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合并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躁狂状态临床比较

时间:2022-08-25 09:42:03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合并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躁狂状态临床比较

摘 要 目的:研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合并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躁狂状态在起效时间、疗效、不良反应、疗程、住院天数、治疗费用等方面的差异。方法:运用MECT合并药物治疗的80例躁狂状态患者的起效时间、疗效、不良反应、疗程、住院天数、治疗费用等方面指标与同期单纯药物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比较,并作回顾性分析。疗效评定依据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贝壳躁狂量表(BRMS)评分。结果:MECT合并药物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治疗前BPRS和BRMS评分差异没有显著性(t=1.298,P>0.05和t=1.169,P>0.05);治疗后1、2、3、4、5周、出院前两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不同时点BPTS/BRM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MECT合并药物治疗组平均起效时间8.2天,单纯药物治疗组平均起效时间26.9天;MECT合并药物治疗组疗效:治愈率95.2%,好转率4.8%;单纯药物治疗组疗效:治愈率70.15%,好转率29.85%。MECT合并药物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2例,单纯药物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5.896,P<0.01);MECT合并药物治疗组平均住院39.5天,单纯药物治疗组平均住院53.65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5.9671,P<0.01);合并药物治疗组平均治疗费用5396.8元,单纯药物治疗组平均治疗费7987.36元,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4.660,P<0.01)。结论:MECT合并药物治疗组治疗躁狂状态,起效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疗程短,使患者的住院天数及费用明显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并且MECT治疗更加适合于脑血管病以及精神活性物质导致的躁狂状态,这是单纯药物治疗组所不能达到的。点BPTS/BRM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MECT合并药物治疗组平均起效时间8.2天,单纯药物治疗组平均起效时间26.9天;MECT合并药物治疗组疗效:治愈率95.2%,好转率4.8%;单纯药物治疗组疗效:治愈率70.15%,好转率29.85%。MECT合并药物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2例,单纯药物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5.896,P<0.01);MECT合并药物治疗组平均住院39.5天,单纯药物治疗组平均住院53.65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5.9671,P<0.01);合并药物治疗组平均治疗费用5396.8元,单纯药物治疗组平均治疗费7987.36元,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4.660,P<0.01)。结论:MECT合并药物治疗组治疗躁狂状态,起效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疗程短,使患者的住院天数及费用明显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并且MECT治疗更加适合于脑血管病以及精神活性物质导致的躁狂状态,这是单纯药物治疗组所不能达到的。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药物治疗 躁狂状态 起效时间 疗效 不良反应 疗程 住院天数 治疗费用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药物治疗 躁狂状态 起效时间 疗效 不良反应 疗程 住院天数 治疗费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176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176

躁狂状态,尤其是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是临床当中经常遇到的精神心理疾病。中、重度心境障碍在人群中的患病率1%~2%,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并且有早发遗传现象。在心境障碍的长期自然病程中始终仅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实为少见(约1%),多分为抑郁障碍(MDD)与双向障碍(BPD)。目前国际最新报道且较公认的双相障碍患病率约3.7%。双相障碍的发病高峰年龄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25%~50%的BPD曾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年轻患者首次诊断后第1年内更易自杀。有资料显示,该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较一般人群高20%,约40%的患者同时合并物质依赖[1]。

躁狂状态,尤其是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是临床当中经常遇到的精神心理疾病。中、重度心境障碍在人群中的患病率1%~2%,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并且有早发遗传现象。在心境障碍的长期自然病程中始终仅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实为少见(约1%),多分为抑郁障碍(MDD)与双向障碍(BPD)。目前国际最新报道且较公认的双相障碍患病率约3.7%。双相障碍的发病高峰年龄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25%~50%的BPD曾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年轻患者首次诊断后第1年内更易自杀。有资料显示,该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较一般人群高20%,约40%的患者同时合并物质依赖[1]。

由于躁狂状态时患者具有严重的冲动、攻击、伤人、毁物、挥霍钱财等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和家庭功能。病程易迁延,并且容易转换为抑郁状态,造成患者的自杀行为,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严重后果。所以BPD的发现和治疗显得尤为关键。尤其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期有效的治疗对其愈后影响显著。

由于躁狂状态时患者具有严重的冲动、攻击、伤人、毁物、挥霍钱财等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和家庭功能。病程易迁延,并且容易转换为抑郁状态,造成患者的自杀行为,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严重后果。所以BPD的发现和治疗显得尤为关键。尤其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期有效的治疗对其愈后影响显著。

在临床实践中,躁狂状态不仅仅包括心境障碍(躁狂发作),也包括继发于脑血管病导致的躁狂发作和精神物质所致的躁狂发作等。其中心境障碍(目前为躁狂发作相)患者在治疗开始时如果采用MECT和药物治疗同步进行,可以显著改善治疗的疗效、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及家属能够接受、疗程短、预后良好,并且可以防止转相作用。但是在实际临床操作过程中,有一些医生更加喜欢应用单纯的药物治疗,使患者病情缓解不及时、不良反应明显、患者以及家属不能接受、疗程长、预后效果不理想,并且使一部分患者的病情转为另一个极端,使患者的病情更加复杂化,并且延误了治疗,浪费了住院费用。现就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分组进行了MECT合并药物和单纯药物治疗的对比,并对起效时间、疗效、不良反应、疗程、住院天数、治疗费用等情况进行对照研究。

