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招聘中的“应聘者培训”模式

时间:2022-08-25 09:28:13

浅析企业招聘中的“应聘者培训”模式

【摘 要】应聘者培训的模式能让企业和应聘者有了较长时间的相处,减少了双方的盲目性,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应聘者反感这样的培训活动,因为每一个公司的培训内容都是大同小异的,毫无特色。本文以某证券公司招聘为例进行探讨,涉及该证券公司应聘者的培训情况、应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为企业招聘效率的提高、应聘者培训方法的优化增添了一份力量。

【关键词】招聘 应聘者培训 证券公司 成本 效率

近几年很多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进行了短期培训,采取这种招聘模式能让企业和应聘者有了较长时间的相处,减少了双方的盲目性。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应聘者反感这样的培训活动,因为每一个公司的培训内容都是大同小异的,毫无特色。这样参加培训但未被录取者不仅没学到知识、浪费了时间,反而耽搁了他对其他公司的应聘,参加培训的应聘人员付出了太高的机会成本。

一 国内某证券公司的招聘情况

1.××证券公司招聘情况简述

(1)招聘的岗位。有柜台、银证专员、客户经理、理财顾问和营业部咨询师等。

(2)招聘流程与一般企业的招聘流程不同,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我们很明显的看到该公司的招聘比其他企业的招聘多了一步“应聘者培训”的内容,而就是这一步给予了企业和应聘者相互了解的更多时间和检验信息真假的机会,对双方都是有利可言的。

(3)证券公司的招聘时间设定。该证券公司属于国营单位,以前招聘的时候都是采取内部人员招聘,不对外公开招聘,所以没有一个招聘规划,在设定团队目标、扩展业务时才会临时采取对外招聘的方式,招聘时间不固定。

2.××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应聘者培训情况

企业的实战培训一般都集中进行,其目的是要解决一些共同的、普遍的问题,让应聘者尽快熟悉和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为将来顺利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培训的内容见下表。

应聘者培训程序:(1)在应聘者报到后,全体应聘者进行一定时间的集中培训;(2)由公司人事部主持应聘者培训,制定应聘者培训计划,并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3)应聘者应积极参加应聘者培训,并填写应聘者培训表;(4)各部门积极配合人事部对应聘者的培训工作,凡涉及介绍本部门职责、功能的,均应认真准备;(5)应聘者培训完毕,将其培训成绩记录在案,各位员工应聘者培训表在员工签及各级主管评价后留存人事部。

应聘者培训具体要求:(1)每人总分数为100分;(2)迟到、早退一次各扣5分;(3)认真完成每天地课后总结,第二天上交,少交一次扣5分;(4)保持教室的清洁,乱扔垃圾扣5分;(5)手机关机,保证课堂的安静,否则,发现一次扣5分;(6)分成N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互帮互助,互相监督,一成员犯错,其他成员均受惩罚;(7)各小组要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目标、自己的口号和歌曲;(8)各小组进行组织文化、组织纪律、业务能力等各方面的PK,输掉的一组要受惩罚。

二 应聘者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合理利用应聘者培训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招聘,对应聘者也有好处。但是应聘者培训也只是较好的一种招聘模式,实际利用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1.参加培训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很多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差别挺大的,但却只有几条模糊不定的工作要求。如2009年10月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作职责要求:一是要派驻到营业部指定的渠道开发客户和证券咨询服务;二是要负责渠道的日常维护工作;三是要随时掌握行业新的相关信息动向和客户需求。其招聘条件:一是有证券从业资格或证券经纪人专项资格;二是学历全日制大专及以上;三是要热爱证券市场,具备一定金融、证券及营销专业知识;四有良好的开拓进取精神和沟通能力。而像理财顾问和营业部咨询师等技能要求较高的岗位,都没有具体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

由于招聘条件的不明确,各种专业、各领域的人员都可以参加到培训中,导致应聘培训人员素质参差不等,这无形中增加了培训过程中的管理难度、增加了培训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工作量,进而影响到整个招聘的公平、公正性和有效性。

2.对应聘者基本信息审核不到位

在企业人员招聘过程中,应聘者一般会向招聘者提供的信息主要是公共信息,应聘方自己掌握着私人信息,而招聘方只能根据公共信息来进行判断。因此,应聘方往往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为了谋得一个较好的工作,获得应聘的成功,很可能隐藏自己的不足,努力装扮成招聘方需要的人员,达到被招聘的目的。而且日益泛滥的虚假材料严重影响着用人单位的聘用决定给用人单位带来了隐患。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贩卖、使用假文凭的现象。尽管2001年我国颁布实施了《关于办理伪造、贩卖伪造的高等院校学历、学位证明刑事案件如何使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明确了对购买和使用假文凭者也要施以刑罚,但使用假文凭的现象仍然屡禁不绝。

