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小强手握四张王牌

时间:2022-08-25 11:44:32

些重量级的政经跨界人物,或是富有政治影响力的财经大佬,或是活跃于政企社团的话语英豪,或是热心公益慈善的知名企业家……

省委书记、省长当他的“推销员”,院士专家当他的“技术员”,这就是廉小强,执掌福汽集团,并兼东南汽车和福建奔驰的董事长。对“红色资源”运用自如,并恰到好处地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和销售动力。

有央企背景的福建省长苏树林对企业家的价值有其独到的理解。在2012年底的一次省委会议上,他说“经济发展要靠企业,企业发展要靠企业家,有什么样的企业家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企业。企业之间的不同,最根本的在于企业家的差异。”

他用实例称赞了福建本土的几位优秀企业家。“比如说,恒安集团的许连捷,‘一张纸’做出大事业;圣农集团的傅光明,‘一只鸡富了一个县’;安踏集团的丁世忠是一个成功的‘创二代’;福耀集团的曹德旺,做了全球汽车玻璃生意,他倡导的企业精神是自强不息,求人不如求己。”

苏树林的举例或许少了一人,那就是福汽集团的董事长廉小强。他用四年时间重振了福建的汽车工业,一年时间让东南汽车扭亏为盈,而此前该厂已经亏损20个亿。

2月28日下午,记者如约访廉。走出电梯,他已在廊口等候。走廊狭长陈旧并不通亮,与楼外春暖花开的季节形成反差。长廊的尽头是他的办公室,室内的简朴与他辉煌的业绩也形成反差。

五年前,廉一直在福建交通系统任职。改制组建交通集团后,他任四年董事长。其间由他主导的交通集团对该省商业和物资两大集团的成功重组,把他的事业推上顶峰。

此时与他的人生颠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福建的汽车工业掉进了最低谷。

2009年1月,他临危受命,执掌福汽集团,并兼东南汽车和福建奔驰的董事长。走马上任,省里对他充满期待,他没有任何退路。

庆幸的是,他为福建汽车闯出了一条新路。现在福汽集团重新拥有国内车市的话语权和市场份额,除了龙头东南汽车外,旗下的福建奔驰、新龙马汽车、厦门金龙客车等板块,一并成为该省汽车工业的“领头羊”。

“虽然说不上是最强的,但一定是中国汽车工业不可或缺的一极。”廉如此坚称。

他为何底气十足,甚至带有几分霸气?因为他有“四张王牌”。

书记省长当他的“推销员”

公务员是汽车产品的首席推销员

福建汽车要行销中国,政府部门要当铺路石

作为国企的老总,廉小强对“红色资源”运用自如,并恰到好处地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和销售动力。

2009年12月3日下午,时任省委书记孙春兰到任福建的第四天,调研的第一家企业就是福汽集团旗下的东南汽车和福建奔驰。一旁的廉小强把汇报当成现场推销,孙书记听毕,当场表态“省委省政府将全力支持福建汽车产业及其配套企业的发展。”

随后省里的关注和政策支持,有力助推了福建汽车的产品销售,而福汽集团的整体起色,又让省里最终确定“十二五”末福建汽车工业产值达到2000亿的产业目标。

四年后,此景重现。2012年12月21日下午,新任省委书记尤权也在到任福建的第四天,调研的第一家企业是福汽集团属下公司新龙马。

因尤权履新首日刚好是新龙马15万辆项目竣工投产和产品下线的时间,像似福汽给新任书记送了份“见面礼”。对此尤权也大方回应,“要说这是给我的到任献了礼,那么今天我来这里,就还这份情了。这个项目造福老区,投产后要加强市场开拓,实现好的效益。”

廉小强的营销机会再次出现。他向省委书记建议,“期盼省里参照国家汽车下乡政策给予相应补贴,让新龙马微客作为城乡学生接送车、物流用车和乡镇街道基层用车。”尤书记听毕,当场表态“可以研究”。

廉小强“得寸进尺”。他又向尤权建议将福建奔驰的凌特车替代考斯特作为各级政府的接待用车。一旁的省长苏树林接过廉的话茬也帮他做“促销”:“书记啊,福建奔驰的凌特车的确非常好,也很宽敞、舒适,我看这个建议不错。”

