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五”让教师“懒”一点 学生“动”起来

时间:2022-08-25 07:10:04

“三五五”让教师“懒”一点 学生“动”起来

摘要 本文阐述“三五五”教学模式,用教师的“懒”唤起了学生的“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三五五” 教师 懒 学生 主动学习

俗话说:勤快的教师培养懒惰的学生!我们一方面抱怨学生不会游泳,另一方面却又不放心让他入水自己游,怕他淹着、呛着,于是“背着”他游……岂不知,这样不仅没有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适应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事必躬亲、包办代替,使得学生养成了懒动脑、怕动手、被动依赖的坏习惯。为了改变教育教学的现状,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我校实行了“三五五”教学模式。

“三五五”,即:三种课,五个环节(学案导学、互动交流、点拨释疑、小结评价和达标训练),五个突出(突出学生主体,突出合作与交流、突出面向全体、突出过程方法和思维训练)。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课堂上,我们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组5—6人,相对而坐,每组都有自己的展示交流区,并建立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这种方式促进和保证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开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广泛、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主动建构,尝试应用,发展能力,体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一、学案导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三五五”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环节是学案导学,学生在学案中导学问题的引领下,通过自学教材,解决问题,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因此,学案编制的好坏是学生能否“动”起来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精心设计好学案,学案中导学问题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与递进性。另外,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学生自学前要有明确的提示和具体的要求,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学的效率,更利于他们锻炼学习方法。学生通过体验学习过程,提高了思维能力,培养了自主和创新意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学会学习,受益终生。例如,在学习“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时,我开始设计的问题是“克隆羊多莉的培养过程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后来考虑受学生思维能力的限制,多数学生可能不知从何处着眼来回答,为了畅通学生的思路,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将问题分解为:根据教材“克隆羊多莉的培养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①母羊A为多莉提供了什么?②母羊B为多莉提供了什么?③母羊C为多莉提供了什么?④多莉与哪只母羊最相似?这只母羊为多莉提供了什么?⑤以上事实说明,决定生物形态的物质位于何处?……将一个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问题,把抽象的问题转化成具体的问题,可以使问题变得明了直观,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学生的思路易打开,便乐于思考。当问题答案在学生脑海里明晰起来时,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也就被学生们轻松掌握了。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又如,学习“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时,学习系统边界就应知道其化学成分。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细胞膜?选择什么样的实验材料?为什么选择其作实验材料?细胞膜到底有什么功能?……一系列体现了知识建构过程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学会了分析、归纳、综合和演绎推理的思维方法。

二、点拨释疑,帮助学生“动”起来

点拨释疑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充分体现,对学生能否“动”起来起促进作用。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各个环节必须进行巡视,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深入学习小组,与小组成员进行一定的交流;要关注学生整体进度和学习过程,以掌握第一手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资料。对于在自学阶段发现的共性问题要及时点拨,对发现的个性问题要及时指导,及时帮助学生扫清学习障碍。教师还要仔细观察学生学习和反馈的表情,认真倾听学生展示与交流,以便点拨的及时、恰当、到位,特别要注意思维方法的点拨,以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有了老师的点拨,就有了学生的恍然大悟,有了想表现自己的冲动。从而,也就形成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实现了教学相长。

三、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想“动”起来

将课堂真正交给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教师的激励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积极反应和行为表现,要给予及时恰当的鼓励。“三五五”模式实行初期,学生以前养成的很多不良习惯,如,学习不够主动,自信心不强,合作意识淡薄等,大大限制了课堂上本应取得的效果。如果这时教师出现有伤学生自尊的言行,那么学生此后就更不敢“动”了。因此,让课堂学习的主人想“动”起来,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对展示做不同层次的训练,对学生的从不敢、不会、不对到敢、会、对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你的一句“只要你用心做,这些事根本就难不倒你”,“勇敢点,不要怕,天塌下来,老师替你顶着”,“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帮你”,都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给予他们希望。

(2)对需班内展示的重要问题,能默写或背写展示的,给予鼓励;能交流学习过程中自己获得的好方法或心得的,给予激励。一句“也许你在别人眼里你有很多不足,但在老师眼里你是最棒的”,不仅肯定了学生的成功与进步,还鼓励了学生再接再厉,增强学生继续努力的信心,拉近了师生距离。

(3)展示本组成员提出的新问题给予鼓励,如果对本组提出问题又做出完美解释更要大加赞扬,以鼓励引导学生将思维引入深入。如,“你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孩子,你的见解很有创意。”“你永远是最出色的学生,我相信你”,肯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展潜力,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创新。如,在展示必修三第一章第三节(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的导学问题时,学生对于人喝多水竟然说出了是“利尿激素”在调节,说明学生真正的思考了,这时我及时肯定了他们,学生的学习热情立即高涨起来,为以后的上台展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三五五”让教师的“懒”成为辛勤努力的升华

有人说,“三五五”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但老师却显得很“清闲”。实际上,学习本身就是学生主体自我成长、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只是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激发者、促进者、引导者和帮助者。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三五五”的课堂上,教师大胆放手,“少教”一点,“少管”一点,留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和思维空间,使得老师的“懒”恰恰是尊重了学习者的主体性,这样的“懒”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主人翁意识。

“三五五”课堂教师“讲”的少了,学生“思考”的多了;教师“做”的少了,学生“动”的多了。表面上看是教师“懒”了,而事实上这种“懒”却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五五”课堂需要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需要教师具备过硬的业务水平。课上的看似“轻松”,实则需要教师在课下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分析教材、学情和设计学案,需要教师课下付出加倍努力。

“三五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终身受益,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用教师的“懒”唤起了学生的“动”。

上一篇:我的语文高效课堂反思 下一篇: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