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健信箱 第6期

时间:2022-08-25 12:04:20

杨健,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少儿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编者按:杨健信箱欢迎您的来信,请注明您的联系方式和姓名,以便我们及时为您回复或解答!

邮寄方式:上海市嵩山路101弄7号《为了孩子》B刊“杨健信箱”收,邮政编码:200021

E-mail:

问题1

我儿子现在6岁9个月,上小学一年级。上学以来,孩子的成绩不尽人意,不能很好理解老师的话,老是丢三落四,不是把作业忘得一干二净,就是把卷子丢了。而且他很怕老师,比如忘记交作业本了,我们让他第二天补交,他都不敢。他几乎每天都把带到学校的铅笔和橡皮丢得精光,我们实在没办法,打也打过,骂也骂过,每天都提醒他要认真上课,记着交作业,但他还是做不到,我们该怎么办?

丢三落四的行为从本质上讲,不是记忆力的问题,而是注意力的缺陷。这个问题往往与孩子神经发育不成熟有关,它牵涉很多复杂的生理、心理问题,乃至于出生前后的某些病症,现在还无法深究这些原因,但应该有信心帮助孩子克服这种缺陷。

首先,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指定的范围供他活动,并建立清晰、明确的纪律或制度,经常将你期望的行为提示给他,比如在家写家庭作业时,提醒孩子“橡皮用完后,放回文具盒里”。

另外,可以在孩子的小书桌上放一些卡片或图片,多多提醒他,如:爱惜文具,卷面要整洁等。通常,这种干预会有正面的效果。

至于打骂,于事无补,切忌实行。

问题2

我小孩现在已经3岁多,前一年还好好的,但最近幼儿园升班了,而且分了班,老师也换了。近一个星期不知怎么,老是不愿意上学,有时已经到他们教室了,还要拼命地哭着往外跑。晚上跟他聊过,他说幼儿园有小朋友欺负他,但我问过他们班的老师,说没有;而且他哭闹完后,跟其他小朋友玩得好开心,还乐意帮老师做事!再问孩子什么原因不想上学,他说:“我不喜欢上学,我不想上学。”杨老师,能否给我一个好的解决方法?切盼!

从表面看,似乎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即升班以后,原有的同班伙伴分开了,孩子有一种失落感,情绪低沉。但从家长的表述来看,似乎也不尽然。因为他和新班的伙伴们玩得很开心,足见他还能适应新的环境。

那么,是什么原因在困扰您的孩子呢?

我的答案是:焦虑。

所有儿童的正常成长过程,无不体验过焦虑。产生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这一类的焦虑大多数是轻微、短暂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会逐渐减弱。比如,您的孩子曾出现过您不希望有的思维:他认为有人欺负他,但事实上并不存在。他把幻想当现实了。可以这样说,我们小时候都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因此,这种焦虑情绪的出现,应视为成长过程中普遍发生的现象。

如果这种情绪体验持续、反复地发生,那就可能导致孩子负性情绪的加剧,甚至出现恐惧和情绪低落。时间长了,就可能出现焦虑障碍。

我几乎可以断定:您的孩子目前并没有形成焦虑障碍,您要做的就是积极鼓励并坚持让他上幼儿园;有必要与老师沟通,共同用积极、健康的情绪影响他,消除这种焦虑,帮助他获得社会和身体环境的控制感,使他的世界变得更加宽容和具有安全感。

问题3

随着儿子慢慢长大,懂的东西也渐渐增多之后,他会分不清对错,一不称心嘴里就嘀嘀咕咕的;他还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打人。平时,我对他的要求比较严,只是前段时间,他跌倒或是自己撞到桌子或椅子时,爷爷奶奶为了让他不要哭,就说“来,打桌子”,“打椅子,看你还敢不敢欺负我家宝宝”,这样的话使他觉得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是别人的错,别人的责任。当我发现时,再怎么努力纠正似乎已起不到什么作用了。此时此刻,能有什么好办法来改变他呢?

家长应首先检查自身的行为,是否常常有恐吓、威逼、严惩重罚孩子等现象?如果有,一定要下决心改变这种教育方式;父母之间是否有当着孩子争斗?如果有,一定要彻底改变。上述情况是造成孩子行为暴烈、忤逆的直接因素。这种情感甚至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产生终身影响。

遇到类似状况,要对孩子的这种违拗行为进行冷处理,不要去注意他,不要做出任何有强化作用的反应,甚至可以转过身去不理他。这样,他的违拗行为起不了作用,或是自己觉得无趣时,他会缓解甚至开始厌倦这种行为。

这时,家长才可以开始给一些可接受、可操作的是非观、行为准则,很具体、很简单、切实可行,如:不许打人,不许在地上打滚哭闹⋯⋯如果违反了,家长可以有一些惩罚,如今天不让看电视,取消周末去公园等。这些基本要求,家里的长辈应统一口径,切忌出现个别“保护神”,孩子只要看到“保护神”露面,便会十分敏锐地捕捉机会,坏毛病可能卷土重来。

另外,当孩子有改进时,应及时奖励。任何时候,家长都要气定神闲,千万不要显露出无可奈何的神情,“无可奈何”意味着教育失败。

上一篇:我的孩子是“多动症”吗 下一篇:接纳他人是一种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