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患者62例病因分析及抗凝治疗临床研究

时间:2022-08-26 01:03:12

心房颤动患者62例病因分析及抗凝治疗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患者的病因及抗凝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92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选患者服用的抗栓药物将其分为华法林组和无抗栓组,并统计分析心房颤动患者的基础病因、心功能情况、心房颤动类型、治疗情况以及血栓栓塞事件等。结果本研究的所有患者的基础疾病主要为高血压病、其次为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其在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出血事件、严重出血以及全因死亡事件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显著(P

【关键词】心房颤动;病因学;抗凝药;治疗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并且其能够给患者带来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血栓栓塞并发症是其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较为主要的一种原因[1],目前对心房颤动的研究已经成我国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92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心房颤动的病因及抗凝治疗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类疾病患者的临床防治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92例心房颤动患者,其中男121例,女71例;年龄25-87岁,平均年龄(55.9±6.4)岁。所有患者均有详细完整的住院病历,首次发病均接受住院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后给予随,且患者均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为心房颤动,按NYHA标准,给予所有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选取的所有患者均无抗凝治疗等禁忌证。

1.2研究方法回顾我院于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92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选患者服用的抗栓药物将其分为华法林组和无抗栓组每组各92例,并统计分析心房颤动患者的基础病因、心功能情况、心房颤动类型、治疗情况以及血栓栓塞事件等。

1.3统计学方法SPSS18.0数据处理,计量数据用平均值±方差来表示,采用组间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与分析

2.1基础病因分析两组间入选的所有患者的基础疾病主要为高血压病、其次为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其在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分别X2=1.1233、3.0832、0.7753,均P>0.05),见表1。

3讨论

心房颤动在器质性的心脏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其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的一种非常重要并发症,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危害性是窦性心律的5倍,在临床上应得到医护人员的充分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房颤动患者中一部分患者会伴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因而这些患者尽早使用抗凝治疗,以防出现血栓栓塞并发症后,最终导致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提高的不良后果。而在临床的实践中,医护人员对华法林的使用经验不足,对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使得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强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导致患者血栓栓塞事件高发的主要原因[2]。

心房颤动患者的发病与风心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等原有基础疾病密切相关,异位血栓栓塞事件是心房颤动患者最重要的并发症,为了有效防止血栓栓塞事件,采用积极抗凝治疗法是心房颤动患者最重要的一种重要措施,应该得到医护人员的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3]。对于心房颤动患者中伴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尽量早的给以长期口服华法林预防,同时在临床用药中应严密检测凝血指标以及出血时的抗凝强度,最终达到提高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以及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病死率[4]。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出血事件、严重出血以及全因死亡事件进行比较,发现华法林作为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栓塞的作用是显著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综上所述,心房颤动患者以华法林作为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栓塞的作用是显著的,解决心房颤动患者抗凝过程的具体困难是有效治疗的关键,患者以华法林作为口服的抗凝药物来预防血栓栓塞,具有较好的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姚光辉.62例高龄病例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J].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12,21(1):13-15.

[2]郑丽樊,陈慧.高危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调查[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4):874-878.

[3]张摇澍,孙摇彤,程仁立,等.基层医院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华法林最佳初始剂量研究[J].临床医学,2011,36(7):698-700.

[4]张玉芝,余娟,邵珊,等.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6):443-446.

上一篇:奥平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下一篇:口服阿奇霉素联合注射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