在临床实践中,躁狂状态不仅仅包括心境障碍(躁狂发作),也包括继发于脑血管病导致的躁狂发作和精神物质所致的躁狂发作等。其中心境障碍(目前为躁狂发作相)患者在治疗开始时如果采用MECT和药物治疗同步进行,可以显著改善治疗的疗效、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及家属能够接受、疗程短、预后良好,并且可以防止转相作用。但是在实际临床操作过程中,有一些医生更加喜欢应用单纯的药物治疗,使患者病情缓解不及时、不良反应明显、患者以及家属不能接受、疗程长、预后效果不理想,并且使一部分患者的病情转为另一个极端,使患者的病情更加复杂化,并且延误了治疗,浪费了住院费用。现就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分组进行了MECT合并药物和单纯药物治疗的对比,并对起效时间、疗效、不良反应、疗程、住院天数、治疗费用等情况进行对照研究。

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1日~2010年11月30日收治躁狂症患者170人,男120人(70.6%),女50人(29.4%);文化程度:文盲11人(6.5%),小学32人(18.8%),初中48人(28.2%),高中36人(21.2%),中专30人(17.6%),大专以上13人(7.6%);家族史有46人(27.1%),无124人(72.9%);住院次数:1次21人(12.4%),2次79人(46.5%),3次39人(22.9%),4次及以上31人(18.2%);年龄15~82岁,平均40.26±17.81岁。全部病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2],排除严重躯体疾病所致的躁狂相。但是包括器质性精神障碍和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躁狂相。170例随机分为两组,MECT合并药物组80例,单纯药物治疗90例。MECT合并药物治疗组,给予MECT治疗5周,第1周治疗3次,第2周治疗2次,第3周治疗2次,第4周治疗2次,第5周治疗1次。同时合并药物治疗;单纯药物组仅用药物治疗。两组药物均给予心境稳定剂(MS),比如抗抽搐剂(AC):丙戊酸盐(VPA)、卡马西平(CBZ)或碳酸锂,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APS):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治疗[3]。

2008年1月1日~2010年11月30日收治躁狂症患者170人,男120人(70.6%),女50人(29.4%);文化程度:文盲11人(6.5%),小学32人(18.8%),初中48人(28.2%),高中36人(21.2%),中专30人(17.6%),大专以上13人(7.6%);家族史有46人(27.1%),无124人(72.9%);住院次数:1次21人(12.4%),2次79人(46.5%),3次39人(22.9%),4次及以上31人(18.2%);年龄15~82岁,平均40.26±17.81岁。全部病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2],排除严重躯体疾病所致的躁狂相。但是包括器质性精神障碍和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躁狂相。170例随机分为两组,MECT合并药物组80例,单纯药物治疗90例。MECT合并药物治疗组,给予MECT治疗5周,第1周治疗3次,第2周治疗2次,第3周治疗2次,第4周治疗2次,第5周治疗1次。同时合并药物治疗;单纯药物组仅用药物治疗。两组药物均给予心境稳定剂(MS),比如抗抽搐剂(AC):丙戊酸盐(VPA)、卡马西平(CBZ)或碳酸锂,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APS):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治疗[3]。

MECT治疗过程:患者治疗前6小时开始严格禁食、水。治疗均上午8~10时完成。患者进入治疗室(25℃)后,先休息15分钟,此时用快速血糖检测仪监测血糖,血糖值低3.5mmol/L,中止治疗。正常者平卧于治疗床上,静脉推注阿托品0.5~0.8mg。然后以相应剂量、速度推注丙泊酚。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再静注琥珀胆碱。此时通过呼吸麻醉机插管加压面罩给氧,手控呼吸,待肌束收缩消失后插入橡胶口腔保护器,然后依据不同年龄,使用醒脉通MECT治疗仪的DGX模式,给患者相应能量百分比的电量进行治疗。同时监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意识恢复时间、呼吸恢复时间、躁动谵妄发生率、肌束收缩次数等指标[4,5]。

MECT治疗过程:患者治疗前6小时开始严格禁食、水。治疗均上午8~10时完成。患者进入治疗室(25℃)后,先休息15分钟,此时用快速血糖检测仪监测血糖,血糖值低3.5mmol/L,中止治疗。正常者平卧于治疗床上,静脉推注阿托品0.5~0.8mg。然后以相应剂量、速度推注丙泊酚。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再静注琥珀胆碱。此时通过呼吸麻醉机插管加压面罩给氧,手控呼吸,待肌束收缩消失后插入橡胶口腔保护器,然后依据不同年龄,使用醒脉通MECT治疗仪的DGX模式,给患者相应能量百分比的电量进行治疗。同时监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意识恢复时间、呼吸恢复时间、躁动谵妄发生率、肌束收缩次数等指标[4,5]。

