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之探析

时间:2022-08-25 01:45:09

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之探析

[关键词]经济法;社会法;关系

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的研究是当下的一个热点问题,这一问题之所以会引起广泛关注,是和我国改革发展状况有关,因为中国经过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虽然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却明显滞后,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三农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等大量存在,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如果经济和社会不能协调发展,就可能产生剧烈的社会冲突从而制约和谐社会的建构。而经济法和社会法具有突出的社会整合功能,怎样发挥这两个法部门的功能来积极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因此讨论两者的关系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法的涵义

经济法作为一种法律现象,其产生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和法律文化背景。传统的个人自由观念与民商法的建立息息相关,而关于社会公正的观念则是经济法赖以产生的理论基础。这种追求社会整体利益而使用的手段就是国家干预,因为只有国家才能为这种社会整体利益、公正提供有力、有效的公权力保障。可见,经济法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国家干预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运行之法.国家干预是经济法的基本内涵。为纠正 “市场失灵”而进行的国家干预是经济法产生的根本原因,经济生活需要国家干预。国家干预要适度,而经济法无疑是国家适度、谨慎干预的基本法律保障。

二、社会法的涵义

二十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的法学家明确提出了社会法的概念。德国对社会法的定义与社会保障法类似,因此是一种狭义的社会法。在法国和日本,社会法的范围就比德国要略微宽泛,除社会保障法外还包括了劳动法。而在英美国家,社会立法被解释为对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立法的统称。由此可见,社会法的内涵不甚明确,根据国家地区、不同学者的理解,其内涵、范围亦不同,可以说尚未形成公认的概念与内涵的界定。本文为了明确研究内容,认为社会法是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基本法律形式, 将其与经济法的概念加以区分,即采用社会法与经济法是并行的部门法,以便于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三、经济法和社会法的区别

虽然经济法与社会法都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都是具有独特调整对象的部门法,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在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公平观念等方面仍有许多差异。

(一)规范内容的差异

尽管社会法与经济法的本位都是以社会利益为出发点,但是在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上,却存在着微妙的差别。其中,社会法内容中体现的社会利益主要包括弱势群体利益、社会整体的稳定以及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通过对这些公共利益的保障与调整,保护由于人们在能力、天赋等自然条件方面天然存在的差异和财富差距的增大等原因导致社会不安定重要因素的弱势群体,通过对这些群体的偏向性保障,达到社会整体和谐稳定发展的目的。而经济法体现的社会利益主要是维护经济运行的秩序、安全和稳定发展,通过对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消除市场失灵带来的对经济运行的不良影响,从而达到经济的良性、可持续的发展。

(二)公平观念的差异

社会法与经济法的差异,还体现在其作为法律的重要性质——公平观念的差别上。经济法体现出的社会公平观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社会公平观,虽然在其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中,也存在着保障弱势群体、推动社会福利增加与合理配置的内容,但是其主体思想是通过引导经济利益主体,在双向而非单向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之上,在权责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达到维护社会公平的目的。与之相反,社会法在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弱势群体利益、优化社会福利的配置过程中,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消极的社会公平观,即通过建立一种后发性的社会保障机制,以利益的平均分配为原则,对已经形成的社会问题起到一个纠正而非事前预防的作用。社会法与经济法之间这种社会公平观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其调整方法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三)调整方法的差异

社会法与经济法在社会公平观上的差异导致其在对社会经济问题的调整方法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来说,经济法的调整主要是指导性的,尽管在其具体内容中存在着对一些通过经验认定的影响社会公平行为的处罚、禁止等强制性规范的内容,但是更多地还是通过对权责归属的明确、对影响国民经济的行为的倡导或是反对等方法,指导利益主体做或不做某些行为,指导经济的顺利运行,保障社会的安定、平稳运行。而社会法的调整方法,在公平、稳定的社会公平观的指导下,多为通过立法强制,对违公平的行为进行处罚,而由于其消极的社会公平观的指导,社会法极少通过奖励的方法来引导或鼓励社会主体进行某些行为,因此可以说社会法是以强制性的调整方法为主的法律部门。

在经济、社会趋于一体化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法和经济法都兼具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只不过功能构成不尽相同。正因为如此,国家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都需要通过这两个法律部门的功能相互配合来实现。在社会法的功能构成中,社会功能为主、经济功能为辅。在经济法的功能构成中,经济功能为主,社会功能为辅,如通过抑制非法强者、扶持社会弱者,以提高弱者的市场地位、恢复弱者的竞争能力。实现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功能配合,应当特别注意从立法环节上着手。然而,在我国立法实践中,有一种追求纯部门法性质的倾向,这是不利于不同法律部门的相互配合的。因而,为了实现不同法律部门间的功能配合,在立法中应淡化部门法观念,综合运用不同法律部门的功能。经济法与社会法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其各自功能,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上一篇:伴靓美丽人生 滋润幸福愿景 下一篇:对虚假诉讼防范和打击