3.应聘者培训增加了招聘成本

招聘成本是指企业员工招聘工作所花费的各项成本的总称,既包括过程中的招募、选拔、录用和安置成本,也包括因招聘不慎而使得员工离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以及重新再组织招募所花费的费用。

××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采取的招聘流程要比其他企业多出一步,那就是7天的应聘者培训,在假设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形下,在这7天当中,××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需要支付更多的招募成本,如招募人员的直接劳务费用(讲师的酬劳)、直接业务费用(办公费、水电费材料费等)、间接费用(行政管理费、临时场地及设备使用费等)。

××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的大多数员工要从最基础的业务员做起,对新应聘员工的技能要求不高,而且实战培训的内容并不针对各个应聘岗位的工作内容,而只是基本的企业情况介绍和个人品行的一个观察和培训。所以本人觉得该证券公司对应聘高层人员的培训是不合理的,是增加企业成本而绩效不会太大的一项浪费。

4.应聘者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性、没特色

××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要求所有的实战培训学员从基层做起,无论你是研究生还是专科生,是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还是刚毕业毫无经验,无论你应聘什么岗位,都接受的是销售业务员的工作内容培训和企业文化的培训,这样即浪费了优秀应聘人员的时间,还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而对企业以后绩效的提高也是无效的。

虽然基层培训给所有人员普及了一些专业知识和礼仪要求,但是应聘者培训是为招聘优秀人员而设定的,在这种低层次的培训中,应聘人员之间的差距得不到很好的体现,有失此次培训的目的。

另外有很多应聘者参加过很多的应聘培训,这些培训的内容无非都是公司介绍和礼仪知识的讲解,应聘者培训内容毫无特色,不仅不会起到宣传公司的目的,反而会有反面的评价和影响。应聘培训者不仅浪费时间、精力,还会影响他对其他公司的应聘。

三 改进企业“应聘者培训”的措施

1.制定详细具体的招聘要求

××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应聘培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招聘条件模糊不定,在后面的简历筛选过程中,放宽了要求,致使参加培训人员杂、乱、多,影响了最终招聘的效果。

招聘条件模糊不定主要的原因是其规划不到位。目前一些企业招聘过程过于简化,许多招聘准备工作和操作过程被忽略。多数情况下,管理者没有完整的人才储备和人才发展计划,公司往往是在需要用人时才提出招聘计划,似乎只是把它当作是一种临时性的工作,解救性、补充性措施。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团队目标实现期限来讲,××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此次招聘是临时的决定,没有做好长久的招聘计划。

2.建立企业招聘成本核算体系

在企业人员招聘过程中,成本包括内部成本、外部成本和直接成本。内部成本包括企业内招聘人员的工资、福利、差旅费支出和其他管理费用等;外部成本指外聘专家参与招聘的劳务费、差旅费等;而直接成本是广告、招聘会支出、职业介绍机构收费、员工推荐人才奖励金等。在企业招聘过程中,全面考虑各项招聘成本,认真对待招聘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选择适当的招聘手段,甄选合适的人员,才能使招聘工作顺利进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企业竞争提供更好的人才基础。

3.按照不同的岗位要求分层次制订策略

针对不同的岗位分层次制定策略,不仅节约了讲师和培训人员的时间,而且让培训者学到了更多实用的知识,让培训更有特色,应聘者之间的差距也才会得到明显的体现,有利于企业招聘顺利有效地进行。

对于一般岗位,宜采用“广而短”的策略,即在符合任职资格的条件下,人员来源要广泛战略上应立足“短期利益”,也就是着眼解决企业当前的人力紧缺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减少企业招聘成本、降低人员流失率。如保险行业招聘推销人员适合采取此种策略。

对于专业型岗位宜采用“宽而专”的策略,即对专业人员的聘用考核,在符合任职资格的条件下应“宽大为怀,将着眼点放在考核其专业特长与聘用岗位的匹配度上,“专”且“精”则优,最大限度地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为企业当前和今后的技术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对于中上层的管理岗位,则应采用“严而慎”的策略。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是企业生存的骨架和血脉。一旦因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不高造成管理缺陷轻则使企业“血脉不通”,行动迟缓,效率低下重则使企业“全身瘫痪”,不战自败。因此,对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除了要严格考核其任职条件、工作业绩之外还必须深入了解其个人品质、管理理念。只有应聘人员所尊崇的理念与本企业的企业文化相一致,才能带好自己的团队,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

参考文献

[1]仲理峰、时勘.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J].心理学报,2004(1)

[2]陈萍、乔安钦.关于企业招聘成本的思考[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3]李瑾.企业招聘成本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9(S1)

[4]李焕荣、刘得格.企业的招聘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6(18)

[5]王秋菊、易雪玲.企业员工招聘的风险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6]沈伟晔. 招聘新模式――应聘者培训[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S2)

上一篇:产业集群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及其对策 下一篇:文化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其破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