疗效判断标准: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贝克躁狂量表(BRMS),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3、4、5周、出院前各评定1次。出院患者统计起效时间、疗效、不良反应、疗程、住院天数、治疗费用等指标。

疗效判断标准: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贝克躁狂量表(BRMS),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3、4、5周、出院前各评定1次。出院患者统计起效时间、疗效、不良反应、疗程、住院天数、治疗费用等指标。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MECT合并药物组和单纯药物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3、4、5周、出院前BPRS、BRMS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方法;MECT合并药物组和单纯药物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ECT合并药物组和单纯药物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采用两组比较秩和检验。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MECT合并药物组和单纯药物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3、4、5周、出院前BPRS、BRMS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方法;MECT合并药物组和单纯药物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ECT合并药物组和单纯药物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采用两组比较秩和检验。

结 果

结 果

MECT合并药物组和单纯药物组疗效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3、4、5周BPRS评分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出院前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BPRS评分在治疗后1、2、3、4、5周、出院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见表1。

MECT合并药物组和单纯药物组疗效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3、4、5周BPRS评分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出院前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BPRS评分在治疗后1、2、3、4、5周、出院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见表1。

MECT合并药物组和单纯药物组BRMS得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BRM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2、3、4、5周差异有显著性(P<0.01),出院前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MECT合并药物组BRMS评分治疗后1、2、3、4、5周、出院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单纯药物组治疗后1、2、3、4、5周、出院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见表2。

MECT合并药物组和单纯药物组BRMS得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BRM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2、3、4、5周差异有显著性(P<0.01),出院前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MECT合并药物组BRMS评分治疗后1、2、3、4、5周、出院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单纯药物组治疗后1、2、3、4、5周、出院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见表2。

两组间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比较:两组在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上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U=7.589,P<0.01和U=5.697,P<0.01),见表3。

两组间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比较:两组在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上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U=7.589,P<0.01和U=5.697,P<0.01),见表3。

讨 论

讨 论

本组患者年龄15~82岁,80例行MECT,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即使有不良反应,也表现的非常轻微。故MECT适应症广、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并且MECT治疗也适用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患者,比如患有陈旧性脑梗死、陈旧性脑栓塞;也适用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躁狂状态。这一点,在国内的相关杂志上报到比较少见。90例单纯的药物治疗患者,在治疗中、后期,有一些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明显反感;但是MECT治疗就没有上述不良反应。这关系到患者今后对治疗的依从性问题。本研究结果表明,MECT合并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与单纯的药物治疗相比起效时间早、疗效好;MECT治疗躁狂相患者起效快,治疗近2周后开始疗效评定MECT合并药物治疗明显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采用MECT合并药物治疗较单纯的药物治疗减少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也明显降低。并且采用MECT合并药物时,有明显的防止转躁狂作用。所以,在掌握适应症及个体化原则的前提下,值得临床推广,并且MECT治疗的适应症可以适当放宽。

本组患者年龄15~82岁,80例行MECT,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即使有不良反应,也表现的非常轻微。故MECT适应症广、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并且MECT治疗也适用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患者,比如患有陈旧性脑梗死、陈旧性脑栓塞;也适用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躁狂状态。这一点,在国内的相关杂志上报到比较少见。90例单纯的药物治疗患者,在治疗中、后期,有一些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明显反感;但是MECT治疗就没有上述不良反应。这关系到患者今后对治疗的依从性问题。本研究结果表明,MECT合并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与单纯的药物治疗相比起效时间早、疗效好;MECT治疗躁狂相患者起效快,治疗近2周后开始疗效评定MECT合并药物治疗明显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采用MECT合并药物治疗较单纯的药物治疗减少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也明显降低。并且采用MECT合并药物时,有明显的防止转躁狂作用。所以,在掌握适应症及个体化原则的前提下,值得临床推广,并且MECT治疗的适应症可以适当放宽。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江开达.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用书:精神病学高级教程.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50-151.

1 江开达.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用书:精神病学高级教程.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50-151.

2 中国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3-87.

2 中国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3-87.

3 Brambilla P,Barale F,Soares J C.Atypical antipsychotics and moodslabilizalion in bipolar disorder[J].Psychopharmacology (Berl),2003,166:315-332.

3 Brambilla P,Barale F,Soares J C.Atypical antipsychotics and moodslabilizalion in bipolar disorder[J].Psychopharmacology (Berl),2003,166:315-332.

4 周小东.现代电抽搐治疗理论与实践[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3-140.

4 周小东.现代电抽搐治疗理论与实践[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3-140.

5 沈渔村.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34-735.

5 沈渔村.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34-735.

存入我的阅览室

上一篇:来曲唑与克罗米酚在临床促排卵效果的比较及在... 下一篇:妊娠高血压疾病176例临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