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时间:2022-08-25 01:49:45

试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摘要】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一直以来存在较大争议,但随着人们对自身价值和人格尊严的越发重视,一系列保护受害者精神权利的制度也越发完善,实践证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已成为可能。但目前,我国并没有完善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立法,因此,将精神损害赔偿尽快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很有必要,从而进一步协调立法发展、提高诉讼效率、维护受害者合法权益;与此同时,还要构建相应的国家补偿制度,并借鉴国外立法及相关制度,不断完善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关键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争议现状;国家补偿制度;国外立法

一、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现状

(一)我国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现状

1、民事立法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并且《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还对民事诉讼的精神赔偿做了具体规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①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②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③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这进一步扩大了民事侵权中精神损害赔偿适用的范围。

2、刑事立法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到:“受害者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中还明确规定了:“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受害者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并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受害者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还规定到:“对于刑事案件受害者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受害者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说明我国刑事立法只承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物质损害赔偿,而对精神损害赔偿是持完全否定态度的。

(二)我国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现状

1、2001年1月11日,罗湖区法院对全国首例因引起的权索赔案作出具有突破性的判决,判决指出:由于被告多次对原告实施行为,犯罪情节极其恶劣,给原告造成巨大精神痛苦,被告应当对原告所遭受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判决被告赔偿人民币8万元。2002年12月6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裁定,撤销一审法院有关赔偿受害人8万元的判决,驳回受害者姚某要求罪犯刘某给予45万元精神损害赔偿的。最终,受害者姚小姐并未能得到精神损害赔偿。

2、2007年4月,叶某驾车将正常步行的李某撞死,事后逃逸,在叶某交通肇事罪审理的同时,李某家属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叶某赔偿精神损失费,但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在2007年的售票员朱玉琴掐死教授女儿案中,北京市一中院在终审判决撤销了原赔偿10万元精神损害金的一审判决,改判赔偿30万元,加上其余项目的45万元赔偿,晏教授夫妇共获赔75万元。这一典型案例说明在司法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已成为可能。

从以上的现状来看,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和司法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方面,刑事案件受害者及其家属对于他们所遭受的精神损害强烈要求得到赔偿,并且一些地方人民法院所做出的判决也表现出对受害者的同情和对原告精神赔偿损害诉求的支持;另一方面,立法仅支持受害者及其家属的物质损失赔偿诉求,而不支持他们的精神损害赔偿诉求。

二、我国确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

(一)协调立法发展的需要

1、消除立法矛盾

从上述的立法现状可以看出,我国民事立法和刑事立法在对待精神损害赔偿上采取完全相反的、矛盾的态度,这种立法上的冲突不仅使得法律体系存在较大漏洞,让犯罪行为人有机可乘,也使得受害者在适用法律时无所适从,诉求难以得到满足,不利于保护刑事案件中受害者的合法权益。而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则有助于消除刑事立法与民事立法的矛盾与冲突,有助于刑事法律与民事法律的协调发展,从而使立法体系更为严密和完善,使司法更为合理,不给犯罪分子钻法律空子的机会,使立法真正达到公正公平。

2、顺应立法发展潮流

现如今,人们对自身价值和人格尊严越来越重视,呼吁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声音越来越多,确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已成为大趋所向,是顺应立法发展潮流的需要。从国际立法形势来看,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支持精神损害赔偿,不论他们采取的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体系,还是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相分离体系。而我国近年来的立法实践也体现出确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成为可能,如《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说明,在《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刑事案件受害者可以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据侵权责任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二)维护受害者合法权益的需要

在许多现实的刑事案件中,受害者所遭受的物质损失并不大,反而其遭受的精神损害是十分严重的。那些认为受害者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是拜金主义的观点都是极为片面的,他们忽略了精神损害赔偿的安抚、调节作用,他们打着道德的旗帜剥夺了受害者提出合理诉求、救济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因此,我认为,只有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才能使受害者的损失得到应有的赔偿,才能使受害者的人格权、尊严权、名誉权等人身权得到真正的、完整的保护,才更有利于树立公民对立法以及司法的信任,树立法律的权威。

(三)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在不断变化、更新,对精神权利也予以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全面维护公民精神权利的需要,是顺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精神损害赔偿具有平复、安抚、调节等作用,有助于受害者克服精神上受到的损害,平复愤怒、恐惧等负面情绪,也有利于惩罚和预防犯罪,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完善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立法

