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网络政治文化的现状、走向及引导

时间:2022-08-25 10:22:55

试论我国网络政治文化的现状、走向及引导

论文摘要 网络政治文化是网络时代孕育出的一种新型政治亚文化。它继承了政治文化本质的同时,还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文章针对目前我国网络政治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从网络政治文化主体和客体两方面探讨我国网络政治文化未来的走向,提出对未来我国网络政治文化进行正确引导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 网络政治文化 现状 走向 引导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其分为主流的政治文化和政治亚文化。有别于主流政治文化,政治亚文化是政治社会中因社会成员所谓的民族、种族、社会阶层、地域、年龄和性别等的不同而产生的整体性的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政治亚文化由诸如大众政治亚文化、青年政治亚文化和知识分子政治亚文化等亚文化构成,是在政治体系中起着一定影响作用的政治文化。

21世纪,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政治文化传播过程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其在推动政治文化转型和整合的同时,为政治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由此,网络政治文化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的政治亚文化,网络政治文化是人类在网络社会中基于自身的价值偏好参与对特定类型政治信息所承载的政治现实的认知与评价,并通过不断积淀而内化于主观意识层面后所形成的较为普遍的政治态度与政治情感等精神产品的总和。借助于互联网对信息的高效传播,网络政治文化除具有政治文化固有的多元性和层次性以外,还呈现其特有的发展性、时效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点。

基于以上对网络政治文化的认识,在此分析我国网络政治文化的现状,总结我国网络政治文化的特点,并从主、客体两个方面对我国网络政治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进而结合网络传播学理论探索该如何对我国的网络政治文化进行引导,构建新时期条件下社会主义健康、积极的网络政治文化氛围。

一、我国网络政治文化的现状

根据社会政治形态的演进过程,我们可以把人类经历过的政治形态划分为简单政治体系、专制政治体系和民主政治体系三个阶段。与不同的政治形态相适应,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文化类型,这就是阿尔蒙德和维巴的三种划分,即地域型政治文化、臣属性政治文化与参与型政治文化。

从秦汉时期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传统臣民政治文化到“”中维新派包含“民主”和“科学”的政治文化观,直至今日新时期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现代公民政治文化,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随着社会政治民主的不断发展产生了天翻地覆(剧烈)的变化,人民参与政治的意识和愿望不断地增强。而传统政治文化在中国社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土壤,政治文化的全面转型尚需时日。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与健全,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已经显现,特别是网络政治的兴起为我国的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加速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变革。建设参与型政治文化已成为我国政治文化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指公民出于对自己政治能力的信心,开始把自己看作现代政治生活的主体,并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地参与到政治生活当中。网络的发展,不仅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拓宽了渠道,也使政府听到来自基层的意见,进而影响其决策,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民的公民意识,并培养了其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参与型政治文化逐步成为网络政治文化的主要形态,其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较之传统政治文化,网络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亚文化的一个分支,其更突出参与者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方面网络为关注政治生活的网民提供了更多承载政治现实的信息,能够满足网民的对政治信息的需求,进而对政治生活进行认知和评价。另一方面网民与政府、政府官员直接沟通的渠道逐渐被拓宽,除了论坛讨论、政府网站留言和发送电子邮件这些方式之外,微博的兴起为网民提供了一个表达意见、参政议政的新平台,增加了网民参与政治生活机会的同时,加强了网民与政府和政治家之间的政治互动,从而更广泛的反映人民的政治需求,进而间接地对政治决策产生影响。一旦人民的政治意愿得以实现,便使网络政治文化中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二)网民对政治现实的认知较为片面,对政治的评价存在盲目性和片面性。在网络社会中,政治现实由网络信息承载

因此网民所掌握的是由网民主观化后所上传至网络的信息,无论多么其真实地再现事实,都会失真,无论网民的理解多么客观,都会发生认知的偏差。认知是评价的前提,存在偏差的认知,会影响网民对政治事件的判断从而导致评价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三)网民群体构成成分复杂,受教育程度不同,其参与政治活动缺乏理性,容易受舆论鼓动而产生政治倾向分化,出现群体极化等现象

