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于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

时间:2022-08-25 08:43:54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于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

摘 要: 人本主义教学观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的,以培养自我实现的完整的人为教育目的,并以“以学生为中心”为教育思想。这种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从而给传统的以教师灌输为主的英语语法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关键词: 人本主义教学观 以学生为中心 英语语法教学 启示

一、引言

卡尔·R·罗杰斯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其提出的教育思想中,要求以培养自我实现的完整的人为教育目的,培养有意义的学习天性,并且在教学中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这些理论的提出无一不给我国现行的枯燥的机械讲授式的语法教学带来了生机和启示。

二、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理论背景

人本主义教育观诞生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其代表人物为马斯洛(1908—1970年)和罗杰斯(1902—1987年)。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这一理论的杰出代表罗杰斯在长期的研究与临床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病人为中心的治疗”的疗法,由此获得在教育上的启示,提出了以培养自我实现的完整的人为教育目标的非指导性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罗杰斯在研究传统教育的过程中发现传统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习者的情感和人格的发展,传统的学习是一种“消极的学习”,因而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与罗杰斯所提出的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加以接受,把学生作为具有各种情感、埋藏着大量潜能的一个尚未臻于完善的人”的人本主义观点相去甚远。由此罗杰斯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学应该促进学生自由学习,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主要任务是允许学生自己学习,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就是说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促进、教会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那么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呢?罗杰斯认为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一)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提出对学生有意义的问题。他所提倡的学习方法是从做中学,是让学生直接体验实际问题、社会问题、伦理和哲学问题、个人问题和最终解决这些问题的十分有效的方法。

(二)提供学习资源,教师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简化学生利用资源的步骤。所谓学习资源是指有助于学生获得学习经验的资源,包括书籍、杂志、实验设备等物质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源——即可能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学生感兴趣的人,主要指教师。

(三)让学生自己制订学习目标、计划和评价准则,保证学生学有所得并对学习承担责任。罗杰斯认为教师应当相信学生渴望学习,并且愿意在各种程度上保持自己,发展自我,能够主动地制订学习目标,评价自己的学习程度和水平。

(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感到自信、轻松和安全,这是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的前提。如果在一种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与没有等级评分和鼓励自我评价的环境里,学习者会感到安全,他就能以一种辨别的方式觉察书本上的文字,识别类似单词的不同要素,体验各部分的意义,并试图把它们组合起来,学习自然就会取得进步。

综上所述,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和先进色彩,在很多方面我们可以加以借鉴。

三、我国语法教学现状及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对于语法教学之启示

语法教学属于语言教学的一部分,并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全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所撰写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到:“英语语法:英语语法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重点掌握英语语法的核心项目,提高学习者在上下文中恰当运用英语语法的能力和动用英语的准确性,使学习者对英语语法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并能借助英语语法知识解决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本课程应指定学习者有计划地阅读英语语法教材,探讨英语语言的结构,通过各种练习,牢固地掌握英语语法,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法教学在整个英语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我国语法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语法课堂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机械地将语法知识、语法规则讲授给学生,并配以大量的枯燥的书面练习。从信息加工心理学来看,学生只学到了陈述性知识,并没有将知识内隐化,形成自己对于语言的语法体系的理解,无法达到在具体的语言使用过程中自如运用的目的。

如前文所述,人本主义教育观是以“以学生为中心”的具有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因而笔者认为它势必给语法教学带来一些启示:

在大多数的语法教学中,很多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像复读机一样将课本上的规则传送给学生;学生在讲台下被动地听,马不停蹄地记;即使多媒体教学中,很多情况也是教师展示所要讲授的语法点,并没有很多与学生的交流。因此这种语法教学模式只是简单的知识的授受,教师是绝对权威,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师生之间存在难以跨越的“城墙”,师生感情的交流存在障碍,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而人本主义教育观则主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选择学习材料,自己确定学习进程及学习目标,并相信学生可以形成自我评价,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可以使学生自主地寻求知识的获得,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其创造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对学习的热爱。如果我们能将这一点运用于语法教学,譬如在讲授“虚拟语气”时,如果我们能让学生自主寻求什么是虚拟语气及如何运用并将他们自主获得的知识展示出来,教师和同伴加以鼓励,那么这种自动自发的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与得到认可的成就感比传统的“满堂灌”输入的语法规则或者靠死记硬背接受的知识一定更加持久。

另外,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主张学生的学习程度应该按照学生自己制订的学习目标和计划的标准进行衡量,而不是简单地用一张卷子的分数衡量所有的学生。当然这并不是说在评价体系中教师不起作用,而是在学生衡量自己的基础上教师给出建议,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养成对自己负责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结语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学观能在语法教学乃至很多方面给我们带来启示,具有借鉴意义,但我们也要注意它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选择和调整。

参考文献:

[1]满晶,马欣川.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1993(3).

[2]殷红梅.浅议罗杰斯教师角色观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10).

[3]王友良.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与教师在中西文化课程教学中的作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上一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下一篇:自主学习模式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