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分析

时间:2022-08-25 03:02:42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分析

摘要:如今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就是由银行的不良资产所导致的金融危机和财政危机。二战后,世界经济体制逐渐复苏,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商业银行成为了金融产业的主流,可凡事有利也有弊,过度的资本原始积累,也加剧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本累积。基于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及影响,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化解和防范金融危机。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不良资产 分析

对于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定义十分明确,是指非良性经营运作下,不能给商业银行带来正常的利息收入,甚至不能正常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就我国的银行产业来说,资产结构非常单一,贷款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此不良资产指不良贷款。可商业银行正在面临着沉重的负担,原因也恰恰是因为大量的政策性贷款。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制约了金融行业的稳步发展,理应受到广泛关注。而今后我们该如何改进,遏制不良资产的形成,也是我们要研究探讨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

(一)体制改革不同步造成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正在迅猛发展,可银行的改革步伐相对缓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银行仍然作为政府政策的执行者。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了计划经济,提到银行给人们的感觉更像是政府的出纳和会计。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从财政部分离出来,1983年,国务院才赋予了人民银行专司中央银行的职能,金融改革自此拉开序幕,而企业资金也是从那时候才向以财政为中心过渡到以银行为中心。

在国有银行的改革逐渐开始的时候,企业改革却在不知不觉中早已形成了市场化的经营模式,这一特点使得企业越来越追求市场利益。由于当时银行资金价格低廉而且容易获得,企业便向银行借入大量的贷款,却不好好加以利用,导致资金的使用率非常低,也为日后商业银行巨额的不良资产埋下了祸根。

(二)社会信用体系和执法体系的不健全

有贷款经验的人都知道,银行贷款是通过外部信息来评价贷款人的财务状况,这种做法很难正确掌握贷款人的准确信息。加上立法和执法德系的不健全,企业即使捏造出虚假信息也不需要付出法律惩罚的代价。企业的借款人会利用虚假的财务报表来获取银行的信任,从而获得大量的贷款资金。对于银行业来说,对于同一贷款方往往不会实现信息共享,企业的借款人也会钻这一漏洞,去骗取多家银行的贷款,获取了远远超出自己能够承债范围的资金积累。在这种企业骗取贷款后,商业银行又会因为信息的不准确而无法考察资金的流向以及项目的开发过程,进一步加大了借款人违约的可能,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又会产生新的不良资产。

(三)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势必给企业和相关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也影响了银行的不良资产水平。经调查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最密集时期,往往也是经济的大起大落时期。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1993年国家经济调控,泡沫经济破灭,大量的银行贷款被套牢在房地产和股市上,大量的不良资产也在那一年形成。

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地球俨然成为了一个地球村,国家经济和世界经济紧密相连,世界经济的环境变化对我国也能造成不小的影响,蝴蝶效应。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很多家企业受到了恶劣的影响,这直接导致了银行贷款质量的下降,更严重的是那段时期里外汇贷款里还要面临着汇率变化的巨大压力。

(四)银行自身的风险意识淡薄

在金融行业改革之前,银行的职责就是政府的会计和出纳,主要负责的就是存储国家和企业的资金,办理好结算的任务,国家会定期给拨放资金,国家管理着银行的经营,银行当然也就没有风险这一概念。当银行的经营体制开始转变了,银行才成为了真正的银行,“风险”这个词才开始出现于银行业之中。可即便如此,也不代表所有的银行管理者到银行职员会对风险有着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自身危机感不强烈。而且国有商业银行的高层主管都是有国家任命的,属于官员级别,这也导致了银行在经营中更加注重政府的意志而不是重视风险。

(五)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差

企业的经营收益水平直接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水平,因为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就集中在企业身上。在经济改革的过程当中,许多国有企业自身的局限性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经营更加的步履维艰,甚至会出现停产、破产等情况,从而形成了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我国政府为了挽救这些处于困境中的企业,又会让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发放出去的贷款无法及时收回,使得不良资产越发增多。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影响

(一)影响了内部资产的流动性

我国国民更加习惯于把资产存入银行,这样高的银行储蓄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良资产的产生,但是我们对于不良资产的重视程度不能因此而减弱,如果银行不能获得新的资金收入,势必会影响到资金的内部流动性。大量的不良资产会占用金融机构的大量资金,给银行资产的内部流动性带来阻碍,严重时会导致金融危机。

(二)引发财政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体制的特殊性导致了当不良资产超出了一定范围之后,金融风险就会转化为财政风险。由于我国的财政具有国有资产所有者和社会经济管理者的双重身份,这决定了财政要担负起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承担起不可估量风险的后果。

(三)减少企业的投资

以银行为主体的宏观融资依旧是我国主要的融资形式,虽然也出现了诸如债券、基金等融资形式,但就规模来说就小了很多,因此银行的融资依旧是企业获得资金的首选渠道。

(四)影响了金融体系的稳定

据研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虽然呈递减趋势,不良贷款也降到了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但数目仍然很大,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潜在的金融风险也容不得我们忽视。

三、减少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措施

(一)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

上一篇:微机测控软件抗干扰技术研究 下一篇:加强公路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

被举报文档标题: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分析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紧急删除: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免责声明
发表评论  快捷匿名评论,或 登录 后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