书记、省长对福汽集团的支持落到了实处。

同月27日,苏树林在福建省委九届六次会议上,向与会干部传达了尤权书记对新龙马项目的“支持意见”,并称“公务员就是本省汽车产品的首席推销员,省里贴点钱,帮助新龙马打开省内市场,为它的第一步发展铺块石头,好让它踩着这块铺路石迈向全国。”

五天后,省政府专题研究省经贸委报送的“支持新龙马汽车优惠政策”,并及时下发。

如此“顶层推动”,成为廉小强手中的销售王牌。

院士专家当他的“技术员”

福建汽车的技术权威性随之坚挺

东南汽车完成未来五年产品线布局

廉小强掌管福汽半月之后,进京拜见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谈及东南汽车,一司长毫不客气地说,“你们福建造车十几年,就是造一个壳嘛,只会帮人组装,至今也没脑(研发)没心(车的发动机)的。”

司长的话刺痛了廉小强的心,也刺激了他对研发的重视。

然而研发需要大量的人才和资金,廉小强开始“借智”。“我这个灵感来自于云南白药,他们的研发中心就是一个房间,但他们调集全球顶尖专家为己所用。”

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的廉小强学的是行走机械专业。在国内汽车领域,他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是其大学老师,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管欣是其大学同学,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是其业界好友。

2009年6月18日,在福汽集团举办的海峡西岸汽车发展研讨会上,廉小强宣布成立“福汽集团高层专家委员会”,国内车界仅有的两位院士郭孔辉和钟志华以及清华大学等院校的六位知名汽车专家先后加盟。

廉出此招,既为福汽集团打造人才高地,又以最少的投入对接上最优质的行业资源。背靠这些权威专家,福建汽车的技术权威性和合资话语权也随之坚挺。

次年,廉又成立“福汽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院士工作站”。以此为平台,并以数倍于集团主要领导的薪酬,先后吸引阿尔特中国、美国通用、上汽集团任职的3位专业精英加盟,而89人的海外研发团队也同步组建。

有了院士专家鼎力相助,现在的东南汽车已经完成未来五年的产品线布局,新龙马未来两年的新产品战略也顺利出笼。

“借智”同时,廉对研发“舍得花钱”。他到任4年投入研发8个亿(此前15年的投入总额8000多万),相当于先前总和的10倍。福建奔驰研发中心、福汽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新研发基地将于今年建成,东南汽车研发中心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毋庸置疑,目前是福汽集团有史以来自主品牌、自主创新取得空前发展的时期。廉小强对此感慨:“地产靠的是地段,汽车靠的是产品,产品靠的是研发,研发靠的是人才。我的人才包含了院士专家,他们是我的‘技术靠山’。”

廉小强自身的气魄与冒险

作为国企老总,我必须服从大局

研发的结果成为东南汽车技术导入与导出的“分水岭”

初涉汽车领域,东南汽车和福建奔驰极其复杂的股东关系让廉小强“心累”不堪。

两家公司各有三家股东。多年来,股东之间猜忌掣肘,暗中角力,致使企业内耗严重,效率低下,声誉受损。这般局面,廉小强如何破局和突围?

“我是捧着自己的心和股东们真诚沟通,当然我也把问题说透,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我还点明了利害关系,要么共荣共存,合资合心,要么互斗共亡,谁也捞不到好处。”

廉的确以自己的坦诚和专业与股东高层交心会晤,哪怕不远千里赶到北京机场与外籍股东会上一面交谈交心。他的这种气魄,终于促成各方股东的“文化融合和战略认同”。

东南汽车的台方股东中华汽车董事长严凯泰、日方股东三菱汽车长益子修为此由衷感叹。“两个多月他就把准了东南汽车的核心问题,理清了发展思路,而且迅速推行下去。”“当初三菱与东南合作,是抱着冲进中国车市前十名的决心,但这些年的发展令我们心灰意冷,现在廉的行动让我们重拾信心。”

来自台湾的现任东南汽车总经理左自生与廉搭档之后,亦称“与他兄弟相处,合作默契,彼此为左膀右臂。”

