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常识的跨越

时间:2022-08-25 02:56:22

文化与常识的跨越

六年以来,关于“湘江评论”本身,居然未着一字,千帆过尽,回首看去,犹得今日之脉脉此情,虽说不上占尽风流,却也下自成蹊。

说到自己的时候,总是习惯沉默,就如不能诉说与不可诉说。对于文章的标准,我们早已交付现实的塑造,读者们看到什么样,它就是什么样;读者们感受到什么样的思考,它就是什么样的思考。

都说思想是有穿透力的标高,“湘江评论”没能够构建起什么标准,但它至少是一种思想的致敬。就对现实的开掘性关注而言,现在的“湘江评论”是向过去的“湘江评论”致敬,是向因现实的命运横亘于前而飞溅的思想致敬。

重视个体体验的“湘江评论”,把它的思考建立在广泛的个体体验之上。已故的意大利菲亚特公司董事长乔瓦尼・阿涅利曾经说:“我经历过一切:战争、重建、意大利奇迹、吃喝玩乐、恐怖主义。最后,我多多少少算得上一个参照物。”评论如果能作为一个社会的参照物,由个体体验进入公共体验的记忆纽带,这种存在足令我们悲喜交集。

年前,《南方都市报》在2009年度致敬中戏仿梁小斌说,“我用我们民族的母语评论 / 母语中出现‘钓鱼’、‘拆迁’ / 和最简单的‘被’ / 有些字令我愤懑 / 但我说不出声……”说不出声怎么办?向那些说出声来的人致敬吧!他们致敬年度评论栏目的理由是:“用一种零敲碎打、嬉笑怒骂、且歌且嘲的方式,有力地注解、拓展或补充了平媒时评的趣味、多元乃至平民性。”

多元的个体体验,本身就代表着更多的趣味、更广泛的参与。我们不乏突破的勇气,不乏促进的愿望,不乏释放的能量,却坚定地选择从个体能够判断、感知的事实出发。比如唐福珍自焚的悲情,比如重庆女黑老大十几个情人的污名化,比如“躲猫猫”的极度不符合环境与心情的扭曲。把所有人作为正常人来看,才具备表达正确的可能,才具有命运的共鸣,才具备平民化的基础。

对于评论而言,常识的跨越与混合,往往是找寻事实真相与制造表达趣味的方法。犹记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对跨文化背景的强调: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1953年出生于罗马尼亚一个德国移民地区,她的所有作品也是用德语写作;她经历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如此跨越性的个体体验融入了她的笔端,描绘了罗马尼亚特殊时期的政治现象和流亡的飘泊无依,被称作“当代最值得信赖的作家”。在我看来,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似乎就是我们的取向――“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我总以为,我们写的是接近事实的散文,是接近诗歌的批判,是无所寄托的寄托。

每一个人,都曾经是没有力量的孩子,我们要追寻的,其实就是一种值得信赖的文本,人们最初都是从信任中获得力量的。要在事实的厘清与观点的表达上架起一座桥梁,这座桥梁就是个体的体验,以及由此达到的对社会真实的认识。

曾在新浪微博上说过一句无端感慨的话:“我要说的话,在媒体上不能全部说出来;我不能说出的话,在微博上我也不想说。”那一天,我大概是一个思想无所寄托者。后来听凤凰网的评论编辑彭远文说:“前天写评论,没能控制住怒火骂了一句脏话,昨晚丈母娘说,文章很好,但不应该说脏话。说得很对,俺已删除那句脏话,以后不可再犯。”远文是注重表达方式的,因为说出声来在他似乎不是太难。当时我却以为:“做评论不如做泼妇。”能够坚守立场地发声,已经是一种幸福。

我们仍在地平线上望着一根桅杆,这根桅杆是标准也是理想。在到达真实的过程中,我们仍仅是虔诚而卑微地要求自己:感情不幼稚,思想不盲目,表达不极端。

(作者系《潇湘晨报》评论部主任)

插图 / 寻找 / 佚名

上一篇:杂文与自由 下一篇:被标准的答案与被框架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