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的探讨

时间:2022-08-25 05:21:02

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的探讨

【摘 要】当今的课堂教学改革,已是在师生双边活动中更注重,如何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去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正通过探索去完成由“教学”向“导学”的转变。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积极探究

同行们通过诸多成功的尝试,探索出了许多新的教法、学法。但不容我们忽略的却是组织教学的方法研究。因为组织教学不但是教师诸方面必备素质的综合展现,更因此而影响和制约着各种新教法、新学法的实施及实施的成效。从这种意义上说组织教学是教师在实践中实施探索各种新教法、新学法的基本功。

1 驾驭课堂

教师要从容自如地组织教学,首先应具备驾驭课堂的素质,即驾驭学生、驾驭教材、驾驭整个课堂活动。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拿得起放得下,能放能收、收放自如,放则能把学生的活动组织起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使学生的活动置于教师的监导之下,使其活而不乱,收则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把学生的活动成果也集中上来。

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集中有散、散中有集、活而不乱、景然有序。课堂教学的一张一弛,全取决于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各种新的教学法的组织实施,更不可缺少这种能力素质。

2 表演技能

“教态”是一个教师内在气质的外在表现。从静态上看,教师应着装整洁,显示其庄重自然的仪表。从动态上看,则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语言表达、举止神态的综合运用上。在课堂上,教师以责备的神态、提醒的目光凝视一个正在违纪的学生,即使是静止瞬间,也往往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教师在举止神态上适时表现出庄重、严肃或自然、放松的变化,则可能对课堂活动产生收放自如的效应。

教师在语言表达上能适应课堂活动的需要而变换采用讲授、讲解、朗诵、对话等不同语音并辅之以姿势神态的配合,则会促使课堂上各种活动方式的顺利变换、自然衔接,并彰显各种活动的特色,产生相应的课堂效果。

一个教师要从容地组织课堂的各种教学活动,不能不具备运用自如的表演技能。教师以丰富的内涵外化为多姿多彩的表演技能,才可成功地组织教学。当然这里不是教师的个人表演,而是突出地表现在组织才能上。

3 驾驭教材

教材内容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依据。无论实施何种教法,采用何种教学手段,开展什么样的教学活动,都将服务于教学目标、适应于教学内容特色及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切教学活动,无论是教师的“导”,还是学生的“学”,都将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双基教学仍然是教学活动的基本任务。这一切都要求教师:要成功地组织教学,取得教学效果,必须具有驾驭教材的素质。

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根据教材的内容特色和学生的状况从宏观上组织设计教学。教师能够驾驭教材,也才能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以内容为载体去组织各种活动,取得相应的课堂效果,并以教学内容为线索,把各种教学活动组织成一个统一的活动整体,实现内涵的结合,从而取得整个课堂效果。

另外,课堂活动的形式多样且多变,特别是学生思想活跃程度不一,各种意外情况随时可现,如果教师不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就不能把活跃的课堂活动把握在设计的轨道上展开。而这种应变能力虽然与一个人的敏捷思维相关,但最根本的是来源于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对内容精髓的把握及运用上。

比如在实施“系列提问”的“三段式”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即能这样发问又能变换角度那样发问?才可使学生选择易于接受的角度去回答,达到问、答这两个阶段的顺利实施,而教师的归纳更是这样,对于学生回答的边缘内容,教师如何通过归纳使其自然合理地归入新课内容,如何以其所归纳的内容为铺垫实现“上一循环”向“下一循环”的过渡等等。这都直接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驾驭程度。教师对教材越是胸有成竹,对课堂活动的组织就越会从容不迫。可见组织教学的必备素质之一就是驾驭教材的能力。

4 教师指导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其课堂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在活动并不意味教师无事可做,学生的活动也不是无组织的自由活动,而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之下进行的。教师除了分组、布置活动内容之外,还要走到学生中间因材施教、实施指导点拨,这本身就是组织教学的过程。

首先要求教师本身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无论做实验还是搞操作,教师首先要做熟练的示范,并且教师自身要操作得法,以防指导操作不得要领。演练、实验、操作是在理论指导下实施的,也就是运用理论知识于实践的过程。无论什么学科、什么专业都是如此。教师能在组织教学时针对学生的演练和操作、面对个体学生及时指导点拨,才能保证学生正确运用和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理论知识,并从中把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中的动手操作能力。

因此,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不可分,学生与教师的其他理论学习活动与实践、操作、演练等实践活动不可分。教师如果不具备指导操作的素质,并成功地组织这些实践活动,就会失去这些活动与其他课堂活动的配合、衔接。这样,整个课堂活动的组织也一定是失败的。特别是职教办学的特色决定了指导操作是教师组织教学必备的素质。

总之,究竟如何组织教学?这是一个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问题。一方面,应该从内涵上深入探索,因为组织教学的方法研究就其实质也是一种教法研究和学法研究。另一方面又要从组织教学的形式、方式入手来研究如何取得最佳效果,这就是组织教学的方法研究了。

上一篇:开放教学空间的创设 下一篇:中学作文教学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