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r/abl融合基因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

时间:2022-08-25 03:16:54

bcr/abl融合基因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

摘要:目的 探讨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在CML急变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9例CML患者急变前后的血或骨髓进行bcr/abl检测。结果 CML患者从慢性期到急变期往往伴随着bcr/ablmRNA水平的明显升高。结论 bcr/abl是CML发病的分子基础,定量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对于CML急变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bcr/abl融合基因;PCR;CML;急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具有特征性的Ph染色体(philadelphia chromosome),形成的bcr/abl融合基因编码的具有异常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的P210bcr/abl融合蛋白与CML的发病有关。根据其临床病程可分为慢性期(CP)、加速期(AP)、急变期(BP),BP是CML的终末阶段,患者除死于其他非本病原因外,最终都会发展到急变期,以细胞的增殖率增加,分化障碍、对当前治疗耐受且伴有克隆演化为特征[1]。现普遍认为,CML的急变涉及多基因多调控的异常。本实验采用(FQ-PCR)技术,对9例CML-BP患者急变前后的bcr/ablmRNA的水平检测,结合其他相关实验室数据分析,以探讨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在CML-BP的诊断与预后判断中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9例患者均来自本院血液科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CML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5.5岁。确诊CML不同时间后出现急性变的临床表现。通过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及组织化学染色确诊CML-BP。

1.2 bcr/abl融合基因检测 采用FQ-PCR方法定量检测CML-BP患者前后bcr/abl融合基因。标本采集为新鲜骨髓3ml或静脉血5ml,以EDTA抗凝。

1.3 外周血及骨髓图片镜检[2]

1.4 结果处理 CML患者前后细胞形态学改变及bcr/ablmRNA的水平比较

2结果

2.1 外周血涂片结果 CML-CP:白细胞数增高,主要为中性中、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原始细胞(I型+Ⅱ型)≤5%~10%,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可有少量有核红细胞。

CML-BP:原始粒细胞(I型+Ⅱ型)(或原淋+幼淋、或原单+幼单)在外周血≥20%;外周血中原始粒+早幼粒细胞≥30%。

2.2 骨髓涂片结果 CML-CP:增生明显--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1型+Ⅱ型)≤10%。

CML-BP:原始粒细胞(I型+Ⅱ型)(或原淋+幼淋、或原单+幼单)在骨髓中≥20%;骨髓中原始粒+早幼粒细胞≥50%。

2.3 bcr/ablmRNA检测结果 CML-CP:(2~4)*106拷贝/ml,平均2.85*106拷贝/ml;

CML-BP:(6~20)*106拷贝/ml,平均10.66*106拷贝/ml。

3讨论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呈现典型的费城(Ph')染色体,即9q34的C-ABL原癌基因与22q11的BCR基因融合而成t(9;22),转录并翻译成具有高酪氨酸激酶活性的bcr/abl融合蛋白(P210)。CML的发生与该P210蛋白的高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密切相关。CML急变通常有三种情况:急性髓样变、急性淋巴细胞变、急性巨噬细胞变。

本实验表明bcr/abl基因表达水平与CML的急变有关。CML患者从慢性期发展到急性期,往往伴随着bcr/ablmRNA水平的明显升高,bcr/abl基因的表达状况和CML细胞的成熟度呈负相关,而且这一分子生物学改变可发生于细胞形态学变化之前[3]。另有实验表明:bcr/abl是一种抑制凋亡的基因,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使细胞数量增加[4],基因组的内在不稳定性也随之增加,这样细胞就容易发生第二次突变,从而使CML想急性期发展。

另外,p53、Rb、p16这些抑癌基因的分子改变在CML分别向不同的急变方式进展是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每一种抑癌基因单独发生突变时可驱使CML向各自定系细胞发生急变[5]。

另外大量研究表明,DNA的修复损伤与细胞生物学改变(凋亡受阻、分化障碍、耐药发生等)在CML急变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CML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其急变涉及多方面的改变。在分子水平,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DNA修复功能等的异常;在细胞水平,涉及恶性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受阻、分化障碍以及耐药发生等。而bcr/abl融合基因的大量表达和由此引起的继发性基因突变在CML急变中起主要作用,加强bcr/ablmRNA的检测可为CML-BP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证据。

参考文献:

[1]Thevle J,Kvasnicka HM,Schmiu-Graeff A,et al.Bone Marrow Hiotopathology Predicting Blast Cnsis in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J].Acia Hacmatol,2001,105(1):241-246.

[2]陆道培,童春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219-227.

[3]bcr2abl chimeric mRNA expression in tumor cell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precedes disease progression[J].Blood,1995 ,86 :2371-2378.

[4]Bedi A,Zehnbauer B ,Barber J,et al. Inhibition of apoptosis by bcr2abl in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J].Blood ,1994 ,83 :2038-2044.

[5]Serra A et al[J].Br J Haematol,1995,91(3):625-629.编辑/许言

上一篇:CT检查在肝脏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下一篇:浅议"实脾法"在治疗慢性肝病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