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成长导师制

时间:2022-08-25 09:04:38

浅谈学生成长导师制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这次推行的学生成长导师制让笔者真切地体会到此话的精髓,感受到教育离开情感,一切便无从谈起。

今年,高密市第三中学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笔者有幸被学校推荐为第一批导师。笔者根据导师制的要求,在征求了各班班主任意见后,分别挑选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颇感棘手的几位学生。从挑选好导师对象的那一刻起,笔者觉得肩头又多扛起一份重担。虽然只是几名学生,但如果真要教育好他(她)们,或者说使他们在某些方面能有一点进步,这将要比教平常听话学生多花费一倍乃至好几倍的精力,甚至可能会比带一个班还要来得辛苦。因为笔者深知自己的水平有限,也知道在一个问题生的身上,他们的陋习往往根深蒂固。他们除了自身固有的坏习惯外,还涉及到他们的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影响等,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转变。而且在这些学生身上已花费以前好多教师的大量心血。笔者不知自己是否能扛得起这份重担?但既然学校选择了自己,相信自己,那笔者就要尽可能把它做好。再说这也是工作能力上锻炼的一个好机会。法国大教育家爱尔维修说过: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的。

初试受挫,改进策略,知难而上

有人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笔者也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的谈话中获得的。于是当挑选好学生之后,笔者便约他们见面,想和他们聊聊天。当学生A出现在面前时,笔者微笑着迎了上去,见他的衣服扣子没扣好,很顺手地把手伸了过去,想帮他把扣扣好。没料到他一点也不领情,一掌推来就把笔者的手掸了回去。在笔者的意识当中,学生大多喜欢教师母性的爱意。“怎么,不喜欢老师这样?”笔者边说边再次伸出手去。他见了揪紧自己的衣襟,身子用力地一甩。笔者没料到他会这样,胳膊给他撞了一下,人打了个趔趄。而他站在那里,一脸的不屑。大庭广众之下,笔者有点挂不住脸,很想打退堂鼓。可一想,如果转变一个问题学生那么轻松的话,那就没必要推行这种导师制了。要给他机会,也要给自己机会。笔者要以自己的教育方式,去教育他,保护他。调正了自己的心态,耐下心来,继续面对他。但改变了做法,因为笔者知道,在以往的学习生涯中,A也许听惯了老师、家长的劝说,也或许厌倦了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笔者收回微笑,站直身子,跟他说起话来。现在想来,这样做也许不妥,也许有违于教师的《师德规范》。可当时看来,在一个不知道“尊重”“礼貌”两词的学生面前,何苦还要循循善诱呢?难道只有低声下气才算是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吗?教师也有自己的人格尊严!笔者板起脸,以较重口气陈述他以往的种种劣迹,跟他讲明学校正推行导师制活动,正着力挽救像他一样的问题学生。如果他再不改正错误的话,那结果进少教所是迟早的事。那天,可能是笔者的口气有点凶,也或许他真的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端正,他的态度好了一些:人站直了,低下了头,脸色也缓和了些。最后笔者以鼓励的口气对他说:“在这个学年里,我会努力地帮助你。如果你有什么问题感到为难的,希望你来找我。我相信你一定会把错误改正。希望你要相信自己,也要信任老师,和老师一起努力。”他比较老实地点点头,自始至终没说一句话。

避重就轻,降低要求,耐心开导

在几个月的导师生涯中,笔者常用一句话来勉励自己:教师的工作是为了托起明天的太阳。教师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为了给每个学生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辉煌的明天。问题学生对人生已充满着迷茫、疑惑乃至愤世嫉俗,教师更应该多倾注心血去教育他们,感动他们,让他们醒悟,让他们改错,让他们像正常学生一样茁壮成长。教育中,笔者会为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倍感欣慰;而当看到学生做错事情时,笔者会痛心疾首,但从不轻言放弃。

多次较量之后,A在学校中的不端行为有所收敛。如进出校门不敢当着笔者的面骑车;课余休息,不敢在办公室前瞎嚷嚷或胡言乱语。虽然有时也吵吵闹闹,但不敢挑起事端与老师对着干。虽然言行举止跟平常学生仍有很大的差距,但笔者很满足;因为他毕竟曾是个有问题的学生,不能刻意地完美地去要求他。要允许他有错,更要给他以充裕的时间去改正错误。

找准弱点,抓住契机,有的放矢

雪莱说过: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爱是自然界的第二个太阳。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笔者让学生自始至终沐浴在关爱之下。在导师对象中,最令笔者头痛的还是A。每次与他促膝谈心时,他总有悔过表现,可当事后,他依旧是老样子。有好几个老师常常在笔者耳边抱怨他的种种劣迹,笔者很是恼火,总想着要好好地训他一顿。但每次总是控制了又控制,因为知道自己一急躁,那就会前功尽弃,做不出成绩不说,他可能就永远没有改过自新的机会。笔者通过了解,得知A出现这种情况也有家庭环境的问题,父母对他的学习不闻不问。其实他也不是一无是处。虽说品行不端,可学习倒也挺认真的,平时也爱看书,在课外知识方面比别的学生懂得多。那么如何让他真正地循规蹈矩起来呢?笔者尝试了很多种方法。发现他的闪光点,表扬他,可他不以为然;找他谈心,与他沟通,多了他似乎嫌麻烦。他时好时坏,搞得笔者的心情也时晴时阴。难道他只能是这个样子吗?如何能彻头彻尾地改变他?如何能赢得他发自肺腑的信赖和尊敬呢?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不能把教师对学生的爱,仅仅设想为有慈祥的、关爱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不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或成长中取得最好的效果。”笔者尝试用知识去征服他。像他这样的学生,天马行空一般,如果让他觉得老师才高八斗,无所不知,他也许会信赖老师,会把老师当成学习上的靠山,精神上的支柱。于是,为了在他面前体现出“才高八斗”,笔者在课前下足劲,力求每堂课上得精彩,对他有可能有疑问的地方,都去深究细探。笔者以书为伴,尽力充实自己。

A现在和以前相比,已是判若两人,他变得和优秀生一样出色。从他身上又可以看到农村孩子的朴实、善良、懂事和勤奋。

自担任导师工作至今,笔者每天如履薄冰,唯恐学生又生什么事端。每天清晨到校,笔者总要与学生见面,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每当看到他们灿烂的笑脸时,笔者的心也为之兴奋,因为知道今天没事。有句话说得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笔者相信每个学生一定都会有灿烂的明天。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

上一篇:体育教师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探析 下一篇:数学文化的美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