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时间:2022-08-25 11:41:04

探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摘要:我国许多幼儿园都存在着一定“小学化”现象,儿童在此类幼儿园当中会按照小学生的作息、行为方式接受小学课程教育,儿童的天性受到非常大的约束,在繁重的课业负担当中度过幼儿园生涯,通过对家长、幼儿园以及社会上进行调查后发现,幼儿园教师当中肯定幼儿园小学化的教师仅为10%左右,其余教师均持反对或中庸意见,而家长当中则有超过70%的人反对幼儿园小学化。许多学者认为,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十分普遍,与幼儿园学校师资水平有限、家长教育方法的误区以及教育监管部门力度不够有直接的关系,本文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进行分析,并进行对策探讨。

小学化” 倾向的有效路径。[关键词] ; 现象;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不适合儿童身心成长发育规律的教育方法,将幼儿放入与小学相同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中,对儿童进行与小学相同的管理和教学,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儿童更早的接受知识,但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到了消极的影响,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阻碍,这种扭曲的教学方式与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有一定的关系,为了给儿童良好的成长环境,建设儿童应有的幼儿园教学体系,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展开讨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出现的原因探究

1.1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我国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由来已久,但该现象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消除,这与当前所实行的应试教育体系有一定的关系,应试教育通过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想品质,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书面成绩,幼儿园与家长都将升学率作为幼儿园教育当中的首要内容,加重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忽视了幼儿的正常生理与心理发展。造成当前的教育模式变成了幼儿园学习是为了入好的小学,入好的小学是为了入好的初中,入好的初中是为了入好的高中。这种教学目标一直延续下去,对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

1.2家长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近年来在家长当中流行一些观念如“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出名要趁早”等,都将家长引导进一个误区,就是孩子的知识学习时间越早越好,才能不被其他的孩子所赶超,这种攀比、赶超心理将幼儿园教育逐步的引导至错误的体系当中,许多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会按照幼儿园的教学特点进行选择,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多学些知识”,这导致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将越来越多的小学知R内容放入到日常教学当中,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现象愈加严重。

1.3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

我国的幼儿园教学当中较为明显和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强、专业化水平较低,当前我国许多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够,幼师的培训与教育制度存在一定的欠缺,导致许多幼师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不足以进行日常工作,而一些具有小学教育资格的教师在转向幼儿园教育培训过程中,也没有达到相应的合格标准,教师的教育方法与教学理念依旧以小学教育理念为中心。我国当前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普遍以中专学历为主,部分教师通过在职学习提高到了大专和本科学习,但整体素质并未得到巨大的改善。再加上幼儿园教师的流动性强,也使得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十分严重。

二、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对策探究

2.1加强政策监管

针对应试教育下的教育体系,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十分严重的问题,首先政府应加强监管的力度,制定相应的监管政策,通过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监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从制度上对幼儿园教育进行去“小学化”工作。首先,政府可以加强对幼小衔接的监管,规范幼儿园以及小学的办学行为,对幼儿园的班额、教学内容等进行监管,避免幼儿园教学内容的“小学化”现象。而对于小学方面,则要严格的禁止小学入学前的考试,禁止对幼儿园升小学的儿童进行“幼升小”试题的加试,避免幼儿园“小学化”的进一步扩张。

2.2树立科学发展观

针对幼儿园教育出现失调,幼儿园教师普遍职业水平不足的问题,需要在幼儿园内部进行科学发展观的建立。幼儿园应充分的认识到以质量求生存的正确发展观,对幼儿园幼儿进行符合其身心发展的教育教学。建立主要以“游戏化教学”为主的教学体系的应用,充分塑造幼儿园的个性化形象,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亲子活动,使家长和儿童能够参与进日常教学当中。幼儿园教师应加强对自身的职业素养与专业素质建设。主要进行弹琴、唱歌、跳舞、绘画等技能的培养,积极的进行在职学历的学习,帮助教师从整体上提升自身的学历水平与职业素养,针对当前“小学化”问题十分严重的现状,积极的组织教师进行国家政策的学习,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

2.3形成科学的育儿观

针对当前家长的教育误区,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家长应充分的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儿童获得智力的发展、坚强的意志、美好的品德、以及人际关系的发展等多种为未来学习与工作有直接发展需求的“软知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恰恰使儿童失去了获得这些知识的能力与机会,对儿童未来的发展与成长会造成不可磨灭的消极影响。家长应充分的认识到幼儿园教育当中的“游戏教育”不是单纯的玩,而是又教育意义的“游戏学习”。家长应在理解和领会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后,主动的为子女选择游戏化教学的幼儿园,帮助儿童获得更为立体、丰富的知识,与社会各界一起共同抵制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需要加以改变和禁止。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其中政府、幼儿园以及家长的工作尤为重要,需要三方共同的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找回幼儿园教育的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程秀兰.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J].教育研究,2014,09(09):69-76.

[2]袁飞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成型的社会因素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3,28(03):45-48.

上一篇:幼儿古诗教学方法之我见 下一篇:浅谈工业分析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