1、在立法上承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首先应在立法中明确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定义和内涵,这是建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起点和基础。

2、建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

在相关立法中,应确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以此指导刑事案件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审判活动。如法官自由裁量原则,惩罚与补偿并重原则,罪责与赔偿责任相一致原则等等。总之,赔偿原则上应当体现出“惩罚为主,补偿为辅,适当补偿,区别对待”的精神。

3、确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具体范围、标准和赔偿数额

在立法上确定刑事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对适当解决刑事附带民事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十分有必要,精神损害的构成要件可以设定为以下几点:(1)确有精神损害发生;(2)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且造成了严重结果;(3)精神损害与犯罪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有因果关系;(4)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提出应以刑事诉讼的提起为前提;(5)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

针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问题,可以参照民事诉讼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及实际审判,即当受害者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以及人身自由权等精神权利受到损害时,便有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还应在相关立法中增添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标准和赔偿数额的规定,如在判定犯罪行为人是否应支付精神损害赔偿以及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时,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犯罪性质以及犯罪手段的恶劣程度,犯罪行为人的主观因素、认错程度,受害者所遭受的精神损害的程度,受害者的谅解程度,以及犯罪行为人的经济状况等。从而做出适当的精神损害赔偿决定,避免“空判”现象的出现。

(二)构建国家补偿制度

新西兰于1963年首先建立国家补偿制度,此后英、美、法、德诸国都作了类似的规定。保护刑事案件中的受害者是政府的义务,犯罪行为对受害者造成物质及精神上的损害说明政府未尽其保护责任,国家有义务对受害者进行经济赔偿或补偿;并且,在刑事案件中,犯罪行为人常常因为贫穷原因而作案,通常没有能力支付高额的精神损失赔偿金,同时由于国家对犯罪人处以刑事责任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犯罪行为人的赔偿能力,因此国家补偿制度是国家政策以及刑事司法政策对受害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是受害者精神权利受到损害后得到相应经济赔偿及补偿的保障,也是对犯罪行为人赔偿能力的弥补。因此,我国应参考其他国家较为完善的国家补偿制度模式,并结合本国特殊国情,尽快构建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相配套的国家补偿制度,为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建立完善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提供坚实保障。

(三)借鉴国外立法及相关制度

1961年法国对勒迪斯昂案的判决,标志着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且许多发达国家都在法律中明确承认刑事案件中受害者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法国刑事诉讼法第3条第2款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包括作为对象的罪行所造成的物质的、肉体的、精神的全部损失。”说明法国刑事诉讼法鼓励受害者通过刑事诉讼程序提起民事赔偿请求,且支持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德国民法典》第253条第2款规定:“因侵害身体(body)、健康(health)、自由(liberty)或性的自我决定(right of sexual self-determination)而须赔偿损害的,也可以因非财产损害而请求公平的金钱赔偿。”此处的“非财产损害”一般指精神损害,说明在德国立法中也承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意大利《刑法》规定:“犯罪行为的受害人有权就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可赔偿性损失(包括财产性或非财产性损失)提出赔偿要求。”意大利在刑事立法中明确指出,犯罪行为的受害人的财产性和非财产性损失都可受到法律保护,都可请求得到相应赔偿。

对于国外立法和相关制度,我们可以将适合我国国情的内容予以借鉴,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参考文献:

[1]奚晓明.最高人民法院法官阐释侵权法疑难问题[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2]詹建红.刑事诉讼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乔书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探析[D].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3

[4]徐海东.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5]倪同木,夏万宏.违约非财产损害赔偿问题研究――以《德国民法典》第253条之修改为中心”[J].法学评论,2010,02

[6].程序公正与诉讼制度[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206

[7]杨昌平.售票员掐死教授女儿案终审,精神赔偿金改为30万[N].北京晚报,2007.11.26

[8]奚晓明.最高人民法院法官阐释侵权法疑难问题[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1.1

[9]李桂茹.社会分析:被后,能不能要求精神赔偿?[N].中国青年报,2001.5.25

[10]李桂茹.全国首例权索赔案被驳回[N].中国青年报,2002.12.9

上一篇:关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成效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如何指导学生扩大英语词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