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数职”,大学生村官走红乡村

时间:2022-08-25 08:53:30

“身兼数职”,大学生村官走红乡村

笔者近日见到江苏省仪征市铜山办事处前进村副书记许祯祯时,她正忙着为清过淤的河塘拍照、存档,迎接市里的验收。挽得高高的裤管,沾满泥巴的水鞋――这个年轻女孩,十足的村官样儿。而到了周末,她又装扮一新,站在讲台上给村里的孩子们讲国学知识。她的身份还有很多:仪征市国税局义务宣传员、妇女工作信息员、基层文化辅导员、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工作志愿者……

像许祯祯这样被多个部门相中而“身兼数职”的大学生村官,不在少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村官,正成为基层站所“争抢”的对象。

担任妇女工作信息员,是许祯祯的第一份“兼职”。“刚下村时,手头的工作千头万绪不知从何下手。幸好,3个月后,妇联聘我当妇女工作信息员,一下子有了方向:从关注妇女儿童入手。”接下来,她花了1个多月时间,走访办事处所属的8个行政村、120多户农家,写成一份《农民工留守妻子状况调查》,随同一份“贫困儿童档案”,提交给了仪征市妇联。

调研报告上交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却让许祯祯怎么也定不下心来。“好多人家,一个妇女留守在家,既要照顾老人孩子,又要忙好家里的地,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心理上,压力都很大。我们村靠着园区,有的妇女想做个工,文化水平低又没技术。”脑子里盘算多天以后,她找到了铜山办事处的劳务公司,专门开办一个“留守妇女技能培训班”,让想做工的留守妇女培训一结束就近安排做工。她还利用自己学中文的专长,开办了“留守儿童辅导班”。就这样,她很快跟村民们打成了一片。

仪征市妇联主席孙金文介绍,仪征市从大学生村官中聘用了24名妇女工作信息员。“基层妇女干部文化层次较低,随着农村的发展,妇女工作力量日显薄弱,而这些大学生村官综合素质高,又处在基层一线,可以说,很好地充实了基层妇女工作的力量。”

如果说,妇女信息员是做好妇女工作的“耳目”,那么,大学生村官在法院系统担任“四大员”,则成为帮助基层法院把矛盾化解在源头的左膀右臂。

2010年10月,仪征市全面开展法官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共建活动,请大学生村官担任乡镇法庭“特邀调解员”“法制宣传员”“民情信息员”“执行联络员”,法官担任村官的“矛盾化解协调员”。就是在活动中,陈集镇沙集村党支部副书记戴隆国与陈集镇人民法庭庭长林洪飞结了对。

为了让村民喝上放心水,陈集镇准备以回购的方式关闭13个私人小水厂,小老板拿着当年的购买合同漫天要价,致使这一“关厂”行动陷入僵局。

戴隆国想到了自己的“对子”林洪飞。跟这位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法官沟通后,他们决定,请法官提前介入调解。由林洪飞拿着政策和法律条文,对照合同,逐条与小老板商议,而戴隆国在村里连开3场大会,请党员、村民组长、村民对“是否同意回购水厂”“以多少价位回购”进行表决。一边是法律的约束,一边是民意的取向,几个小老板终于同意原价出让,一场原本可能旷日持久的“拉锯战”,通过非诉讼方式就顺利化解了。

“在乡镇,一两个法官管十几万人,案子多得根本办不完。让大学生村官来结对,可以说多了一个前沿哨所、添了一条臂膀。”林洪飞说,农村干部的知识水平较低,法律服务跟不上,经常因处理不当导致社会矛盾。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一定实践水平,办事“讲法”。

在新城镇东升村,老人不少,“有才”的老人也多。兼任基层文化辅导员的村党支部书记邹玉凤,从仪征市文化局申请来1.5万元,置办了锣鼓、二胡等一整套乐器,从网络上下载歌词抄写到会议室黑板上,亲自教老人们歌唱。“春节期间,老人们吹拉弹唱,挨家挨户拜年,唱得特起劲,开心极了!”邹玉凤说,刚开始,也就10来个人参加,现在,增加到40多人,有个瘫痪老人每次活动都叫家属送过来。“文化需求满足了,原来张家长李家短的‘嚼舌头’也就少多了,邻里之间更和睦了。”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好多好政策,到了基层缺少合适的人去落实。大学生村官们受过高等教育,做事讲规矩,还有股认真劲儿,这就是他们在基层迅速‘走红’的原因。”江苏省委组织部有关人士这样评价村官兼职基层站所现象。

上一篇:城镇化,请尊重农民 下一篇:体验美国农村生活:农场里高科技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