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实现途径探析

时间:2022-08-25 05:03:29

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实现途径探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国有资本流失呈快速递增态势,国有资本保值现状令人担忧。国有企业是国有资本的主要载体,为了有效地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必须树立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观念,完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营运机制,加强国有企业内部资本管理,探索企业国有资本运营的新举措、新途径。

关键词: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国有经济的论述中指出,要坚持在“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化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本管理体制和制度。”近年来我国国有资本流失呈快速递增态势,国有资本保值现状令人担忧。国有企业是国有资本的主要载体。为了有效地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必须树立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观念,完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营运机制,加强国有企业内部资本管理,探索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新举措、新途径。

一、国有资本的概念

“国有资本”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引起社会关注的一个概念。在国营企业和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体制下,只有国有资产的存在,基本不存在国有资本的概念,国有资产直接体现为企业资产。但随着国家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特别是企业改制为股份制后,国有资本以出资入股的方式投入企业,体现为一定份额的国有股权,这种形态的财产才形成为企业国有资本。

国有资本管理从事的是资本运营,侧重于管股权。在1993年11月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国有企业财产的监督管理,实现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从侧重点看,国有资本的管理,侧重于价值形态——促进企业国有资本不断增值,不从事、不干扰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从管理方式看,国有资本的管理,依赖的是经济手段(也可适当采用行政手段),通过资产重组、企业购并、债务重组、产权转让、参股控股等方法,调节各生产要素,使其配置不断优化,从而保持国有资本不断增值,其经济管理色彩较重。本文主要探讨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问题。

二、影响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主要因素

1.企业经营不善,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本流失

企业经营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国有资本的运营。一些企业经营管理混乱,没有章法,不按照严格的组织程序办事,对项目的开发不作充分的调查和科学的论证,拍脑袋定盘子,致使决策失误;粗放式的生产技术管理,造成生产技术效率低下,从而导致企业整体效益下降,甚至亏损,造成国有资本流失。由于市场的暂时过热,加上“区域利益”的驱动,从而鼓舞了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及企业经营者的获利信心,最终导致决策失误,对国有资本造成损失。

2.企业不规范改制和破产过程中,国有资本流失严重

由于一些企业在操作中的不规范,造成了国有资本大量流失。具体表现为:将国有资产低估或不进行评估就低价入股;将公有资产按比例送给个人;在红利分配时,国家股、集体股、个人股同股不同利。破产企业中的资本流失,已成为国有资本流失的主渠道之一。

3.企业资产管理不善,使得境外国有资本严重流失

目前,我国企业已成为来自发展中国家最大的海外投资者之一,并以迅猛的姿态快速扩张。但是由于境外企业普遍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不少企业存在经营失误、债务沉重、营业亏损等问题。一些国有企业经营者或主管领导“情况不明决心大”,为“营造自己的王国”,或为创造“政绩”,不惜用纳税人或债权人的资金去海外从事高风险投资。有的企业自身实力不强、国际化经营能力与经验不足,也不具备所有权优势,加上对海外市场缺乏深入了解,盲目投资造成国有资本流失。

三、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国有产权的流动和重组,是国有资本流向回报率较高领域的重要前提,通过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加以规范,提升资本运营水平、实现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随着国家与地方国资委规范政策的相继出台,充分尊重企业的经营自和法人的财产权,按照市场化原则配置企业各项资源,促进企业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的企业管理格局将会发挥巨大作用。

1.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规范产权交易体系,促进产权有序流动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产权的流动与重组。合理组织国有资本存量流动和防止国有资本在交易中流失,制定国有企业产权交易与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而有为、退而有序的原则,以制度建设保障产权交易和资产重组规范进行。

(2)突出盘活国有资本和建立科学完善的国有资本交易市场重点。通过资本运作与资产置换来盘活国有资本,增强国有资本的流动性和企业的现金流动量,把国有企业中僵化、不能流动的资本变为可实现的现金流与资本流,促进国有资产从企业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使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由“闲置”向“短缺”转移。引导国有资本从适合民间资本进入的领域退出,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领域集中,向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集中。

(3)建立与完善国有资本的监督体系。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予以保证,在加强以国有企业风险防范为重点的内控体系建设的同时,尽快制定出台地方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产权转让、财务和效能监督等政策法规,完善产权结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授权经营、外派监事会和重大责任追究等制度,切实将企业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纳入依法监督、规范化运作的轨道,努力实现国有资本运营的良性循环。

