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中护理配合对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时间:2022-08-25 02:01:27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中护理配合对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中护理配合对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96例,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前准备及术中护理配合措施, 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术前准备及术中护理配合,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手术用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术后最大尿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中护理配合;手术疗效;并发症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2.176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患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加剧, 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攀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1]。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标准术式, 具有微创、低痛、出血量少、无切口及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易发生尿路感染、出血等并发症[2]。本组实验为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术中护理配合对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0月于本院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直肠指诊、前列腺超声、尿流率检测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 排除前列腺恶性病变。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56~74岁, 平均年龄(67.4±3.4)岁, 病程4个月~5年, 平均病程(2.1±0.9)年, 合并高血压8例, 糖尿病1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58~76岁, 平均年龄(68.7±3.8)岁, 病程3个月~6年, 平均病程(2.3±1.1)年, 合并高血压10例, 糖尿病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手术, 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铺单, 经尿道插入电切镜, 电视监视下掌握前列腺形态并常规进行电切手术, 完全切除后取出电切镜并进行膀胱冲洗, 留置气囊尿管, 术后应用0.9%生理盐水进行持续性膀胱冲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 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针对性术前准备及术中护理配合, 具体内容如下。

1. 2. 1 术前准备 术前增加巡视次数, 了解患者的病情、各合并症的治疗情况, 有效控制各生命体征;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通过沟通为患者讲解手术的优点、成功病例, 帮助患者建立信心;讲解手术注意事项及禁忌事项, 消除患者恐惧、紧张情绪;讲解手术过程、时间, 让患者心中有数, 利于术中积极配合, 提高手术效果;术前1周, 给口服非那雄胺, 1次/d, 10 mg/次[3], 以减少术中出血。仪器准备, 术前1 d准备好所用的仪器, 检查性能是否良好、附件有无坏损, 配套设备、药物登记齐全放置手术间备用。

1. 2. 2 术中护理 患者入室前调节好室温并保持在24~26℃左右, 相对湿度在40%~60%左右, 冬天手术床添加毛毯, 防寒战的发生;检查手术间氧气供应及无菌等情况;入室后即安全核查, 开放静脉通路接好三通管, 给予吸氧、心电监护, 配合麻醉师摆放侧弯进行麻醉, 麻醉穿刺成功后患者平卧, 双上肢固定于托手板上稍外展, 测血压, 待麻醉平面测试完毕取截石位, 动作要轻柔平稳, N窝下垫无菌棉垫防腓总神经因长时间受压而损伤, 保持小腿下垂, 两大腿外展夹角为60~90°、双足外旋10~15°、高度不超过30 cm, 询问患者是否舒适, 给遮盖减少暴露, 然后用专门约束带固定;连接各仪器的导线、电源、负极板等, 使之良好运行;将灌注液悬挂在距病人耻骨联合40~60 cm的高度, 所用的灌注液均用恒温箱加热至37℃、流量为340 ml/min, 保证手术视野的清晰度, 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差, 在严控高度、压力、温度、流速的同时, 应特别注意观察有无电切综合征(TURS)的发生;并加强观察灌洗液的颜色, 如颜色出现深红色, 提示出血量多, 马上对症处理;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 给予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造瘘行连续灌洗, 以达到降低膀胱压力的目的, 减少冲洗液的吸收;器械护士提前20 min刷手, 将器械按顺序放置于器械台上并熟练安装好电切器械备用, 以缩短手术时间;将上好油的电切镜递给术者, 精心配合, 协助术者取出粘在电切环上的组织碎片, 用冲洗器反复冲洗, 将切除碎片及血块冲洗干净, 防止术后尿路感染, 并收集组织碎块术后送病检;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做好各项指征记录, 术中应随时检查负极板有无松开、脱落等并及时固定, 防电刀灼伤。

1. 2. 3 术毕 手术结束应先放一侧肢体, 待心脏回心血量逐渐适应后, 再放另一侧肢体, 并帮助肢体轻柔缓慢地做2~3次屈膝动作, 避免回心血量的骤然改变而出现性低血压、心律失常、血栓形成;术后接三腔气囊导尿管连接0.9%生理盐水冲洗膀胱, 协助接好尿袋, 护送患者离室;术后回访膀胱冲洗情况、手术疗效、有无并发症、住院时间等并制表反馈。

1. 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 并检测患者术后最大尿流率。麻醉效果评分采用RSS评分法, 分数越高表示镇静效果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手术用时、住院时间、麻醉效果、术后最大尿流率比较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术后最大尿流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中老年男性人群中最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 患者多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 患者尿流率明显降低,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一定程度上造成患者自卑、忧虑的心理情绪[4]。临床上通常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具有微创、无痛、术后恢复迅速的优势, 但由于电切术术中出血量及灌洗液、腺体碎块残留的影响导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5]。

本组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针对性护理配合可显著降低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而通过实验回顾及资料整理可知, 导致前列腺电切术并发症的原因较多, 其中以术中并发症主要由麻醉、手术及灌洗液吸收引起, 而术后并发症主要由组织碎块残留、出血感染等导致。因此通过术前访视加强护患沟通和心理护理;手术室保持理想温湿度、安置患者正确舒适, 尽量加以遮盖, 减少暴露, 使患者感到被重视、被尊重, 积极配合手术, 有效减少低体温、低血压的发生;通过术前正确评估患者病情、用药、熟悉手术器械及仪器性能, 通过术中掌握手术流程及操作步骤可预先做好手术配合准备, 进一步降低手术用时, 并提高组织碎块清除率, 防止因腔镜置入时间过长导致尿路感染及尿道损伤[6];通过术中严密监控及低压灌注减少患者灌洗液的吸收, 有效控制了TURS的发生。

综上所述, 采用针对性术前准备及术中护理配合可显著降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姚淑华.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护理体会.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33):4589-4590.

[2] 卢道妃, 杨柳平, 谭勇福.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实用医技杂志, 2008, 8(15):23.

[3] 解新生, 耿士奇, 纪晓军.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中出血临床治疗观察.吉林医学, 2014, 35(18):3979-3980.

[4] 甘莹波.经尿道电气化术结合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11):2554-2555.

[5] 汪中扬, 马波, 潘兆君.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近期疗效比较.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08, 2(1):33-35.

[6] 钟锦卫.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汽化电切术的并发症比较.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 7(1):51-54.

[收稿日期:2014-12-22]

上一篇:芒硝冰袋与50%硫酸镁用于产后会阴水肿的效果比... 下一篇:探讨时间医学中的时辰给药法对慢性肾小球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