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开启致富梦

时间:2022-08-25 01:53:31

上午9点,李晓娟不紧不慢地走出家门。20分钟后,她到达距离县城16公里的凯里黄平机场,乘坐9点50分飞往杭州的飞机。9点30分,李晓娟来到MU5777航班登机口。

“李总您来了!”机场工作人员罗维微笑着跟李晓娟打招呼。李晓娟每隔两周就飞一次杭州,罗维发现了这个规律。 “李总在杭州做生意,她经常坐飞机。”李晓娟算是机场的VIP客户了,“通航不久她就来坐飞机,一直到现在”。

黄平机场的通航,为李晓娟的生意搭起了便捷桥梁。“我表妹嫁到杭州,杭州亲戚们都很喜欢她穿的嫁衣,我就有了把家乡民族服装推销出去的想法。”李晓娟看到了商机,但苦于路途遥远,火车汽车都太费精力,“前两年交通不便,去的次数也很少。”

2013年10月,凯里黄平机场通航,助推李晓娟完成了致富梦想。两年间,黔东南的苗乡侗寨里几乎都留下过李晓娟的身影,她从各个民族村寨里预定、买进民族服装,然后再运到杭州,在表妹家的服装店里出售。“我定期飞去杭州了解店里的销售情况,再飞回来补货,有飞机真的方便多了!”李晓娟的事业蒸蒸日上,她从跑单帮变成了“李总”。

而云南商人杨国兴,则通过凯里黄平机场进入黔东南“捞金”――“从昆明到这里才一个小时,我经常来,朋友多了,客户资源也就多了。”在房地产商杨国兴眼中,时间就是金钱,在路上的时间被节省出来,他可以谈成更多业务,签下更多项目。

“我们正在策划开辟新的航线,主要方向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海口。”凯里黄平机场公司副总经理程军拿出机场发展规划报告介绍说,作为一个为商务、旅游服务的支线机场,凯里黄平机场还太“年轻”,通航时间不到一年,而且航线单一,因此并没有发挥出它的所有魅力――自通航以来,共输送旅客28793人,现阶段机场运营处于亏损状态。

“旅客吞吐量预测2015年14万人,2020年26万人,年起降架次3095架次,日均起降8架次,货运量达1040吨”。记者在程军的办公室看到了这样一组预测数字。

“我们这个支线机场很快就会移交省机场集团统一管理,到时候营运情况会好很多。”程军对机场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

按照省机场集团的战略发展规划,凯里黄平机场最终将由省机场集团统一管理,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客源、货源等进行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进而为支线机场带来更多的盈利空间。

“铁路、高速公路、航空并举的立体交通网络,将会极大改善我们这里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建设。”程军站在航站楼前凝望,鲜红的“凯里”两字分外夺目,这里有他和同事们的希望,更蕴藏着黔东南苗家侗寨儿女们对未来的希冀。(责任编辑/喻 丹)

上一篇:交通改变时空 下一篇:旅游中遇见一个未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