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文解字》刑名看秦汉时期的刑法文化

时间:2022-08-25 10:21:46

从《说文解字》刑名看秦汉时期的刑法文化

摘 要 《说文解字》作为我国最早的字书,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现象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文献资料。本文从《说文解字》中记录的刑名着手,分析出上古时期耻辱刑、财产刑和谇刑的形成、发展及变迁,了解这一时期的刑法文化。

关键词 《说文解字》 耻辱刑 财产刑 谇刑

中图分类号:K234 文献标识码:A

笔者曾撰文探讨过从《说文解字》中所记录的刑名出发研究上古时期的死刑和肉刑,此文为上文的后续,着重以同一角度探讨刑罚较轻的耻辱刑、财产刑和谇刑。

1耻辱刑

耻辱刑是以犯人的人格为损毁对象,使犯人感受精神痛苦的刑罚。中国古代长期存在多种类型的耻辱刑。

1.1髡

髡,剃除头发的耻辱刑。《说文·髟部》:“剃发也。从髟兀声。”髟,与毛发有关。髡,上部是头发,下部是人形。段玉裁注:“髡谓有罪者”。

1.2耐、完

耐,从而从寸。而为男子之须,《说文·而部》:“而,须也。象形”。 《说文·寸部》:“寸,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从又,从一。”“寸”字用手腕寸脉处距手掌的距离表示一寸的长度。引申表示法度,如“尉、耐、守、寺、封、爵”等字从“寸”,均与法度、治狱有关,是周秦时代法制严密等社会状况的文化反映。

《说文解字》以“耏”为“耐”的或体。《说文·而部》“耏,罪不至髡也。……耏或从寸。诸法度字从寸。”指判刑只剃除颊鬓而不剃除头发。“耐者须也,须谓厮下之毛……古者犯罪以髡其须,谓之耐罪。”《史记·赵奢传》注引汉令“完而不髡曰耐,是以耐即不髡。”也就是说,耐刑仅剃去鬓毛和胡须,完其发,所以又称完刑。耐与完是一种刑罚的两种称呼,耐轻于髡。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即云身体和发肤的重要性,不可轻易动之。髡刑、耐刑使受刑人的头面部特征异常明显,刑罚的示众特性十分强烈,受此刑的人会感到身败名裂的痛苦。因此,髡、耐是绝对意义上的耻辱刑。

2财产刑

2.1赎刑

“赎刑”是指犯人可以用财物代替或抵销其所犯刑法的一种刑罚方法。“赎刑”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它只是为特定的当事人设计的一种刑罚转换方式。《说文·贝部》:“赎,贸也。”又“质也,以财拔罪也。”朱熹说:“赎刑,使之入金而免其罪。”几种解释基本上是一致的,也是正确的。

2.2赀

赀刑,就是强制犯人缴纳一定财物或服一定徭役的刑罚。

《说文·贝部》:“赀,小罚,以财自赎也。从贝,此声。汉律,民不繇,赀钱二十三。”《说文解字》中所引用的“赀钱”和“小罚,以财自赎”之间存在着概念上的区别。赀钱,就是说具有人头税的性质。可是,“以财自赎”的赎罪对象,到底是所受的刑罚还是所犯的罪行呢?如果是前者,赀就是赎刑,如果是后者,赀就是财产刑。睡虎地秦简以“赀罪”与其它如耐、刑等相对出现说明财产刑是秦代刑罚体系中的正刑。《秦简·猎律》“伤乘与马,夬革一寸,赀一盾;二寸,赀二盾;过而寸,赀一甲。”

2.3罚

罚,《说文·网部》:“罪之小者。从刀从詈。未以刀有所贼,但持刀骂詈则应罚。”詈是责骂,刀为钱币(即刀布),字形与许慎的说解都表明“罚”是一种罚款之刑,即是财产之刑。从刀从詈,虽然有刀,却未曾用以刑人,只是用来威胁而骂詈。可见,罚是一种较轻的惩治手段,是针对犯有小罪的人实行的。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另有一解曰:“罚,从网从言从刀。网者罪之省也;言者爰书定罪之意;刀者自大辟以至劓剕髡黥之属,皆刑其肢体也。”也就是说“罚”是由三个字符组成的会意字:字右边为一“刀”形,表示用刑;左边上部是一个“网”形,表示掳捉,也可以视作法网,犯人受刑,好像鸟儿落网,因称刑法为刑网或法网,谓刑法严密如罗网;下部则是一个“言”字,在此表示判决。仅从一“罚”字的构形就可以意会“张网逮捕、审讯定罪、行刑”等司法审判的全过程。此说法可作参考。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罚为犯法之小者,刑为犯法之重者,五罚轻于五刑。……罚者,但持刀詈骂则法之;然则刑者,谓持刀有所贼则法之。别其犯法之轻重也。……古五罚不用刀也。”

3谇刑

《说文·言部》“谇,让也。”也就是申斥责骂。这是秦代统治阶级对犯赀罪以下官吏的一种惩治。这种刑罚相较其它刑罚自然不为重,但因为它是一种刑罚,一旦被谇,就是受了刑事处分,便有了“前科”,如再犯罪就必然会加重惩罚。《秦律·封诊式》的许多“爰书”中,都标明了“无它坐罪”,就是回答被告人过去是否犯过罪,是否有“前科”。可见秦对犯罪人是否有“前科”是很重视的。

《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学源的字书,收录的法律用字保存了上古法律方面的资料,对研究古代法律文化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但是该书不曾涉及到双音词范畴,此外,收录的基本上是成文法,而且对于史上有名的炮烙、抽肠等酷刑用字,也不曾涉及。

参考文献

[1] 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 臧克和.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

[3] 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增订本),2005.

[4] 李玲璞,臧克和,刘志基.古汉字与中国文化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

[5] 王宁,谢栋元,刘方.《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6] 何九盈,胡双宝,张猛主编.中国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

[7]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8]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 .

[9] (清)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上一篇: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研究萨皮尔—沃尔夫假说 下一篇:英语新课程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