理顺了股东的关系,福汽集团的重组议案却是廉小强另一个心结。

从2008年开始,北汽、广汽和东风为“吃定”福汽集团拉开架势,三方“虎视眈眈”“明争暗抢”。

对此状况,廉小强的心比任何人都更加地复杂和纠结。当年是他领导的交通集团重组别人,现在是他领导的福汽集团被人重组,还是在他执掌之后产能和销售同步提升,效益扭亏为盈的境况之下被人“抱养”。“很舍不得,但也很无奈。”记者面前,他对福汽的情结流淌脸上。

这不是他的无能,而是大势所趋。就在今年1月22日,工信部、发改委等12个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再次提到,至2015年,前10家整车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90%,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在这些“汽车巨鳄”面前,福汽的盘子实在太小了。重组已成定局,但让廉小强欣慰的是,若在五年前接受重组,福汽的价值仅仅两个亿,而现在的筹码最少20个亿。更重要的是,福汽集团现在拥有全系列产品布局,谁先“吃下”,便一举拥有了轿车、客车、载重汽车三大品类。

然而对于重组的细节,廉避重就轻。“我只能说目标已经明确,重组顺利推进。作为国企老总,我必须服从大局。”

廉的身上折射出了企业家应有的气度。同时,他的果断和担当同样赢得员工的敬重,就如对东南菱悦V5、V6的正向研发,尽管合作方顾虑重重,强调风险系数太大,廉坚持开发,并获成功。此结果成了东南汽车技术导入与导出的“分水岭”。导入需付大笔的技术转让费,而导出则由买家变成了卖家。更为难得的是,这两款新车型成为近年东南汽车畅销市场的主打产品。对此,廉的自我评价:“做企业怎能不冒险?认准了,我从不退缩,而是从容对付。”廉小强与员工的“上下同欲”

青年论坛形成福汽集团的企业气场

推崇王永庆的“压力”加“激励”管理法

《孙子・谋攻》“故知胜有五”,五种胜法之一,说的是“上下同欲者胜”。战争层面而言,将领和兵士都有同一个目标就能获得胜利;经济层面而言,管理层和员工层有共同的目标才能获得利润。

这是廉小强倡导的“创卓越,共成长”企业文化的要义。他称优秀的企业一定要“上下同欲,凝心聚力”,高明的企业家一定是“文化制胜”。

他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好学,获得了国际互认的中国汽车工业学会评定的研究员级高工。以自己的言行,鼓励员工当“内行”讲“行话”。故此,他常用案例和数据说话,将那些枯燥的理论注入自己的见解,制作成PPT生动讲解,与员工和外籍股东分享。

至今已办三届的福汽集团“青年论坛”是廉小强为企业员工搭建的“思想交流交锋”的平台。

该论坛在下属企业设置分论坛,为了挑选最佳选手参加每年底的“高峰论坛”,青年员工在各自的分论坛往往就某个话题展开“头脑风暴”和“唇枪舌战”,内容涵盖平凡岗位的奉献感受、经营管理的艺术和战术、汽车产业链的某个环节、对生产生活的体会和发现、对企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等等,企业文化味道十足。

若说论坛形成了福汽的企业气场,那么廉小强邀请本土知名律师于宁杰、省直机关讲师团团长刘新为员工讲解《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提示》《十精神解读》等专题,则形成了福汽集团的学习氛围,开阔了员工的政经和法律视野。廉称,“学习型企业”才有未来。

福汽集团的这种文化素养还与“台塑”和“丰田”息息相关。

很长一段时间,廉小强都倡导集团高管“研究台塑学习台塑”,“经营之神”王永庆的“压力”加“激励”管理方法,为廉所用。

就在福汽最困难的时候,廉小强就与员工共同思考台塑“如何改变命运”。他勉励员工,“没人愿意遭遇危机,但危机危机,就是危险中包含机遇,只不过我们常常忽略机遇。上帝关上一扇门,他会为你打开另外一扇窗。”

“从干毛巾中也要挤出水分来”则是丰田公司“成本控制”的经典案例,对此廉同样推崇。廉说,丰田是世人瞩目的汽车王国,就是这个“挤”字,挤出了丰田经济效益,挤出了人们对丰田管理的由衷赞叹,这是优秀企业的“文化制胜”。

其实,对于这样的企业文化及其价值观的认同,廉小强与他的员工已有相当大交集,而这恰恰是他追求企业“上下同欲”,雄心重振福建汽车工业的重要基石。

上一篇:与天使投资人的“约会技术” 下一篇:北京的傅斌 “如洗”的随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