师,也不是为了实现自己儿时未完成的心愿。所以既然是孩子在学习,我们家长就要放平心态,学琴只是为了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为了让她体验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让她知道坚持才会有收获。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孩子学习的效果不好,有时明显不如别人,我也冷静对待,毕竟每个孩子的天赋各有不同,要客观地去对待,只要她的兴趣没有被破坏,我相信她最终会学有所成,学琴的过程重于最后的结果。

2.家长要想让孩子成长,自己就要善于学习,经常看一些教育类的书籍和文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通过这一年多的学琴过程,我觉得自己通过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耐心有所提高,遇到问题不是一味地指责孩子,而是思考怎么处理才不会损害她的学习热情。其实,我的孩子在音乐方面基础并不是很好,但通过学习逐步有了提高,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我感到很幸福。比如她现在经常跟着动画片唱片头、片尾歌曲,参加了几次学校的演出,每次上台都很自如,不再退缩,很积极地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等。学琴带给我困惑,也带给我很多快乐,作为琴童的家长我真正体会到了成长的烦恼,伴随孩子的成长过程,我自己也在成长。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第一高级中学,沈阳,110200。该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务理事单位)

上一篇: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