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IK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远期疗效与安全性

时间:2022-08-25 12:36:54

LASIK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远期疗效与安全性

【摘要】 目的:通过长达5年的随访探讨高度近视眼患者接受LASIK屈光手术是否安全、有效。方法:将2004-2006年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LASIK手术并成功随访5年的近视眼患者按术前屈光度分为两组,中低度近视组(A组)共154眼(-1.00 D 至-5.75 D);高度近视组(B组)共136眼(-6.0 D

至-12.0 D)。两组患者分别进行LASIK手术,主刀手术者均为同一人。术后随访时间点:术后1周、1年以及5年。观察指标:术后裸眼视力(UCVA),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手术安全指数,手术有效指数,并记录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5年时A组和B组的裸眼视力(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较术后1年的数据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A组的裸眼视力(UCVA)为(0.90±0.13),B组为(0.78±0.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4,P

【关键词】 LASIK; 准分子激光; 近视; 屈光不正

中图分类号 R77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8-0046-03

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复原时间较短,疗效确切,但对高度近视患者来说,接受LASIK手术后的疗效、安全性未得到确切答案[1-2]。笔者所在科室通过回顾性分析在中低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组中各项关键指标的统计学差异分析,得出高度近视组接受手术后是否安全、有效的结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2006年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LASIK手术患者共145例(290眼),按术前验光度数分组,中低度近视组(A组)共154眼(-1.00 D至-5.75 D);高度近视组(B组)共136眼(-6.0 D至-12.0 D)。两组患者分别进行LASIK手术,主刀手术者均为同一人。入选标准为:(1)年龄18~50岁;(2)近两年屈光度稳定,其发展速度每年不大于0.5D;(3)术前眼部检查无手术禁忌证(如:圆锥角膜、青光眼、白内障、虹膜炎、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等)[3];(4)全身检查无手术禁忌证(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免疫性疾病、胶原性疾病、瘢痕性体质等禁忌证);(5)屈光度在下列范围:近视-1.00 D至-12.0 D,散光在200度以下[4];(6)角膜厚度大于500 μm;(7)戴隐形眼镜者,应停戴1~2周后手术;(8)泪液分泌试验大于10 mm。检查记录术前裸眼视力以及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1.2 手术方法

法国Moria M2微型板层旋转刀制作角膜瓣(瓣厚130 μm),掀起角膜瓣置于上方,日本尼德克公司EC-5000CX Ⅲ准分子激光在角膜基质层行激光雕琢。雕琢完毕,用海绵盖上角膜瓣使其尽量平整,然后用角膜表面放置博士伦绷带角膜接触镜[5]。用同样的步骤做另一只眼睛,手术完毕后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瓣复位情况。术后1~3 d取出角膜接触镜,局部点典必殊眼药水、贝复舒凝胶1周,使用人工泪液2~3个月[6]。

1.3 术后随访时间点急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时间点:术后1周、1年以及5年。观察指标:术后裸眼视力、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手术安全指数、手术有效指数[7-8]。安全指数是指平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平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有效指数是指平均术后裸眼视力/平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9-1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术后视力

两组术前裸眼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A组的裸眼视力(UCVA)为(0.97±0.15),B组为(0.84±0.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6,P

术后5年,A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0.99±0.12),B组为(0.90±0.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0,P

A组和B组在5年时的裸眼视力(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较术后1年的数据下降,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近视患者5年的术后视力较1年时减退,但减退的幅度较小。另外,A组和B组术后5年UCVA≥0.6者分别为153眼(99.35%)和131眼(96.32%);A组和B组的术后5年UCVA≥0.9者分别为149眼(96.75%)和116眼(85.29%),手术总体安全水平较高。

2.2 安全指数和有效指数

术后5年时,A组和B组的安全指数和有效指数均小于1,两组安全指数和有效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LASIK手术的有效性和普及性

我国已有近视眼患者四亿之众,每年新增近视患者三千万人。目前学生功课多、看电视、玩电脑、玩电子产品比率不断增多,近视患者有增无减。如何通过一种有效而且安全的手术能矫正近视,恢复清晰的裸眼视力成为眼科研究的重要课题。

通过本次回顾性分析,通过笔者所在科室标准的LASIK手术及术后护理,经过长时间的随访,记录术后数据,术后5年时A组和B组的平均裸眼视力分别达到(0.90±0.13)和(0.78±0.14),有效指数分别是(0.9120±0.0700)和(0.8273±0.13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2 高度近视患者接受LASIK手术的安全性

术后5年时A组和B组的安全指数分别为(0.9390±0.0638)和(0.8830±0.10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陈跃国,朱秀安,刘素金.非球面切削LASIK治疗-10 D以上高度近视[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8,11(5):684.

[2]陆文秀. 准分子激光屈光角膜手术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27.

[3]陈家祺,王铮,杨斌,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J].中华眼科杂志,1998,34(5):141-145.

[4]吕帆,王勤美,瞿佳.进一步重视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5,41(5):482-485.

[5]宋靓雯,孙佩,黄晓燕,等.准分子激光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检测与保养[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4):114-115.

[6]朴春姬,王巍,吴坤.496例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术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0,8(3):72-73.

[7] Fourcade O,Simon M F,Litt L,et al. Propofol inhibits human platelet aggregation induced by proinflammatory lipid mediators[J]. Anesth Analg,2004,99(2):393.

[8]王宗刚,赵志国,高仕栋.准分子激光双面切削治疗高度近视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6):122-124.

[9]杨斌,陈家琪,王铮.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屈光欠矫的矫正[J].中华眼科杂志,1997,33(6):8.

[10] Hori-Komai Y,Sakai C, Toda I,et al. Detection of cyclotorsional rotation during excimer laser ablation in LASIK[J].J Refract Surg,2007,23(12):911-915.

[11]李培高,张宪敏.与角膜瓣有关的LASIK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J].眼视光学杂志,2002,12(2):90-91.

[12]钱晓文.飞秒激光制瓣和SBK角膜板层刀制瓣在LASIK手术中的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0):141-142.

[13]李莹.屈光性角膜手术的角膜并发症[J].中华眼科杂志,2005,41(5):560-562.

(收稿日期:2014-02-19) (编辑:黄新珍)

上一篇: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一篇:10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