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家《风语》――七种密码玩了个遍

时间:2022-08-25 02:59:17

麦家最新长篇小说《风语》已经在《人民文学》上连载了3期,引起的连锁反应是这份文学期刊的销量以每月1.5万本的数量递增。而世界杯过后,《风语》的第一卷也正式上市与读者见面。

记者选择在这个时候采访麦家,想跟他聊聊这本面世的新作背后的创作故事。他将见面的地点定在了杭州植物园的新书房。

写《风语》的日子常常失眠

《风语》大抵也是讲了一个与破译密码有关的黑室故事。与以往作品不同的是,麦家试图通过这次写作,在一个狭隘密闭的空间里,融合进一个时代的风云际会,情节更加大开大合。他自称创作《风语》是“一次疯狂的写作”。为此,他曾在去年9月大病一场,又在今年4月腰伤复发,再次入院。

究竟可以疯狂到什么地步

每天长达10多个小时连续写作,直到凌晨2时上床睡觉时,大脑仍处于极度亢奋状态。因此,在创作《风语》期间失眠,那是家常便饭。他随手打开了桌上的收纳筐,里面放着来自3个不同国家的安眠药。

这还是其次,麦家说最主要的原因是《风语》庞大的文字量,“大概有3卷本,剧本36集,两个加起来总字数超过200万”。

其实,早在去年9月,《风语》就已经有了60万字的初步框架,进行同名电视剧剧本改编时又触发了一些新的想法。于是从今年年初着手修改,目前的总文字量已突破90万字。到最后,这个故事究竟会有多长,麦家自己心里也没谱。

已先睹为快的读者,想必对第一部第三章中军统干员陆从骏查内贼时用的方法印象深刻,即让嫌疑人逐个进木桶洗澡,通过秘密观察他们在洗澡时的行为来排除嫌疑对象。

这一段就属于修改时的新增情节,灵感源于麦家“曾经听说过的一个真实事件”。而增加此情节的目的很简单:增加趣味性。在他看来,一部长篇小说,总要间或设置一些趣味点,让读者觉得好看,能继续读下去。

可与《风语》主人公比拼智商

书中,在故事里出现的每道密码破译题,都会以图表的形式再现。也就是说,麦家在纸上向读者发起了智力挑战,在他揭晓谜底前,读者可以自行与数学天才陈家鹄(《风语》的男主角)一较高下。

“我试图把整个密码的发展史都浓缩在《风语》中。原始密码、替代密码、移位密码、语言密码、书本密码、数字密码和数学密码这7种基本类型,通通都有涉及。”换句话说,只要看完《风语》,就基本知道密码是怎么回事了。

对曾有过短暂低保密度特情工作经历的麦家来说,设计密码并不算太难。比如,《风语》中陈家鹄写给妻子惠子的信中,末尾那串意为闺房情话“亲爱的,我的上头和下头都非常想你啊”的数字密码1231116971612,属于入门级别,他用了半小时来设计。而最复杂最难破译的一道密码,将会出现在第二卷中。这段情节大概有1500字,差不多是电脑文档上的一页半,却花了他整整12天时间。(摘自《杭州日报》)

隐在植物园中写《风语》

沿着植物园的主干道往里走,在某条岔路的尽头,隐约可见一排灰砖墙平房,麦家的书房便隐在其中。

不得不说,他很会挑地方。这个季节的植物园满眼的绿意,游客却不会太多,有一份难得的清静,适合创作。而他隐在此间写作这一件事,又与其特情小说中一贯的神秘色彩颇为搭调,很容易让人想到《暗算》中的701单位又或者是《风语》中的黑室。

门半掩着,入眼即是一张大书桌,背面的墙做成了两个大书架。桌上既没有厚厚的书稿,也没有成堆的书籍,只有一个竹质收纳筐和满是烟蒂的烟灰缸,还有一台笔记本。《风语》的文稿应该都在这台电脑中。

便装、拖鞋,泡上一杯茶,点燃一根烟,斜靠在椅子上,麦家便以这样休闲的姿势说起创作近况。

显然,他对这处地方也挺满意。除了没有干扰外,出门跑步也方便,而这对一个长时间从事高强度写作的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在这样的环境里,文思定当如泉涌,小说以每天几千字的速度在推进。可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因为脑袋会有一团糨糊的时候”。麦家的最新卡壳记录是“近3个小时内写了27个字”。

上一篇:优质的“妇女之友” 下一篇:自助餐与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