(4)建立健全激励约束考核机制。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要求对国有资本进行经营,要让其产生效益,保值增值。这就要求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完善法人财产制度,能对经营者实施激励约束机制。可以采用国际通行的考核办法,排除国企的政策性负担因素,使考核指标能正确反映经理人员的能力和努力。激励方式也灵活多样,控股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有条件的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实行年薪制,子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技术骨干采取风险抵押或期权制。在人事管理上摆脱原行政办企业的做法,不再比照党政机关干部的行政级别确定企业经营者的待遇,实行适应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办法,对公司控股企业的经营者实行聘任制,建立经营者能上能下的机制。

2.转变企业发展模式,树立资本管理理念,推进企业由生产经营型向资本运营型转变

资本经营是相对于生产经营而言,是企业通过资本转让与买卖而获利的经营行为。

(1)坚持资产资本化,推动资本证券化。国有资产管理的行政化和着重实物形态化,是导致国有资产产权不清、职责不明、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重要根源,带来的后果则是国有资产营运低效,流失严重。因此在实践中,必须在树立资本运营理念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化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使国资委由实物资产监管转变为资本监管,以此确保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企业的国有资产要按国有资本来经营,要考核国有资产净收益率和投资回报率,国有资本要按照同股、同权、同利的原则取得经营收益,国有资本收益和国家权属的让渡,要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招标、拍卖与转让。

资本证券化有利于解决国有产权的公平定价问题,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流动性。资产资本化的实行,使国有资产的监管与运营主体从关注资产利润率的增长转变为关注股东价值最大化,而资本证券化可以进一步促进公司市值管理理念的形成。上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市场一直有力地支持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很多国有企业通过改制上市、配发、配股等多种形式,在证券市场上筹集了大量资金,盘活了存量资产,优化了资本结构,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了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近年来,资本证券化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途径。通过推动企业集团核心资产重组上市、整体上市,一大批大企业集团与上市公司产生联动共赢,将上市公司打造成为企业集团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拓展了上市公司的发展空间,为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提供了重要途径。

(2)推动国有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是科技自主创新的主体,目前影响我国科技创新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不够紧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国家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抓紧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向投资,着力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而国资委也应该从出资人的角度,继续推动国有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协调落实国家有关科技创新的支持,支持国有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为企业推进科技创新重大产业化项目做好服务工作。

3.加强资本经营,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和预警管理制度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必须建立一套能够有效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的制度,也就是要建立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紧密结合起来,使国有资产始终得到严格有效的管理。预算的管理必须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前提,建立国有资本预算制度,有利于健全复式预算制度,有助于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有利于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总体运营效益。同时,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预警机制,通过对企业经营过程中正在发生的各项经营活动的分析研究及其结果预测,结合有关经济法规、制度和政策规定以及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情况,针对其中一些可能对企业经营管理和效益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的事项,提出预先的警示,以便企业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和损失。正确引导企业负责人的经营方向的经营行为,把国有资产经营的近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统一起来,从总体上提高国有资产的经营效率和竞争能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规范和繁荣,资本市场将成为联结资本需求方与供给方的桥梁,它通过消除企业存量资产长期凝固的障碍,推动存量资产按市场经济要求进行流动和组合,使资本流向那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成长性良好、技术含量高、获利能力强的企业,并以较低的交易成本来完成资本的转移和配置,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实施资本经营,不仅是现代经济增长所必须的基本条件,而且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

四、结语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整体上来看,要区分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要区分营利性企业与非营利性企业,分别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并且用不同的标准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本文就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实现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从中得到些许启发,为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工作提供一个浅显的思考角度。

参考文献:

[1]高占才,于秀芝; 略论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中国科技信息; 2008年02期.

[2]石锦霞, 浅议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途径 机械管理开发 2004年 第06期.

[3]林秀臣 浅谈影响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因素分析及解决途径 中国科技信息 2004年第21期.

[4]孙荣奇,孔庆洙,王永忠; 防止国有资本流失 确保其保值增值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996年03期.

上一篇:基于SWOT视角的阿克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浅析 下一篇:对安徽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