桑斯坦对群体极化进行了非常简单的定义:一开始就存在某些政治倾向的成员团体,在经过讨论后,其政治观点就会出现朝所倾斜的方向进行偏移,最后形成极端的政治观点的现象。在信息传播高速的网络环境下,观点相近的团体间的讨论与交流会更加密切,此时,新的信息传播技术成为促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催化剂”,而对他们原来持有的政治观点没有产生影响,只是形式上变得更加极端了。在网络社会中,网民更容易群体极化,因为网民的自主性更强,可以依据自身的喜好形成同质群体,而群体与群体之间又存在异质性,这极容易产生群体认同和群体感染现象,进而导致群体极化。另外对政治信息判断存在保守和激进两种态度,偏向的政治观点经过群体极化效应的放大变得更为保守或激进,使网络政治文化中的认知、评价、态度和情感变得极端化,最终导致人们对政治现实缺乏理性的判断。

二、我国网络政治文化的走向

网络在产生之初,并没有和政治产生直接关联,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改变,同时这个新媒体也为人们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提供了新渠道,在这种背景下,网络政治文化逐渐形成。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随着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创新和互联网进一步普及使用,网络政治文化也将有新的发展趋势。在此,从网络政治文化的主体、客体两方面对网络政治文化的走向进行探讨。

(一)网络政治文化主体层面:网民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透明政府的建设和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将进一步调动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网络技术的革新和多样化网络沟通渠道为网民更全面深入地参与政治提供了可能。具体来说,网络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网民政治参与的热情,从BBS、博客、社区,到各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相关频道,再到近几年兴起的微博,网民进行政治参与和政治监督的平台越来越多,随着各项法律法规的健全,网民参政议政的环境也日益得到改善,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网络监督过程中得到很大程度的实现。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网民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意识也将逐步增强。

(二)网络政治文化的客体层面:网民的政治评价和态度将逐渐由极端趋于理性

政治信息是网络政治文化的客体,其由政府、媒体和门户网站等公布的信息以及网民将信息内化后再传播的主观化消息和评价组成。政务信息的进一步公开,将促进网民形成全面而准确的政治认知,进而得出理性而客观的政治评价。随着我国公民素质的逐步提高,网民的素质也将相应的提升。宽容、秩序、稳定、渐进的观念会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同,人们逐渐变得更加理性,人们怀着开放的心态和理性的精神,去审视政府的信息与行为,提出合理性的意见和建议,而非情绪化和极端化的评价和结论。

三、如何引导网络政治文化健康的发展

网络政治文化是网民不断积累的政治信息内化后形成的政治态度和政治情感等精神产品的总和,是网民对政治信息的认知与评价。因此对网络政治文化的引导一方面需要政府与媒体对网民进行“议程设置”,另一方面需要培养网民的自我约束意识,才能推动参与型网络政治文化健康有效地发展。

(一)政府和媒体要做好“议程设置”

李普曼在《舆论》中最早提出“议程设置”的思想,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媒不仅能够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还能影响公众的态度和行为。即大众媒体不仅是公众重要的信息源,而且是重要的影响源。而在网络社会中,各类网站(包括各大门户网站和政府网站)和各种自媒体(包括微博、博客、个人主页)也可以提供和安排议题来引导公众关注某些事实进而影响其态度和行为。现在很多媒体为了满足网民仇官和猎奇心理,增加信息点击率,专门爆料官员的桃色新闻和不雅信息,虽然这种方式是近年来反腐的一种手段,但这损害了了政府和政府官员在人民心中的形象,进而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政府和媒体应该做好“议程设置”,引导网民对政府行为和信息有更全面的认知和评价。

(二)培养网民自我约束意识

每一个网民都应当持有对自己的政治言行负责的态度,在自主表达各种利益诉求、进行网络论证和网络评判的同时,必须严守法律和道德的界限,特别在面对各种可能对他人和社会的利益造成危害的信息时,要学会运用自己的理性去甄别和判断,而不轻易人云亦云,做一个成熟理性公民。社会公众自我约束意识的养成是一种政治社会化过程。家庭、学校、政府要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尤其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活动的规范性教育。网民自我约束意识的养成对于引导网络政治文化向理性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网络政治文化基于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依托网民与政治信息间的积极互动得到发展,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亚文化,影响和指导着网民的政治行为,其在政治体系的稳定和巩固、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介绍了我国网络政治文化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网络政治文化具有的特点,并分析了未来我国网络政治文化的走向,最后结合我国当前网络政治文化的特点探讨了该如何对我国网络政治文化进行正确引导的问题,以期更好的推动我国“参与型网络政治文化”的建设。在不久的将来,伴随着网民越来越积极、理性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监督,其意见可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中国政府将通过网络变得更加透明和公开,中国的政治民主进程将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

上一篇:试论廉政法学会作为廉政监督主体的可行性分析 下一篇:试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